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第一次提審
- 大明奇女子
- 水晶之心
- 2120字
- 2023-05-16 09:39:24
柳心進了京城,只被錦衣衛看押了半天,就被移送到大理寺。
回想當年,由于鄭國公的事兒,柳心也被押入大理寺,想想仿佛就在昨天。這次恰恰看押的地方居然也和幾年前是同一個房間,連看守都沒有變,真是一種巧合。
這次柳心被押進來,看守的居然低頭施了一個禮。看押解的人走了,看守偷偷溜了出去,不一會兒,回來時四下掃了幾眼,看看沒人,從袖子里拿出兩個雪白的饅頭,輕輕的對柳心說:“柳淑人,您一定還是冤枉的,我們都相信您!”
他的這番舉動加上這句話,讓柳心鼻子一酸,心中涌起莫名的感動還有一絲羞愧。
實際上這次韓公公來告發的事,還真不能說是莫須有。
哎,可是沒人覺得柳心會有錯,大名鼎鼎的柳淑人,活菩薩一樣的柳淑人是受人景仰的,她是不應該有錯誤的,從這一點說,柳心不知道自己是應該傷心還是高興。
高興的是,大家尊重她,愛戴她,可傷心的是自己似乎不能像平常人一樣活著,在別人心目中自己是英雄,英雄就是光輝的,純潔的。如果真等案子結了,給自己定了罪名,恐怕民眾的心里都有些過不去。
在大理寺關押的,一般都是朝廷命官,而且都是尚未定罪的。如果真是罪大惡極,就不會押到大理寺,而是直接壓入天牢了。
犯人即使入了大理寺,一般時間都不長。或者查實了什么事都沒有就出去了。或者真有什么事兒,大體上也就是丟官罷職。極個別的才會被下入天牢。所以在大理寺這里,沒有一般牢獄的凄涼黑暗。犯人還有些最起碼的人權,因為沒幾個人,柳心住的是單間。
此時,柳心的心態很平和。想著這次的事,第一件蒙古大妃的事兒,怎么說呢?她也不想隱瞞。這事雖說并不是她主觀意愿的,是克魯自己封的,但是,畢竟她和克魯的情誼在那兒,一切不過是陰差陽錯而已。所以她打算認了。
可是第二件事兒,她不想認。她也不知道韓公公現在拿沒拿到證據,她不知道傳出去的布條到底起沒起作用,不過她就想死不承認。如果認了,秦家就完了,即使說了前因后果,畢竟是隱瞞不報,總之都是理虧了。
柳心拿定主意,就等著三堂會審了。在大理寺,這案件大體都會是皇上派出一個主理大臣,然后大理寺卿,還會有錦衣衛的一個頭目參加,所以就是所說的三堂會審。
柳心做好了心理準備,以為第二天自己就會被提審,可誰知一連三天,一點兒動靜都沒有,仿佛皇上把她給忘了。
三天下來,柳心平靜的內心又起了波瀾。
到底是怎么回事兒呢?皇帝是什么態度?
柳心有了空閑不經意地又對這件事兒重新思考了下。現在自己大體上有兩個罪名,可細思量實際上兩個之間還有些聯系。因為都涉及到了蒙古,第一個是蒙古大妃,這也是有通敵的一面。而第二個私藏兵器,要造反。弄不好還得認為自己是和蒙古私通,所以才有謀反的意思。
所以兩個案件來看,如果承認第一條,那么似乎也給第二條留下了把柄。自己前兩天想的認一否一的主意,似乎又有些站不住腳。
到底怎么辦?
不認,什么也不說,死扛!或者兩個都認,把事情說清楚,爭取寬大處理,不過這事兒就不好弄了。
現在的問題是,也不知道韓公公把兵器庫的事查的怎么樣,到底是抓住了把柄還是沒抓到?如果這件事能夠定準,柳心也能有個準主意。
可現在怎么辦?
柳心琢磨了半宿,也沒有想起個萬全的措施。
剛要迷糊著睡覺,柳心的牢門打開了,一身黑衣遮著面的一個人走了進來。
看守小心翼翼的給來人帶進去,低聲道:“快點,我去門外守著!”
看守出去后,來人臉上的黑紗一下子扯了下去。
“太子殿下!”柳心一看正是太子。
“柳淑人,不要多禮!”看柳心要大禮參拜的樣子,太子趕緊伸手,給柳心攙扶起來。
“柳淑人,我說過你是我的老師。你放心吧,我和母后一定會救你出去的,不能讓那些壞人得逞。張公公已經安排人在大理寺附近了,他們要是提審,用刑的話你就大聲喊,一定不要屈打成招。那姓韓的,以后我一定會好好收拾他的,給你出這口氣。我是偷著溜進來的,不能讓別人看去,你放心吧,在這里呆不了多久。”
太子一口氣說完,趕緊向外瞅了瞅。
“好了,我得走了,你放心,保重!”沒等柳心解釋和說話,太子閃身走了。
太子這一走,柳心的心里又亂了。太子沒聽自己解釋,就無條件的相信了。
要是自己承認罪責,恐怕太子心里都會不好受。
這事已經不是自己的事兒了,太子和皇后娘娘應該也卷入進來了。
現在只能是死不承認了。
七天后,柳心終于等來了第一次提審。
果然是三堂會審,主審是成國公,旁審是大理寺卿,還有錦衣衛頭子駱養性。
被大明朝第一號特務頭子盯上,柳心還真有些發憷,不過駱養性還真沒有用什么刑,而只是簡單的問問,第一可是和蒙古有聯系;第二是不是私藏兵器。
柳心一言也沒發,不否認也不承認。駱養性立立眼眉,似乎要動怒。
旁邊的成國公和大理寺卿卻連連擺手,讓看守把柳心押下去。然后才對駱養性說:“柳淑人非比尋常,沒有切實證據是不能對柳淑人用刑的。憑著現在柳淑人在全國的影響力,容易引起民憤。大災之年如果民怨沸騰,對朝廷和皇上是很不好的。”
實際上,成國公還沒說,皇后娘娘和太子殿下聽說他是主審官,都分別派人給傳的話:“柳淑人冤枉,絕對不能動。”
成國公本來就不想趟這渾水。只是皇命難為,才勉強坐在這兒,既然后宮里都傳了話兒,他干嘛還要做壞人,所以只象征性的問問,柳心既然不愿說,他自然不想逼著,還是等等韓公公那兒還有什么新證據,或者是皇上有什么新主張再說吧!
所以第一次提審,柳心一言沒發,草草的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