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風火火的知縣夫人拉著柳心穿過二堂,來到三堂,這里是她的住所了。
柳心坐下,丫鬟上了茶,這時柳心才打量起這位夫人,白凈凈的臉龐,一雙丹鳳眼,梳著桃尖頂髻,上面插了兩只金釵,穿著紅花衣裙,在腰帶上掛上一根以黑絲帶編成的“宮絳”,中間串上一塊玉佩下垂至地。
知縣夫人看看柳心,噗嗤一笑。
她熱絡地說道:“你真是個特別的人,我頭一次見過,我聽丫鬟說今天來個婦人拜見老爺,想看看是個什么樣人,沒想到碰到奇人了,你是柳娘子吧,我家老爺姓王,娘家姓李,閨名晚春。”
“夫人叫我柳心好了。”
兩人通了姓名,就聊了起來。
這李晚春原來是江南商人之女,他父親做著絲綢、酒樓生意,晚春性子活波,從小就跟父親在鋪子里來來往往。等到大了,這婚事就高不成低不就了,父親想攀上官家子弟,可書香門第看不上商人家,貧困書生想要攀親的又是歪瓜裂棗。
李家正在發愁,正趕上科考,家境貧寒的王天書中了秀才,李家托人捎話不久兩人成了親,李家更是拿出銀子資助他參加鄉試、殿試。
王天書也爭氣,拿了個二甲三十七名,更可喜的是兵部左侍郎王洽按籍貫查出王天書為王氏遠支,聯了宗,這樣王天書就成了王洽的侄兒,走動起來。
王洽為王天書謀了這知縣的缺,晚春和王天書來到萊陽縣。
晚春娘家富豪,其他種種不計,光陪嫁銀子就有五千兩。
這幾年王天書當了知縣,雖然朝廷俸祿低,每月只有二兩銀子二石米,但還有火耗銀子,每年大約五六千兩,除了師爺和少數親隨是自掏腰包,其他都是朝廷有俸祿,要不就是白役不花錢,一年除了打點上級,聯絡各種關系和打賞隨從的,大概也能剩下一千來兩,小日子過得很是滋潤的,對于給秦朗這樣的廩生每月半兩銀子實在是毛毛雨。
晚春到這萊陽,除了處理家務,就是打點上下關系,送各種節禮,要不就是應酬官紳家婦人小姐,實在是無聊透頂。
今天突然見到了風雅大氣,文采見識卓然的柳心,一下子激動萬分,一股腦兒都這些年的事兒都倒了出來。
柳心也很高興,終于遇到個能說話的人,這些天都快憋死了,自然把自己的情況說了一遍。
晚春聽完張大嘴巴,“柳心,你就二兩銀子,家里還要沒米了,你怎么能這么窮!”
晚春過慣了富家生活,就記不得外面還有乞丐。其實柳心也不算窮了,當時五兩銀子就夠農家一年的花銷了。
柳心倒不以為意,“其實也沒什么,以后要想賺錢,我還是有法子的,商機不處不在。”
雖然柳心在現代沒經過商,可還是學了幾年財會和經濟的,再說企業家天天作報告,沒吃過豬肉還沒看過豬跑嗎,這豈是大明朝的一個商家女子能比得上的。
柳心大略說了點了現代的商業思維,晚春現在就剩下崇拜了:“你還懂經商,你怎么什么都會呀!,你太了不起了!”
一個時辰很快過去了,就要到午飯時候了。
晚春支支吾吾的說:“柳心,我覺得咱倆真合得來,我娘家是商戶,你也懂經商,可能是上輩子的緣分吧,你、你和我結拜為姐妹怎么樣,我也讀書識字的。”
說完,晚春用懇求的目光看向柳心。
柳心滿臉黑線,心說你一個知縣夫人和我死了丈夫的窮寡婦結拜,還用得著這么死氣白咧的,況且知縣大人知道還不得氣死,你真是想一出是一出。
嘴里卻說:“晚春,我也覺得和你一見如故,只是老父母那兒可能會于理不合。”
“春梅,去告訴老爺,我要和柳心結拜為姐妹,讓他回來見禮。”
丫鬟春梅答應一聲去了前院,柳心此時沉思不語想著要是知縣怪罪下來,怎么為自己開脫。
其實柳心還是低估了這時代讀書人的地位,王知縣覺得自己夫人就一商戶女子能和大才女柳心結拜是高攀了的,心理高興著哪。商戶的地位不但不比士家也比不上農戶的,也就是王知縣有良心,覺得自己是靠李家資助才有今天,而且李晚春沒有一般商戶女子的自卑,大方爽利和王知縣夫妻和美,要不一個商戶女子在官宦家是不可能有啥地位的。
柳心不知其中的彎彎道道而已。
不一會兒,門簾一挑,王知縣、李厚德和明遠相繼進了屋。
知縣大人高聲大笑道:“今天真是喜事臨門,柳娘子要和夫人結拜,真是天大的喜事,快去準備香案,告訴廚子,準備酒席。”
柳心還沒緩過神兒,香案已經擺好。
晚春拉著柳心在蒲團上跪下,開口說:“蒼天在上,我李晚春,我柳心(柳心順著她的話說),今日結為姐妹,從此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如違此誓天誅地滅!”
兩人磕完頭,相扶站起。
頭磕下去的時候,柳心心里猛地一沉,突然覺得自己在這異世有了依靠,古人重誓,結為姐妹那我就當親姐妹相處。
此時,兩人相視一笑,仿佛有了血脈相連。
李晚春二十八歲,柳心二十五歲,晚春為姐,柳心為妹,之后又給王知縣見禮,口稱姐夫。明遠還有晚春的兩個兒子志德、志明都來見禮。李秀才因是秦朗摯友,也被王知縣認做賢弟,大家樂作一團。
一會兒,開了兩桌宴席,邀請了師爺作陪,大家推杯換盞喝將起來,柳心和明遠有孝在身,以茶代酒也吃得不亦樂乎。
這時宗規禮法已不似以前那般重視,只要不飲酒也不算大忌諱,況且結拜是大禮大義隆重異常的事情。
飯后,柳心等人就要離開,晚春留了又留,看柳心不放心明珠,只好作罷,約好了去給秦朗燒百日,待百日后再大擺宴席認親。
臨了,晚春拿出給明遠明珠的表禮,明遠是全套的筆墨紙硯,還要一本《五經要義集錦》,明珠的是一套金頭面,還有兩個金項圈,最后拿出一個珍珠頭面給柳心,說這是給妹子的見面禮。
柳心笑著推掉說:“孩子的禮物就收下,誰讓你是當姨的,可我的就不用了,守孝三年什么也不能戴,等我能戴時再向你討。”
晚春想想也是,就不堅持了,心想等到時再給她弄個更好的。
瞅瞅兩個外甥,柳心有點尷尬,呵呵笑著,“志德、志明,姨是個窮人,拿不出值錢的東西當見面禮,等以后有錢了一定補上,今天就送給你們幾句話,你們聽好: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好,有志者事竟成……好聯!”王天書拍手稱好。
柳心知道這幅對聯有爭議,有說是明末人寫得,有說是清朝人蒲松齡寫的,但不管現在有沒有出世,都是勵志的好聯,也是柳心最喜歡的。
看樣子沒人知道,柳心這作者就默認了,晚春和兩孩子都是滿滿的感謝,這可比黃金白銀貴重多了。
柳心三人離開縣衙,一個多時辰回到集鎮,帶上明珠,又帶上徐氏做的吃食,坐著李厚德家的牛車回到秦家崗。
回到家太陽就要落山了,柳心整理下從晚春那拿回的東西。
今天在柳心去后堂時,王天書就把秦朗補助的糙米和銀子都發下來了,另外還繼續免除三年賦稅。
后來從縣衙出來時,晚春又塞了兩個包裹,在一個包里裝了點心糕餅等吃食,另一個包袱里放了一百兩銀子、兩匹素色棉布和一匹淡藍色素花綢緞,再加上孩子的表禮,秦家現在是實打實的小康人家了。
柳心嘆口氣:“姐姐,這情誼重了,日后我十倍百倍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