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5章 濱邑

  • 雙闕
  • 海青拿天鵝
  • 3415字
  • 2023-05-12 18:18:22

車輪軋在宮道的石板上,轔轔脆響。簾外,宮墻不斷地向后退去,偶爾出現一個岔口,車聲突然響亮。

前方,時而有人聲傳來,我下意識地看去,迎面而過的卻是一張張陌生的臉。兩旁的飛檐很快被拋在了后面,我轉頭回望,澄藍的天幕下,重重廡頂格外深刻。

自己匆匆離去,不久前的情景卻仍然歷歷在目。我不由地輕嘆下一口氣,沒想到,那寥寥數語就是我和燮分手之后再遇的全部內容。

車子突然慢了下來,前面傳來一個渾厚的聲音:“太子。”

我訝然望去,只見子鵠正在前面與觪見禮。

“大夫。”觪揖禮道。

我想起衛佼,既然見不到面了,便讓子鵠轉達一下也好。這么想著,便下車向他們走去。子鵠看見我,愣了愣,隨即行禮道:“公女。”

我微笑還禮:“大夫。”

子鵠看看車駕和侍從,面露詫色:“還未田獵,太子便離開?”

觪微笑,道:“觪有事在身,須往別處。”

子鵠頷首,想了想,道:“近來各國間道路不寧,太子一路小心。”

“多謝大夫提醒。”觪謝道。

子鵠問:“不知太子何往?”

觪回答說:“觪聞濱邑有渠,欲往觀之。”

“濱邑?”子鵠一訝:“可是蘇國濱邑?”

觪說:“正是。”

子鵠笑起來:“可巧,鵠內人也正在濱邑。”

衛佼在濱邑?我吃驚地看著子鵠。

“小君?”觪的聲音無波無讕。

“然也。”子鵠道微笑,道:“吾兄在蘇為臣,封得濱邑。數日前,內人應吾嫂之邀前往作客。”

“原來如此。”觪說。我偷眼看觪,他仍淡笑著,面不改色。想起觪當年那段夭折的初戀,我忽然覺得很同情,不知道現在面對著子鵠,他的心情會不會難受;而衛佼竟就在濱邑,到時相見,他又當如何……

“公女。”這時,子鵠轉向我。

我抬頭。

子鵠語氣誠摯:“內人甚為想念公女,此去濱邑,內人必定歡喜不盡。”

“大夫安心。”我莞爾道。暗暗松下一口氣,好在子鵠沒在觪面前說什么顯露我當年鼓勵撮合他二人的話……

“我等還須趕路,就此告辭。”觪行禮道。

子鵠還禮:“太子公女一路保重。”

我也與他別過,轉身回到車上。“啪”的一聲鞭響,車駕再度緩緩走起,朝宮門馳去。濱邑并不太遠,觪說,沿著去成周的周道走兩三天,再過一小段野道就是了。路上,我留心觀察,的確有不少衣衫襤褸的人,披頭散發,或三三兩兩,或有成群結隊,在野地里掘地造屋,拾薪燒火。

“那些是夷人?”歇息時,我問觪。

“然。”觪說,他看看我,笑道:“姮,可是初次見著夷人?”

我點頭。

“君主并非初次見。”寺人衿在一旁說:“今晨虢子身旁那寺人侈,便是東夷而來。”

我問:“你怎知曉?”

“小人自然知曉,”寺人衿一臉自信地說:“當年天子伐東夷,國君曾獻糧草,大勝后天子賜來十家夷鬲,寺人侈便是那時來的。君主姝嫁時,眾人還取笑了一陣,說到底是庶出,連侍從也只能媵蠻夷……”

“寺人衿,”觪面無表情,冷瞥著她:“誰許你妄自議論君主?”

寺人衿低頭,噤聲不語。

我望望遠處那些夷人,思索了一會,對觪說:“阿兄,這些夷人每日在山野中獵食,終非長久之計。”

觪唇角勾勾:“正是,因此才有了那搶掠之事。”他瞅瞅道旁:“無妨,待衛伯大蒐歸來,這些人也只好回東夷。”

“若我是衛伯必不這般。”我說:“阿兄,各國皆有大片荒地無人種植,如今來了這許多夷人,豈不正好?”

“嗯?”觪想了想:“姮是說將他們俘為鬲人?”

我說:“并非俘為鬲人。這些人來中原不過為尋食,便給他們分些荒地,任其開墾,每年收取田賦。一舉多得,豈不大善。”

“田賦?”觪皺眉:“便是收到什五又如何?不如俘為鬲人,田中所獲全都歸我。”

“若為鬲人,須日夜鎮守,食宿諸多雜事也須操心。”我說。

“那有何難,”觪不以為然:“雜事自有宰處理,至于鎮守,不過多派些執戈之士罷了。”

我瞪著觪,冥頑不靈的奴隸主。

觪看著我狡黠地笑,語氣一轉:“不過,若不欲動武,姮所說之法確是極好。”

這還差不多。我得意地說:“那自然。”

如虢子所言,濱邑確實很小,是蘇國邊鄙的一個小邑。聽觪說,商朝時,這里曾是一處屯糧的要地,不過周朝建立后被廢棄了,故而雖只是普通的小邑,四周卻仍有低矮的城墻。

濱邑的位置在濟水與黃河之間,說是濟水邊,其實離黃河比較近,站在視野開闊的高處,可以望見虢國的山巒。

不出所料,我們在這里見到了衛佼。到達的時候,她跟在邑君和夫人的身后,一臉驚喜地看著我。

“使者說杞國太子及公女將至時,我就猜到是姮,果不其然。”各人見禮完畢,衛佼拉著我的手,笑意盈盈。幾年不見,她的樣子長開了許多,梳起發髻,樣貌更動人了。

“佼別來無恙。”我笑道。不自覺地瞥向觪,發現他正在一旁靜靜地看著衛佼。不期地,觪碰上我的目光,微微一愣,隨即轉開眼,若無其事。

衛佼沒察覺到什么,熱情地與邑君和夫人一道把我們請到堂上。

眾人在席間落座,邑君吩咐家臣呈上膳食。他與子鵠是同母兄弟,三十開外的年紀,跟子鵠一樣身材魁梧,臉卻和善得多,對人說話也是客客氣氣的。觪也很禮貌,舉止有度,主賓之間氣氛融融。

膳后閑談,觪提到此行目的,向邑君打聽散父。邑君想了一會,將他所知道的說了一遍,卻與王孫牟所言大致相當。

“時日久遠,小臣也只知道這些。”他抱歉地說。

觪不以為意,謝道:“多謝邑君相告。”

散席后,夫人和衛佼親自領我到居室中休息。寒暄了幾句,夫人離去,衛佼卻留了下來,拉我在榻上坐下說話。

衛佼端詳著我,笑著說:“當年姮與我在朝歌相識,二人俱是總角,如今再會于濱,可都及笄了。”

我笑了笑,看著她:“佼與夫君過得如何?”

佼臉上微微漲紅,道:“夫君待我甚好。他如今有了封邑,又在國中為臣,事務繁多,卻也每日得了空就來陪我。近來又是田獵又是大蒐,夫君無暇分神,怕我寂寞,恰好長嫂邀請,便送我來了濱。”她望向我,笑道:“佼有今日,還須謝姮。”

“姮當年也不過說了兩句。”我有點不好意思:“商鵠可是隨后便向衛伯提了親?”

衛佼莞爾:“他那時尚根基淺薄,何以提親?所幸一年后他正好封邑,我才讓他去提。”說著,她嘆了口氣,笑笑:“那時我當真著急,母親甚為不喜,說他不過一小邑之君,竟也敢求娶。我幾乎要與她鬧起來,幸好君父終是同意了。”

我柔聲道:“殷八師商鵠之名,遠近皆聞,衛伯又是重賢之人,豈會不許?”

衛佼頷首:“正是。”

我微笑。早聽說子鵠能力出眾,又身為商王后人,這些年憑借戰功在商人間積攢了極高的威望。衛國是商人故地,又駐著殷八師,分析起來,王孫牟此舉倒也不虧。

如計劃中的,接下來的日子,觪和我住在了濱邑。

這次出門是為散心,離國時,觪準我把綺也帶了來。白日里,觪在田野中看渠,我就帶著綺在四周逛,它似乎很喜歡野外,跑起來總覺得比平時帶勁。我嘗試著坐在它背上,在平坦些的野地里小跑,享受這難得的自在時光。

觪做事極其認真,他總拿著根竹竿,這里比比,那里量量。我建議他將渠的面貌大致作個圖,標明走向和長短以及周圍的環境,他覺得有理,帶來木板,看好了就在上面勾畫。

時間一天天過去,不久,外面傳來消息,衛伯田獵結束,領殷八師往成周參加周王的大蒐,從周道上過去了。

我見觪的圖做得差不多了,問他什么時候回杞國。

“再多待些時日。”觪看著圖,頭也不抬。

“幾日?”我問。

他瞟瞟我:“天子大蒐之后。“

大蒐?我不解:“為何?”

觪笑了笑:“我使人將來濱邑之事告知了子熙,他大蒐之后會來。”

我睜大眼睛:“阿兄為何不與我商量?”

觪眨眨眼,看著我,一臉不解:“我邀子熙來乃為朋友之會,為何要與姮商量?”說著,促狹地笑。

我無語。

在王孫牟率殷八師經過的第二天早上,有鄉人突然來報,說邑外有些衣裝陌生的人。

邑君和觪到城墻上看,發現是些東夷人,他們只在外面游蕩著,不停地朝邑內張望,徘徊不去。

“可要使人驅趕?”邑宰問道。

邑君沉吟片刻,搖頭道:“不必,現今各國皆來了不少夷人,不足為怪。這區區幾人,或許只想討食,他們自會散去。”

邑宰應諾。

沒想到,下午的時候,邑外的東夷人多了起來。

我隨觪去看,只見邑外足有一二百人,不少人手里執著長干,還有人坐在地上將石頭打尖,準備縛在干頭。

眾人大驚,意識到事情不簡單。邑君命人出去詢問,卻發現語言不通,只聽那些人在呼嘯著叫喊,根本不知道說些什么,被他們圍趕之下,使者倉皇逃回邑中。

“夷人圍此邊鄙小邑,究竟意欲何為?”邑君蹙眉望著外面,聲音滿是擔憂。

“不知邑內人數多少?”觪面色微沉,問道。

邑君說:“男女老少,不過百余。”停了停,又道:“自周以來久無戰事,只有些干及箭矢。”

觪點頭,道:“邑君當速速使人求援。”

邑君頷首:“正是。”說著,他吩咐邑宰準備符信,派幾人往蘇國的都邑源報信。

緊張的氣氛悄然在周圍蔓延,眾人面面相覷,眼中皆是不安。

“姮……”

我轉頭,只見衛佼看著我,神色帶著驚恐:“那些夷人要攻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都县| 东丽区| 神农架林区| 高雄市| 金溪县| 正定县| 龙门县| 兰坪| 突泉县| 武陟县| 故城县| 从化市| 汶川县| 龙陵县| 甘洛县| 乡城县| 白银市| 唐山市| 麻阳| 麦盖提县| 抚顺县| 定州市| 如东县| 涪陵区| 筠连县| 和田市| 宜君县| 云南省| 博爱县| 南和县| 酒泉市| 仙桃市| 临澧县| 宁德市| 甘德县| 吴堡县| 托克托县| 明星| 福清市| 贵溪市| 通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