第135章 冒充廂軍
- 穿越水滸之開局當皇帝
- 筆走天涯
- 2155字
- 2023-05-14 09:35:09
漫漫長路上,任泉杰率領兩千廂軍朝真定府而去。其實,他們并非真正的廂軍,而是遼軍士兵所扮。只要開口說話,就馬上暴露出遼人的真面目。
兀顏光穿著宋軍的衣服,總感覺有點不倫不類,抱怨道:“宋人的衣服太難看了!”
任泉杰安慰道:“將軍忍耐一下,還有三五里路就到了真定府。只要攻下真定府,將軍可以為所欲為?!?
兀顏光道:“好,兒郎們,加速前進!漢人的女子和金銀都在真定府。本將承諾,只要占領真定府,允許你們三天之內任意燒殺搶掠?!?
遼軍聽了主將兀顏光的話,興奮不已,加速前進。
不多時,兩千遼軍來到真定府的城下。守城將領見城外來人,大聲問道:“來者何人?”
任泉杰道:“我乃是安撫副使任泉杰,奉安撫使兼知府王大人的命令,率領兩千廂軍到邊境犒勞禁軍,因路途遙遠,所以回來的有些晚。還望諸位打開城門!”
城下的兩千遼軍個個高舉火把,所以城上的士兵可以看到他們的衣著。一個士兵對守城將領道:“將軍,他們穿著廂軍的衣服,應該就是早晨離開的那些人?!?
守將道:“話雖如此,但本將的右眼今天跳個不停,總感覺要出什么大事?!?
感覺這東西,說不清楚,更沒有科學依據,但有時往往能預知災禍。此時的守將就有一種不好的預感,所以他不想打開城門。
守城的士兵問:“將軍,這城門開……還是不開呢?”
守將想了想,朝城墻下的“廂軍”喊道:“根據朝廷的規定,城門一旦關閉,若無緊急軍情,不能打開。還請諸位委屈一晚,明日一大早,本將親自打開城門,向諸位負荊請罪!”
兀顏光看了看任泉杰道:“這可如何是好?”
任泉杰道:“城墻上的守將,名叫梁晉瑜,是個認死理的家伙。估計他是不會給咱們開門了!”
兀顏光道:“原本以為,只要天黑了,宋軍就不會發現我們是遼人,可以渾水摸魚,混入城中。沒想到守城的宋軍墨守成規,竟然不放我們進城。難道我們今晚只能在城外露宿嗎了?”
任泉杰眉頭一皺,計上心來,說道:“兀顏將軍,我倒是有一計,可以讓我們順利入城?!?
兀顏光道:“說來聽聽!”
任泉杰在兀顏光的耳邊小聲言語幾句,兀顏光聽聞,贊道:“妙計,妙計!我就不信,到時候守城宋軍還不開門?”
兀顏光安排三五個遼軍悄悄離去,而任泉杰裝模作樣地指揮“廂軍”城外露宿。
守城士兵見城外的“廂軍”席地而坐,并且大部分人吹滅了火光。只剩不足百人依然舉著火把,四周巡夜。
守城士兵道:“將軍,咱們這么做,是否有些不妥?”
守將梁晉瑜道:“本將只是遵從朝廷的規矩辦事,沒有什么妥不妥的。即使上面怪罪下來,本將一人承擔!”
此時已是子時,萬籟俱寂!真定府城外不遠處的草叢中,隱藏著兩個人,他們不是別人,正是大名府派出的探子。他們一個叫鐵頭,眼力過人;一個叫二虎,耳力過人。他們堪稱大名府的千里眼和順風耳。所以知府張叔夜派他們到真定府打探消息。
鐵頭道:“這些廂軍并非真正的廂軍,而是遼人?!?
二虎問:“你怎么知道的?”
鐵頭道:“盡管他們穿著廂軍的衣服,可他們不少人的手里拿著鐵骨朵。這是遼軍特有的武器。”
骨朵是遼國極有民族特征的兵器?!段鋫渲尽酚涊d:“骨朵兵器也,棍棒之端,大如蒜頭者,以鐵或堅木為之?!?
二虎緩緩閉眼,仔細聆聽。當二虎睜開眼睛,鐵頭問:“可曾聽到什么?”
二虎點了點頭道:“他們的言語當中,夾雜著不少遼人的語言。我仿佛聽到有人說什么妙計,到時候宋軍非開城門不可。”
鐵頭道:“遼人肯定是想到什么陰謀詭計,想騙守軍打開城門。只可咱倆勢單力薄,無法繞過遼軍,通知守軍。”
二虎道:“鐵頭兄弟切莫沖動。你我二人根本阻止不了敵人進城。我們的任務只是打探消息。還是靜觀其變為好!”
鐵頭點了點頭,和二虎潛伏在黑夜的草叢之中,繼續觀察。
大約過了半小時,突然地面傳來隆隆的馬蹄聲,而且聲音越來越近。這時候,城外的“廂軍”大喊大叫道:“遼軍的鐵騎來了,快開城門,快開城門!”
隱藏在暗處的二虎早已聽到馬蹄聲,疑惑道:“他們還沒有看清楚人影,怎么能分辨出是友軍還是敵軍?”
鐵頭道:“他們本來就是一伙人,無須分辨。遼軍假裝進攻,守城宋軍為了保護外面的廂軍,必然打開城門,讓他們進城。如此一來,這些遼軍里應外合,真定府危矣!”
事情正如鐵頭猜測的那樣,守將梁晉瑜見遼軍來了,連忙說道:“快開城門,讓廂軍進來,和我們一起守城,共同抵擋遼軍?!?
城門緩緩打開了。兀顏光和任泉杰率先進城,兩人一左一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殺死開門的兩個士兵。隨后,后面的兩千“廂軍”紛紛涌入城內,大開殺戒。
梁晉瑜原本以為,廂軍進城,可以增加守城力量,沒想到是引狼入室。
梁晉瑜喃喃自語道:“為什么會這樣,為什么會這樣?啊……”
梁晉瑜仰天長嘯,怒火沖天,見有“廂軍”沖上城墻,連忙拿起手里的刀狠狠砍去。手起刀落,刀刀見血。好幾個敵軍被梁晉瑜砍死,從臺階上滾落到地上。
兀顏光見狀,暗道:“沒想到宋軍也有如此勇猛之人。本將親自斬殺他,也算是他的榮耀?!?
兀顏光手持方天畫戟往城墻上沖,和宋軍守將梁晉瑜交鋒。梁晉瑜在上,兀顏光在下。梁晉瑜占著地利優勢,勉強和兀顏光打了幾個回合。但兀顏光乃遼國少有的高手,十幾個回合后,便被兀顏光的方天畫戟刺中,一口血噴出,倒地而亡。
雖然因為梁晉瑜的判斷失誤,敵人進城,但他寧死不降,一連殺死七八的遼軍,也算一條鐵骨錚錚的漢子。此番宋遼戰爭結束后,梁晉瑜、李大勇等無數抗遼英烈的名字,都銘刻在大名府“抗遼英雄紀念碑”上。他們保家衛國,抗擊外敵的英雄事跡代代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