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心趕到通州休息一晚,再往南行,就逐漸看見了路兩旁大片的田地已經開始春種了。
看到有新翻的地塊兒,柳心就上前問問老百姓:在種什么莊稼,產量如何,玉米和番薯有沒有推廣開?
順天府這面的情況還可以,畢竟離京城近,而且通州玉米已經鋪開,這稍遠點兒的縣,也都種上了玉米,不過番薯還是沒傳到這兒。
過了順天府,從保定府開始,越往南走村莊越破敗,老百姓穿的越破爛。
道上隨處可見三五成群衣不蔽體的人,有的孩子面黃肌瘦,一看見大隊車馬,楞楞地怵在那里不知所措。
柳心不忍,讓隨從拿些米糧出來,接濟一下這些窮苦人。
這樣走走停停,過了半個多月就到了順德府。
剛一到順德府的邊兒,柳心一行人就覺得不對勁了。
這里不但地沒翻動,人煙也稀少,有時一個村落一個人也看不到。
徐老夫人去年從河南來的時候走的是水路,也不知道這面的情況,大家都提高警惕沿途不敢耽擱,想趕緊找個人多的地方問問情況。
傍晚,柳心她們就近找個小村落,看情況這個小村不久前還有人活動,有的鍋灶還有熱乎勁兒,可看不到人。
天有些晚了,眾人決定將就休息一下,看明天能不能找到人。
結果天剛一放亮,塔木幾個在外面守衛的人,發出警報,讓大家趕緊拿起家伙。
柳心和徐老夫人出門一看,這房子被黑壓壓的人群包圍了。
看見柳心她們出來,這些人中有的老人馬上跪下哀求,要柳心施舍些錢米;有的婦孺也在旁邊啼哭,怯生生地看著塔木他們手里的武器;還有的青壯漢子看起來面目不善地看著馬車上的東西,手里拿著棍棒上下抖動,在衡量著柳心等人的實力,弄不好就要動手搶。
柳心和徐老夫人這次回來把塔木他們的人手,除了京城留下十幾個,剩下的都帶回來了,再加上回來的幾個秦家侍衛,一共一百多人。
塔木他們都是好手,手里拿著兵器,也不是別人輕易敢招惹的,此時正嚴陣以待。
雙方氣氛空前緊張。
柳心和徐老夫人來的時候,這路上還算太平,想不到在這兒發生了突然情況。柳心看看周圍,大概有一千多號人,大人身上背著個小包裹,孩子們赤著腳眼神迷茫,一些婦人還在看著鍋碗和雜物,這一看倒不像是匪類,而是逃難的老百姓。
塔木他們要動手,柳心擺擺手,把克魯給的匕首拿出來,往前走了兩步,沖著眾人大聲喊道:“我是山東登州的柳心,從這兒路過,要回去推廣番薯種植,你們是什么人,為什么擋住去路?”
人群中一陣騷動,一個頭發花白的老者顫巍巍地來到中間,顫聲問道:“你,你真是,真是活菩薩柳心?”
柳心笑道:“我不是什么活菩薩,只是在山東種出了玉米和番薯,能讓人填飽肚子!”
“她就是柳心!”
“柳淑人!”
“活菩薩柳心!”
人群一陣嚷嚷,不少人就跪了下來,帶頭的老頭沖柳心磕頭,嘴里不停地說:“柳淑人,大慈大悲的活菩薩,可救救我們的命吧!我們正要往山東趕,想到登洲找條活路,沒想到真的在這兒碰上您,真是菩薩保佑,您可一定要救命啊!”
“怎么沒事?”柳心和徐老夫人對視一眼,徐老夫人也走上前,倆人把老者扶起來,讓到門口坐下來問問情況。
老者自稱李長山,說他們都是河南府境內的老百姓,是被李自成、高迎祥他們給逼出來的。
原來去年李自成率余部東渡黃河,在山西投奔了他的舅父"闖王"高迎祥,自稱"闖將"。大將曹文詔率千余關寧軍擊敗山西境內的農民軍,下半年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等逃到河南,不料被曹文詔、左良玉等多路明軍包圍。李自成他們要突圍,就竄到河南的邊境,把河南府和北直隸相鄰的這一帶占領了,投降的老百姓直接加入了農民軍,沒投降的就趕緊收拾包裹逃命,這群人就是一夜之間被農民軍占領家園,沒有生路逃出來的。
他們聽說山東富裕,能填飽肚子,就要往山東逃,可他們帶的糧食已經吃完,正一路乞討,現在已經山窮水盡了。
這幾天正打算著是不是要回去投靠農民軍,要不就死路一條,沒想到在這兒碰到柳心了。
聽完李長山的話,柳心和徐老夫人一商量,既然這一千多人是老百姓,咱們碰上了就不能不管。現在河南有點亂,也不知開封什么情況,徐老夫人當機立斷,和柳心他們趕往山東,等知道確切消息開封安定了,再返回河南。
現在這一千多號人,柳心她們隨身帶的糧食也不是太多。
不過河南的邊境就是山東,雖然離登州尚遠,但柳心知道,只要到了山東境內,打出柳淑人的名號,沿途多少給些面子兒救濟些糧食,這些人就能撐到登州。
于是柳心讓李長山把這一千多人中領頭的幾個招乎進來,告訴他們,這一千多號人可以和柳心一起返回山東,大家都能填飽肚子,等河南府什么時候安頓下來,再給他們帶些種子,返回河南耕種。
眾人是千恩萬謝,領頭的回去安頓眾人,柳心讓秦家侍衛和塔木幾個人拿著自己的誥命文書騎快馬向山東沿路官衙求助,實在不行,到濟南府找吳維城和戚興國,先借些糧食回來救濟,自己和徐老夫人帶著大隊人馬也往山東那邊趕。
柳心盤算下目前糧食不足五千斤,一千多號人,人均也就四斤,要想撐到救濟糧,現在只能喝粥。
李長山幾人安頓好一千多號人,又返回到柳心這兒報道,柳心把情況和大家一說,這些人不但沒不高興,簡直覺得是意外之喜,他們已經好幾天喝不上粥了。
柳心把糧食按十天的準備,每天拿出四百多斤,讓李長山幾個人負責安排人熬粥。
大隊人馬開始緩緩地往東走。看著糧食越來越少,柳心心焦,天天盼著塔木的消息,差不多是望眼欲穿。好在到了第七天,塔木快馬奔到了大隊人馬的前面,隔老遠就大喊:“淑人,借到糧食了,明天就能運到!”
人群中一陣歡呼,這下大家緊繃的心都放下了。
塔木和柳心稟報了事情的經過。
原來,塔木他們幾個快馬加鞭直接趕到運河,換馬坐船。從泰安渡口下的船,就直奔泰安縣衙,趕巧李晚坤正在縣衙。
前年李老爺和李晚坤從江南來路過泰安,收到泰安各界熱烈歡迎,之后就進行了商業合作,現在李家在泰安已經是個大商賈,李晚坤不時地到泰安坐鎮,成為了泰安縣衙的座上賓。
塔木幾人都柳心的誥命文書一拿,說柳淑人帶著一千多流民要趕往登州,想借點糧食應急。李晚坤在一旁當即就拍板,我李家的姑奶奶回來了,我李家馬上籌集三萬斤應急。泰安知縣也立馬拍胸脯從縣衙儲備糧拿出一部分給柳心。
李晚坤用了一天時間籌集糧食,塔木帶著押糧車往回趕,過了運河,塔木才讓其余幾人在后面護衛糧車,他一人回來報信。
果然第二天李晚坤的糧隊到了,這下一千多號流民終于吃到了久違的米飯,大家痛哭流涕,知道自己的命保住了,給柳心磕頭不已。
柳心讓大家打起精神,抓緊趕路,爭取早日到山東。
不用柳心說,吃了飯就有了精神,人人都急紅了眼想早一日安定下來,這行路就快了。
兩天后,眾人進入山東境內。
沿路的人看到一千多人黑壓壓來了,都很恐慌,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可柳心打出名號,說登州柳淑人回來了,這是柳心帶回來的人,這下大家不是驚慌而驚喜了。
很快沿途中都知道柳心回來的事兒,沿路的官紳都來拜訪,自然也給帶來了口糧,到了泰安,離縣城還有二十里,泰安知縣已經帶著全城鄉紳商賈在等候了,縣衙拿出糧食給流民造飯,把柳心和徐老夫人一行迎到縣衙。
徐老夫人著急打探了下河南的情況,縣衙這倒是真有最新消息,目前開封府并沒有受到叛軍的騷擾,現在還是安全的,叛軍已經被逼到河南府的一角,朝廷大軍已經把他們團團圍住,估計一年半載就能平叛。
柳心和徐老夫人聞言大喜,徐老夫人決定就此返回開封。
李晚坤和泰安的官紳看見一千多人中的老弱婦孺不少,登州離此尚遠,就主動要收留一部分在泰安安置,等河南平叛就讓他們返鄉。
這樣,塔木他們護送徐老夫人轉道趕往河南,泰安又留下了二百多人就地安置。
柳心帶著剩下的人繼續往登州趕,沿途受到了各地的夾道歡迎,不但供應糧食還幫助安置流民,等最后到了登州城外,柳心的大隊伍僅僅剩下了三百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