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戰事余波
- 大明奇女子
- 水晶之心
- 3371字
- 2023-05-16 09:39:24
午飯后,吳維城把柳心請到府衙大堂,大小官員和戚興國、秦剛、秦富、克魯,張成,李富貴等人都在座。
吳維城不知道是不是聽說了今早的事,看向柳心有些臉紅。
柳心這口氣出了,才不管那妻妻妾妾的戲碼,以后少接觸就是。
其實從此后,吳夫人在內宅裝病,對外都有李姨娘打理,張姨娘和王姨娘對能搬倒吳夫人也記柳心的情,過后還送了謝禮。
后來柳心在府衙大罵的事兒在登州城傳開,意外的是除了幾個別扭的貴婦人說了點酸話,大多數人都對柳心豎起大拇指,不愧為四品恭人,能殺的了人也能罵的了人,奇女子呀,一時收獲了無數大姑娘和媳婦的“心粉”。
當然,柳心對這一切都不在乎,也不知道。
經過兩天的忙碌,府城基本安頓下來。
此次戰事府城內外共計陣亡五千九百六十人,其中叛軍孔有德部兩千三百人,張燾部七百人,耿仲明部三百人。張可大部一千三百一十二人,戚家軍五百一十三人,秦家軍八十九人,萊陽護衛軍三十五人,府衙一百一十九人,城中百姓六百一十二人。
柳心兩眼一閉,幾天之間兩處戰場,秦家主仆一百多條人命就從自己手里消失了。
柳心兩行熱淚滾滾地流下,旁邊秦富秦剛秦牧,包括克魯、張成等人也都低頭不語,秦心純更是放聲痛哭。
頓時堂上盡是啜泣聲。
良久,吳維城起身,撩起衣袍跪在堂前:“柳恭人大恩、戚家軍大恩,吳某沒齒難忘,以后但有能效勞之處,吳某萬死不辭!”
府衙人等黑壓壓跪倒一片,“戚家軍大恩、柳恭人大恩,我等絕不相忘!”
戚興國也站起來,向柳心抱了抱拳:“柳恭人籌謀一年,散盡家財,不但救了登州府,更是助我戚家軍重獲先祖榮光,我戚家定和恭人共榮辱,決不相負!”
柳心擺了擺手,一句話也說不出。
吳維城已經寫好奏章,厚厚的一大本,把萊陽殲敵,登州血戰,以致孫元化種種一一陳列,這奏疏可謂血書,堂上人等的名字也都一一在列,連秦心純都有一段。
柳心看看,情況屬實,點了點頭,又給旁邊的秦富秦剛克魯幾人看過,其他人都點頭,只有克魯站起來說:“我是為夫人而戰,上報中把我的名字拿掉,我不需要功勞!”
孫元化被俘,孔有德和耿仲明等已經潰逃到萊州方向,現在登州的事已了。
柳心組織人返回秦家崗。
秦伯趕著馬車已經來到縣衙,登州戰事一了,秦富和秦伯他們就得到信兒來到府衙,現在柳心和秦心純有傷,坐在馬車里。秦家軍和萊陽護衛有一百多人負了傷,吳維城動員了府城大戶,府衙外已經排了二百多輛馬車,把傷員放在車上。剩下的就是死難者的靈車了。
車隊一啟程,登州城哀聲一片,各個喪儀班子哀樂響起,送秦家軍出城。府城的老百姓跪了一地,不少人自發的披麻戴孝在車隊后三步一磕頭。
車隊走得很慢,府城的喪儀班子一直跟著,一路上行人紛紛側目,登州血戰也迅速傳開了。
到了萊陽縣城,張云白領著護衛隊家屬也等在路邊,隨車隊一起趕往秦家崗。
崇禎五年正月十三,柳心和秦家軍返回秦家崗。
秦家崗已是滿村縞素,白色一片,柳心下了馬車,坐在地上放聲大哭:“我秦家一百多條人命,在我手上丟了,我愧對秦家列祖列宗啊!”
秦家和張云白張羅著棺槨壽木,府城送來一些,在萊陽還有外縣買來一些,張羅著搭靈棚,設喪儀。
柳心在后院徹底的病倒,秦心純也被安置在柳心家,一起養病。
柳心收拾了自己的銀兩、金銀玉飾,甚至叫來明遠明珠,讓她們拿出自己的小金庫。
兩天后把秦富叫來,指著桌上的一堆東西說:“大哥,我就這么多,你拿出去給這次死難的家屬分了吧,我秦家的下仆也把奴籍還給他們,不能白為我們賣命。”
秦富沒接東西,嘆口氣從懷里拿出一厚疊銀票,“恭人,咱有錢,不用你那些!”
“哪來這么多銀票?”柳心問。
“咱們把兵庫劫了,從那貪官手里拿的。”
“什么時候的事,沒露出馬腳?”
“昨天晚上,全是我秦家子弟五十多人,下仆一個也沒參與,不會有人知道的。兵庫一共就十來個人,把他們都喀嚓了,沒一個好東西,連小兵手里都有千把兩,庫頭身上竟有二十萬兩,死不足惜!”
“那兵庫的東西吶?”
“好兵器鎧甲有八百多套,破損的還有近一千套,我們都摸黑送山洞里了。孔有德往萊州方向逃了,這屎盆子就扣他身上,沒人會查。”
秦富把一大堆銀票遞給柳心,出去一會又拿進一個大包裹,打開里面全是金玉之物。“恭人,去的人每人拿了二白兩,剩下的還有三十萬兩和這些東西。”
有了銀子事就好辦了,柳心打起精神和秦富合計撫恤的事。
“恭人,這次咱秦家雖然沒了一百多人,可秦家子弟僅有十八人,剩下的都是下仆,你也不用自責,何況經過此事,咱秦家在登州府就是一等一的人家,祖宗靈牌也是光鮮的,恭人對秦家是大功,不是有罪,何況萊陽城破登州城破,我秦家崗也不能幸免,這千來口人還不知能剩下幾個,現在大家心里都明白著哪,一文錢不給,也沒人怪恭人的。”
秦富這么一安慰,柳心這心里好受了些。
“不要計較錢,還是多給些,另外把身后事辦得隆重些,也算給世人一個交代。”
秦富又把秦坤元叫來,一起商量個法子,當然柳心也沒和秦坤元提劫兵庫的事,秦富說不說她就不知道了。
最后商定,兩次戰事的撫恤標準:死難者為下仆,每人撫恤家屬五十兩銀子,放奴籍。死難者為秦家子弟,每人撫恤家屬一百兩銀子,另起二進院子一座。受傷重殘者銀兩減半,其他照舊。其他參戰人,秦家子弟每人獎勵五十兩,下仆每人獎勵二十五兩。
萊陽那日戰死的二十六人已經下葬,在祖塋地旁邊按秦家本族和下仆在兩塊地方分別埋了。
這次八十九人的喪儀,要把這二十六人的牌位擺上一起祭奠,停靈十四天,每天三上香,三哭靈,費用從恭人這兒出,一定要大辦。
第二天秦家崗重搭了靈棚,又放了二十六個牌位,放上供果供菜,安排人排班上香,哭靈。又搭了專門接待吊唁的禮棚,接待遠道而來的外客。
張云白在萊陽縣城設了公祭,為保衛萊陽犧牲的二百一十一名萊陽義士,包括二十六名秦家軍設了靈棚,每人發放十兩銀子以恤家屬,建萊陽表功祠,享萊陽香火。
幾天后,府城也設了公祭,祭奠這次登州血戰死難的兵勇義士,秦家軍八十九人以“秦家義士”的名號參加了登州公祭,同樣建了登州表功祠。
一時間從府城到秦家崗人來人往,吊客絡繹不絕,喪儀中的供果,唁聯一直排了三里多地。
柳心這些天在祭奠之余,一字一句地在寫著祭文,不時淚水滴到紙上,模糊了一張,扔掉,再寫,心中有千言萬語,一時不知從何處下筆。
直到下葬前三天,柳心才刪除了大量華麗繁瑣的描述,直留下短短的幾百字,寫成一篇簡短的祭文,讓人做了個大碑。
石碑正面刻著“秦府烈士陵園”,背面刻下了這百多字的碑文:
崇禎四年,山東孔有德叛亂,時年臘月二十八,兵逼萊陽縣城,秦氏一族子弟下仆八百人拼死護衛萊陽城,全殲叛軍,死傷二十六人。又急馳登州府城,和叛軍血戰一天一夜,解登州破城之危,死傷八十九人。我秦氏一族忠烈天地可鑒,無愧登州萊陽百姓。在此立碑記事,已警后人,家國有難,當取義成仁。今陵園烈士分秦家陵園和秦家義仆陵園,皆受我秦家香火,永世供奉,永享尚饗!
崇禎五年正月
秦族遺孀恭人柳心書。
出靈前一天,秦富把一碟奴籍又還給柳心,這些人還愿意繼續在秦家為仆,不愿離開。
柳心收下奴籍。隨之傳下話:“凡死難義仆家眷,年過五十,不安排活計,月錢照發,安心養老。
秦宅前,磕頭謝恩聲一片。
正月二十七,凄風陣陣,卯時一刻,隨著喪儀先生頭前一喝“起靈!”,哀樂響起,兩千多人跪下三叩首。
由秦家軍、萊陽護衛軍、登州來的青壯吊客組成一千四百二十四人抬棺隊伍,一個棺槨四人一崗十六人換崗,另有二十六人捧著二十六個靈牌隨隊伍緩緩前行。
秦家婦人哭喊著把送葬隊伍送到村口,只留下柳心一個女眷跟隨送葬。
五里的路三步一磕頭,緩緩地來到墓地,秦府烈士陵園的石碑已經立在那兒,離它幾丈遠相隔二百米立著兩塊稍小的墓碑,分別寫著“秦家陵園”和“秦家義仆園”。
那二十六人的靈牌都放在了各自的墳頭,剩下都是挖好的墳坑。
隨著哀樂響起,喪儀先生開始按程序進行一項項安排,紙扎唁聯供品在各個墳頭擺放的滿滿堂堂,最后隨著棺槨的下放,一個個土包漸起。
柳心不停地隨著儀式磕頭,腦中回想著這幾年和這些人在一起的一幕一幕,這里有自己的族人,自己的學生,有搶劫過自己的大漢,還有投獻自己的佃仆,自己何德何能,就讓他們慷慨赴死......
下葬后,天上飄下了一陣細雨,眾人皆稱這是好兆頭,老天眷顧秦家。
柳心雙手合一:愿逝者安息,永享仙福,澤被子孫萬代!
眼淚再次滾滾流下......
“不要傷心了,你的傷還沒好利索!”不知何時,克魯站在自己身旁,和自己并排跪在墓地前.
“我心里難受......”
“我知道,我在陪著你,我們生還的人要好好的活著,他們才能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