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為了鏟除宦官,袁紹給何進出了一條絕世豪技,招外臣入京,秦王來個引狼入室,借刀殺人。曹操當時就聞到了一股屎味兒,他忍無可忍,這條計策太丑啦,比村頭的糞坑都要臭,都臭到姥姥家去了。曹操是堅決的反對呀。首先,這是小事兒,沒有皇帝支持,太監們屁都不是。宦官之禍,古今皆有,但世主不當假之,權寵始至于此。其次,這事兒好解決,不用興師動眾,若欲治罪,當除原鄂,但復以獄吏足矣,何必紛紛招外兵屋,誰有仇你就殺誰,非要暗倒葫蘆瓢又起。再說,外臣就比太監好對付嗎?第三,太監們不會做。欲盡誅之,勢必宣怒,無料其必敗也。曹操說的這個道理啊,就和劉備為晚成時候的計策一樣,不要把人往死路上逼,魚死網破,狗急跳墻,凡是留一見,日后好相見嘛。通過以上證明,袁紹真是攪屎棍,何進屬實沒腦子,何進肯定不服氣呀。何進怒曰,孟得一懷思議也。咱們都知道,曹操的爺爺是個太監,他是宦官之友。在何進聽來,曹操說這話就是有私心,曹操還有什么好說的,他就是傷心吶。本來一切都是為了何進好,還被他戳脊梁骨。曹操退約亂天下者,必盡也。得了,你想死就讓你死去吧,盡乃暗差使命,今密詔星爺往各鎮去,正是好糧。言難勸,該死鬼何進的詔書就是一封邀請函,首都人傻錢多,素來作為一個屠戶啊,何進一輩子最大的驕傲估計就是宰了大漢這頭豬,而這頭豬的第一位顧客就是看不起劉備,張飛上來就想砍著董卓,您別看董卓在皇軍之亂中打了敗仗,但是人家是社交小能手啊,他是真的狗物對下,狗眼看人低對仗,那就是一條穿著皮褲跳鋼管舞的哈巴狗,時常是超中權貴都喜歡他,雖然打了敗仗,不但沒有受罰,官做的還越來越大了。現任前將軍敖翔侯,西涼刺史,手握西周大軍20萬,在小的軍銜對應體系中啊,錢將軍的權力極高,有具體的實權,所以和驃騎將軍同級,相當于中將。董卓是西涼的軍區中將司令,他是本事不大,官挺大,能力不強,野心不小。當狗當久了,他就越想當人,就越想體會一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感覺。他白日做夢的時候,何進的邀請函來了,事實證明,夢想一定是要有的,這不就照進現實了,適時得照,大喜點起,軍馬陸續變形。首先,他讓自己的女婿中郎將牛輔守住陜西,穩住退路,隨后自己帶李玨、郭四、張繼、范疇等提兵往洛陽進發,問題就來了。為什么何進邀請函發往全國各地,怎么就董卓一個來了呢?為什么其他人沒有響應何進的號召呢?何進太蠢,蠢到大家都看不出來他蠢,還以為他是在釣魚執法準備搞偷襲的,所以大家都在觀望,都不想當第一個小白鼠。總結一句話,其他人沒有董卓膽子大,更沒有董卓不要臉。董卓入京,走上了一條他自己未曾設想的道路,有他的輝煌,也有他的末路。在入京的路上,又出現一個關鍵人物,董卓蓄謀是李儒,今雖奉詔。中間多有暗衛,何不差人上表,名正言順,大勢可圖。三國演義中寫的是董卓蓄謀士李儒,但是李儒到底是不是董卓的女婿很有爭議。首先正史中沒有記載,其次,根據三國演義的故事,李儒混的有點慘,不太符合他作為董卓女婿的待遇。笑寶認為,李如做不做官,和他是不是董卓的女婿沒有直接的關系,人家就不能有點個性啊,有點男子漢氣概,不走老丈人的后門啊。在李儒的建議下,董卓尚書其略曰,且聞天下以亂逆不止者,皆有黃門常侍張讓等五慢天常之故。臣聞揚康止廢,不如去秦潰庸雖同盛于養,獨臣敢明鐘鼓入洛陽,請除讓等,社稷幸甚,天下幸任。顯然這是試探朝廷的態度啊,別進了京城,人家就反悔了,到時候咱就成反賊了,這個時候何進還是可以拒絕的,但是何進他蠢呢?他還害怕別人不知道他蠢呢。大庭廣眾之下,何進還得意洋洋拿出來給大家欣賞呢。大家伙瞅瞅,看看,董卓真棒,是御史正太第一個站出來反對,董卓乃豺狼也,引入京城必食人矣。何進卻說,汝多疑,不足謀大事。盧植第二個站出來反對,我素知董卓的為人面善心痕,一入禁廷,必生禍患,不如直之勿來,免治生亂。這次何進什么態度呢?不聽不聽王八念經,面對這樣的領導啊,唯一的出路就是辭職,這。宋太盧直接棄官而去,朝廷大臣去者大半,大家用辭職表態也挽回不了何進的心。那么為什么何進一定要一條路跑到黑呢?說到底就是面子二字。何進是個屠孤出身,他也有自己的自尊心呀,他也怕別人的評價,別人越說他蠢,他就越想證明自己不蠢,反而做了更蠢的舉動,這個就叫人來瘋。越是勸他,他就越是往作死的方向跑得越。當然,這背后還有他的小九九,他十分想殺太監,但是他又不想背負殺太監的名聲,惹妹妹生氣。何進引董卓進京之時,太監們在做什么呢?正如曹操的預料,自個自狗急跳墻,張讓等之外兵到,共議曰,此何進之矛也,我等不先下手殲滅,足矣不讓。大家都別活了,謀殺何進的行動正式開始,第一步埋伏刀斧手50人于長樂宮嘉德門內,第二部騙何瑾入宮。張讓入告何太后,今大將軍剿趙昭外兵之,京師欲滅,臣等望娘娘垂憐自救。何太后畢竟是何進的妹妹,智商與何進不相上下,面對太監們的求救啊,他居然說,惹等可議大將軍府謝罪。張讓一聽都傻了,何太后怕不是白癡啊,我們去謝罪不就是送死嗎?張讓忙說,若到相府,骨肉雞聞矣,望娘娘宣大將軍入宮指之,如其不從,臣等只就娘娘前請死。機智的何太后二話不說就同意了。何太后乃絳趙宣和靖。聰明的何進毫不猶豫就要進宮,何進得詔便行,您看,果然是親兄妹啊,大漢有這倆臥龍鳳雛,何愁不亡啊?主簿陳琳趕緊勸阻太后,此詔必是識常氏之謀,切不可去,去必有禍。何進根本不聽太后召,我有何禍事啊?袁紹又說,金某已謝,事已露,將軍尚欲入宮耶,曹操也跟著勸,先招十常侍出,然后可入。但是何進又犯老毛病了,你越勸他越作。何笑曰,此小兒之見也,吾掌天下之權時,常師敢待如何?不聽不聽王八念經,我就是要去,就是玩,就是送,面對這樣的領導啊,沒轍。袁紹曰,公必欲去,我等引甲士扈從,以防不測。可以這么說,何進不去最安全,但是去了做好保護也不一定死。袁紹、曹操各選精兵500,命袁紹之地,袁術領之。袁術全身披光,引兵布列青瑣門外。袁紹與曹操護送何進至長樂宮前。黃門傳一紙云,太后特宣大將軍,于人不喜折騰。可以這么說,這是和進最后的機會了。他要么不去了,就像漢靈帝死前那次一樣,他要么帶人強闖,就像漢靈帝死后一樣。總之,他只要把之前的行為再來一次就行。但他這次非要搞創新。何進昂然直入,他哥們兒一個就進了皇宮,那么多人勸他都勸不住,他腦子是空的。是嘉德巔門張讓斷歸營儒左右為住。何進大驚。張讓當眾宣布誅殺何進的四條理由,第一,謀反罪,董后何罪,妄以真死。第二,忤逆罪,國母喪葬,托疾不出,第三,忘恩負義,如本屠孤脅我等見之天子,以致榮貴,不思報效,欲相謀害。第四,雙標狗,汝言我等甚拙,其親者是誰?這話太有道理了,你何進為國家做了什么貢獻?你為我們太監做的多嗎?何進一聽,太有道理了,那我走。何進聽后很慌,急欲尋出路,宮門進閉,扶甲齊出,將何進砍為兩段,請鼓掌三分。中終于死了,他再不死就要氣死人了。偶然有事嘆之曰,漢室輕微天數中吳某何進作三公,幾番不聽忠臣諫,難免宮中受奸鋒。一句話總結何進死的活該。有句話說得好啊,沒有一個人能夠賺到超出自我認知能力以外的錢,就算暫時賺到了。也把握不住,早晚都得還回去。額進就是這么一個人,他靠著妹妹走上高位,最后枉送了性命。他這一死導致了什么結果?又會導致一個什么惡果?背后又藏著什么秘密呢?咱們下回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