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虎翼水軍
- 穿越水滸之開局當皇帝
- 筆走天涯
- 2119字
- 2023-05-14 09:35:09
三只龍舟先后來到金明池北岸,阮氏兄弟翻身一躍,跳到岸上,拿到各自的標竿,然后乘龍舟返回南岸。三只龍舟鳴鼓并進,一會兒你超過我,一會兒我超過你,呈現出膠著狀態。
趙籍道:“愛妃,你認為誰會贏?”
李清照想了想道:“我認為紅隊贏,畢竟他們暫時領先。”
趙籍道:“愛妃,不妨我們打個賭。”
李清照道:“賭就賭,賭輸了可要認罰。不知陛下賭哪一隊贏?”
趙籍笑道:“朕賭藍隊贏。”
李清照眼珠子骨碌一轉,狡黠地說道:“陛下,臣妾可不可以這樣認為,只要藍隊輸了,就算陛下輸了。”
李清照的潛臺詞是,不論紅隊贏還是綠隊贏,都算她贏。所以她的贏面比趙籍更大。
趙籍道:“愛妃當然可以這么理解。接下來,朕要說賭注了。如果愛妃輸了,在朕的臉上親一下。”
李清照問:“如果陛下輸了呢?”
趙籍笑道:“如果朕輸了,在愛妃的臉上親一下。”
李清照撒嬌道:“陛下好壞,這個賭注不作數。”
趙籍又道:“不如這樣,倘若愛妃輸了,賭注依舊不變;倘若朕輸了,加封岳父大人為正三品龍圖閣學士如何?”
李清照之父李格非是從三品的侍郎,加封一個正三品的龍圖閣學士也算是一種恩寵。
李清照道:“多謝陛下!”
趙籍朝身邊的內侍悄悄使了一個眼色。內侍心領神會,趁李清照不注意,從袖口拿出一面藍旗,揮舞兩下,然后又塞了回去。
遠處,三只龍舟上的阮氏兄弟看到內侍揮舞藍旗,頓時明白了皇上想要藍隊獲勝。于是,紅隊和綠隊自覺地慢了下來。站在藍隊船頭的阮小七意氣風發,大聲喝道:“加速前進,一舉奪冠!”
不一會兒,阮小七代表的藍隊,將手里的標竿交給了內侍。內侍扯著嗓子,鄭重其事地宣布道:“藍隊——獲勝!”
趙籍道:“將士們辛苦了!所有參加龍舟比賽的將士,每人賞錢一貫!中午,朕在宴殿犒賞大軍!”
“萬歲,萬歲,萬萬歲!”百余名虎翼水軍將士發出排山倒海的吶喊聲。
趙籍看著李清照,壞壞地笑道:“愛妃,你輸了,該兌現承諾了。”
李清照蜻蜓點水般在趙籍的臉龐親吻了一下。
“好,好,好!朕甚為滿意!”趙籍笑道,然后對內侍道,“下午你替朕去一趟老丈人的府邸,傳朕的旨意,加封老丈人李格非為龍圖閣學士!”
內侍道:“老奴遵旨!”
李清照大為感動,沒想到自己輸了賭局,還贏了賭注。李清照柔聲細語道:“多謝陛下!”
趙籍道:“愛妃不必多禮!”
中午時分,趙籍在金明池宴殿犒賞虎翼水軍。將士們能和皇上共同用膳,激動不已。
趙籍道:“自五月以來,虎翼水軍刻苦訓練三個多月,諸位將士辛苦了。”
虎翼水軍都指揮使李修明以及阮氏兄弟等大小將領道:“食君之祿,擔君之憂,敢打硬仗,能打勝仗。”
趙籍舉杯道:“今日,朕在這里敬將士們一杯酒。這杯酒,既對你們刻苦訓練的褒獎,也是為你們送行。自明日起,李將軍帶領大家南下。大家有兩個任務。其一,護送800萬兩賑災款到江寧。其二,到位于長江入海口的秀州華亭縣市舶司,護送我大宋商船出海遠航。”
虎翼水軍都指揮使李修明道:“我等絕不辜負陛下的重托,誓死保護漕銀和商船!”
趙籍語重心長道:“第二個任務尤為艱難。你們可能幾個月都一直漂泊在茫茫大海,回不到大宋,回不回故土。但越是艱難的任務,越是光榮。大宋禁軍必須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朕等你們凱旋而歸。到時候,還在這里,朕為你們設慶功酒!”
次日,兩千五百余名虎翼水軍在李修明的率領下,軍容整齊,離開金明池。
當虎翼水軍行駛在汴河之上的時候,東京百姓紛紛圍觀,議論紛紛。
“快看,快看,那是虎翼水軍!”
“聽說虎翼水軍保護賑災銀兩南下,拯救江南災民。”
“為了護送賑災銀兩,陛下竟然出動虎翼水軍,也太小心翼翼了!”
“俗話說,小心駛得萬年船!陛下之舉,恰恰說明民為貴的思想。”
……
大船之上,負責江南東路賑災的欽差大臣許貫忠自然聽不到東京百姓的議論,但他和東京百姓一樣,有同樣的困惑。
許貫忠道:“李將軍,陛下派虎翼水軍傾巢而出,保護賑災銀兩,是不是有點大材小用了?”
李修明道:“許大人乃欽差大臣,皇帝親信。本將也不瞞你,我們虎翼水軍護送賑災銀兩只不過是順路而已。當我們到了江寧地界后,還要繼續前行。陛下還有更重要的任務交給我們。”
許貫忠道:“既然陛下還有重要的任務交給李將軍,由此可見,李將軍也是陛下信賴之人!”
李修明笑道:“彼此,彼此!”
一日之后,虎翼水軍來到江寧地界。早有當地的廂軍來搬賑災銀兩。
虎翼水軍將賑災銀兩如數交給廂軍和欽差大臣許貫忠后,揚帆起航,繼續前進。
船只沿著長江順流而下,很快來到了長江入海口,來到華亭縣市舶司。早有市舶司的官員在港口恭候多時。
歷史上華亭縣市舶司在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設立,但趙籍的到來,使得這個機構提前了十余年問世。宋代的華亭縣即現代的上海所在地。趙籍相信,在這里大力發展港口和外貿,肯定大有作為。畢竟這里是后世最大的港口之一,集裝箱吞吐量連續十二年位居全球第一。
市舶司的主要職責是發放“公憑”(即貿易許可證)、抽稅、進口商品、維護港口、打擊走私等,大致相當于現代的海關。
市舶司的提舉(負責人)是一個微胖的中年人,只聽他說道:“下官李以諾參見將軍!”
虎翼水軍都指揮使李修明笑道:“本將姓李,你也姓李,五百年前說不定還是一家人。哈哈哈……”
李以諾聽聞,謙虛道:“下官哪里敢和李將軍攀親?”
李修明客套幾句,轉入正題,問道:“朝廷所需的船只、糧草、貨物,可曾都一一準備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