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怎么就發(fā)生這樣的事情了呢?”
于先生滿臉愁苦,唉聲嘆氣的望著吳書語。
書稿被他放在了一邊,那篇歌功頌德的垃圾,則已經(jīng)交到了岳成林的手中。
于先生此時悲苦的事情,正是在安寧城鬧得沸沸揚揚的午夜食人魔。
五戶十一口,一夜之間盡數(shù)死絕。
十一具尸體全是啃噬的痕跡,胸腹之間一塌糊涂,內(nèi)臟全部消失。
相比起怨鬼襲人,血蓋頭滅門,這一次猰貐造成的場面實在太過震撼了。
無論是發(fā)現(xiàn)尸體的人,還是查驗尸體的人,在見到了那個場面之后,全都有些神志失常。
而讓真正讓于先生悲苦的原因,則是其中有兩戶人家是他印刷工坊的工長。
此時這兩人死了,工坊那邊又要停工好幾日。
對于商人而言,這實在太讓他悲苦了。
至于食人魔的事情,于先生此時倒是并不擔(dān)心。
畢竟身邊有著高人,哪還用怕邪祟近身呢?
而這個高人,現(xiàn)在正饒有興致的拿著那篇垃圾文章,面帶微笑的細細品讀著。
至于吳書語,既不接于先生的話茬,也不和岳成林搭茬,一個人神哉哉的獨自發(fā)著呆。
雖然沒有明確的整局,但他總是覺得昨夜出現(xiàn)的怪獸猰貐,和濁世清明肯定有關(guān)系。
只是從岳成林的臉上,他看不出分毫異樣的表現(xiàn)。
片刻之后,岳成林看完了那篇垃圾文章。
轉(zhuǎn)過頭,他笑瞇瞇的望著吳書語說道:“不愧是才子啊,這篇文章寫的妙極。”
說罷,他從懷中掏出兩張銀票,一張遞給了于先生,一張則遞給了吳書語。
“按照約定,這是潤筆費和辛苦費,還請兩位莫要推辭。”
有錢賺誰會推辭,只是這錢吳書語拿的多少有點兒心虛。
尤其是那個才子的說法,更讓他覺得岳成林是在惡心自己。
不過人貴在心態(tài),吳書語現(xiàn)在的心態(tài)就非常的好。
不止心態(tài)好,心理素質(zhì)也好。
笑瞇瞇的接過了銀票,吳書語看著上面的數(shù)字,忍不住挑了下眉毛。
二百兩。
就這么一篇空泛至極的垃圾文章,竟然值二百兩。
拿著銀票的吳書語突然有種想要罵街的沖動。
此時于先生也滿臉堆笑的收起了銀票,轉(zhuǎn)而對岳成林說道:“岳長老,您說昨夜的事情,是不是又有邪祟作亂啊?”
岳成林沉吟了片刻之后,沉聲說道:“此時我們濁世清明也在調(diào)查,若是于先生不安心,不如加入我教。”
說著,他掏出了一枚水滴狀的玉石把件。
“這是我教護身符,持之可保平安。”
隨著那水滴狀的玉石把件出現(xiàn),一股淡淡的陰寒氣息從它上面散發(fā)出來。
只是這股陰寒氣息非常的微弱,與邪祟出現(xiàn)時相比,要小的很多。
于先生接過把件,在手中把玩了幾下,試探著問道:“這入教需要什么供奉嗎?”
“哈哈哈,于先生說笑了。”
“我教不圖名利財富,只為還世間一絲清明,什么供奉都不要。”
聽到岳成林的回答,于先生二話不說,立刻將玉石收起。
“那我就入了!”
說完之后,他轉(zhuǎn)頭看向吳書語。
“書語,你不入教嗎?”
他這副模樣,讓吳書語一陣的膩歪。
輕輕的搖了搖頭回道:“我就先不入了。”
開玩笑,這種帶著邪祟氣息的玩意兒,要是能保平安才是見了鬼了。
眼看于先生并不死心,吳書語趕緊起身告辭。
對于他這種堅決的態(tài)度,于先生頗有些無奈。
倒是岳成林毫無波瀾,笑著說道:“入教之事不急于一時,吳先生何時有興趣了,來尋我就行。”
看他這意思,仿佛吳書語遲早都會自愿加入似得。
離開了墨香書坊,吳書語來到街上。
街面上,濁世清明的人依舊在發(fā)放著傳單。
既不向人解釋教義,也不提可保平安之事。
仿佛發(fā)傳單,就是他們的終極目標(biāo)一般。
對于他們這種不擾民的做法,安寧城的民眾倒也并不反感。
給我傳單,我就拿著。
閑逛了一陣之后,吳書語便回到了家中。
依照慣例,他翻開了【詭事記】看看新書的情況。
【作品名稱:詭書生異聞錄其一凌云詭事(連載中)】
【購買人數(shù):1266。】
【流言1:作者是不是對3有什么偏好,不是三招就是三天?】
【流言2:作者到底會不會武功,全都是外功,一點兒內(nèi)功也不學(xué),太魯莽了。】
【流言3:莽夫一個,還自稱詭書生,動手全靠蠻力,哪里有書生飄逸的感覺?】
【流言數(shù)量:2241。】
【流言固化能力1:莽夫(未確認(rèn))】
【肉體強化50%,內(nèi)功效果減弱50%。】
【流言固化能力2:與三投緣(未確認(rèn))】
【出招時,每到含有3和3的倍數(shù)時,招式威力增加33%,內(nèi)功效果增加33%。】
【傳頌值:2815。】
吳書語沒想到這一次引發(fā)的流言,居然如此的怪異。
如果不是看到了流言,他自己都沒有發(fā)現(xiàn)自己寫作時,居然對數(shù)字3有著如此的偏愛。
而這一次的流言能力,也讓吳書語有些難以取舍。
對于他來說,想要增強實力,就無可避免的要和邪祟進行爭斗。
所以強化肉體,絕對是有必要的。
但是為了強化肉體,就損失內(nèi)功的效果,這就有點兒沒必要了。
吳書語不會內(nèi)功,但是他有本源之力。
其性質(zhì)與內(nèi)功類似,可以發(fā)揮內(nèi)功的效果,威力又遠勝于內(nèi)功。
最關(guān)鍵的是,本源之力對邪祟有著天生的克制效果。
必須以擊殺邪祟來提升能力的吳書語,是絕對不可能放棄對本源之力的使用。
況且另外一個能力【與三投緣】,可以增加內(nèi)功的效果。
搭配上之前的【投機者】,能夠讓他在戰(zhàn)斗中取得更大的爆發(fā)效果。
所以【莽夫】這個能力雖然看著很誘人,他也只能忍痛選擇了放棄。
與此同時,他對自己的修煉有了大致的輪廓。
身體強度需要提升,但并不是主要的攻擊手段。
本源之力,才是他真正的殺招。
借助固化的能力,在戰(zhàn)斗中出其不意的進行爆發(fā),這才是最適合他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