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理解我的話么?”在手術室外的監控醫療室里,陸沉和扁鵲變著法的向渡邊傳達著信息。
【我操你媽】這四個字就像是某種生活在下水道里的小黑蟲。它緩慢但極其堅定的出現在了屏幕上,就像是一個中年人對這個世界堅決豎起的中指。
平心而論,并不是每個中年人都敢向這個世界豎起中指。要是渡邊真的能當著陸沉的面,把這“我操你媽”朗誦個一萬五千次,陸沉至少還能“敬他是條漢子”。
可你小子泡在鹽水罐里罵街是個什么意思?要不是看你現在跟個水煮蛋沒兩樣,老子抽你!
這種“老子抽你”的沖動在陸沉心頭來回出現了好幾次,最終漸漸隨著麻木越來越淡,越來越輕。
都被人罵麻了,無所謂了。
而且,陸沉還從這一行又一行的【我操你媽】里看出了一點別的意思。
渡邊并沒有完全恢復意識,他用臟話刷屏得有一大半的原因是由于肌電神經的控制不佳所致。
四個字母“WCNM”,正好對應了一條奇怪的弧線,左高右平,像是個魚鉤。根據扁鵲的觀察,渡邊的肌電神經似乎正在紊亂——通過肌電圖不難看出,渡邊正在不停的“眼球咕嚕嚕來回亂轉”。
但是這種亂轉又不是徹底的毫無根據的亂轉。渡邊可以控制“轉”或者“不轉”,但卻掌控不了轉的方向和轉的快慢。
“我覺得是他的神經還沒完全長好。”陸沉做出了一個神經內科醫生才能做出的判斷,“干細胞神經凝膠的最佳生長時間是24~48小時,現在可能還有些太早。”
“我們仍然不能排除這是長時間缺氧導致的無法挽回的腦損傷。”扁鵲說道,“渡邊先生很可能已經永久性的失去了控制自己雙眼肌肉的能力。”
“但愿猜對的那個是我。”陸沉搖了搖頭,“現在情況暫時穩定,你繼續監控——如果有變化,那就盡快聯系我,或者聯系研究所的神內醫生。”
-----------------
重新見到穆知然的時候,陸沉驚訝的發現,自己的女朋友竟然一副憂心忡忡的模樣。
憂心忡忡的穆博士,這可是稀有狀態——上次吃砂鍋粉,穆博士宣稱自己發現了鋰電子全部向下旋轉的時候,她還有心思用“詩意”一點的說法來化解一下緊張氣氛。
現在穆知然都已經把擔心掛在臉上了,這可不是什么好現象。
穆知然抬頭看了一眼陸沉沒說話。倒是旁邊捂著鼻子的朱塞佩主動問道,“怎么樣了?”
“你問誰?”陸沉把自己疲憊的身體往豆袋沙發里一扔,徹底就不想動了。“楊哥被綜合調查局帶走了,原因我不知道,能不能放出來也不知道——要是放不出來我的博士論文就得換通訊作者了。渡邊現在就剩個腦子,正泡在生理鹽水里來回轉眼珠子玩——然后拼命罵街,就說一句‘我操你媽’。”
這段話的消息量有點太大,朱塞佩琢磨了好一陣也沒琢磨清楚通訊作者和罵街到底有什么關系。
唐慶隆主動安慰了兩句,“你要對楊老師有信心,好歹是咱們中央大學的免疫學主任,遵紀守法這方面他不會有什么大毛病。”
“唯一的問題是,楊哥到底是怎么搞來的這種手術方案。”躺在豆袋沙發上的陸沉一針見血的指出了問題的關鍵,“正常外科醫生也不至于瘋狂到想出把大腦切下來,和身體分開保養的治療手段。”
“雖然方案瘋狂了一點,但老楊至少沒有把主意打到腦機接口上去。”唐慶隆畢竟是個好人,他努力勸慰著陸沉說道,“只要解釋清楚了就行——手術方案本身不涉及違法行為吧?”
陸沉擰了擰頭,然后一撇嘴,“這事兒誰說得準吶……說不定渡邊罵街就是罵這個呢。”
“你現在感覺怎么樣?”李曉慧主任湊到陸沉身邊問道,“有沒有什么和以前不一樣的想法或者感覺?是不是覺得心里壓力特別大?有沒有負罪感?”
“……啊?”躺在豆袋沙發上陷入主動癱瘓狀態的陸沉瞪圓了眼睛,“啥?”
“剛剛有十幾個人死在了你面前,而且死法還挺刺激的。”李曉慧一邊說著,一邊死死盯著陸沉的雙眼和嘴角問道,“你對此沒有什么感覺?”
這個問題有些出乎意料,陸沉仔細想了想之后點頭說道,“有。”
“什么感覺?”李曉慧繼續問道,“有什么感覺都可以說,不用去管什么道德法律——咱們就談個人感受。”
“感受……就是一定要嚴格遵守實驗室規定。”陸沉嚴肅道,“我第一次看到有人會被磁力懸在半空中,這太嚇人了。”
李曉慧主任用鼻子深吸了一口氣,然后用嘴輕輕吐出,如是三次后繼續問道,“你剛剛手動誘發了人類史上第一次的主動大崩潰,這對你有什么影響么?”
陸沉點了點頭,“有影響。”
“說說看。”李曉慧逼迫自己用鼓勵小嬰兒蹣跚學步的語氣說道,“都有什么影響?”
“參加斯托克赫爾姆科學廳的頒獎晚宴之前,是不是可以預定位置的?”陸沉皺眉問道,“我想坐在大廳左邊的那張桌子上。”
哪怕經驗豐富如同全民精神衛生中心最年輕主任的李曉慧,在聽到這個回答的時候也出現了短暫的失神。
“還有,一個領域的研究能拿兩次獎么?”陸沉眉頭緊鎖表情焦慮,“知然拿物理學獎那是板上釘釘了,這一個研究還能同時讓我拿個醫學生理獎么?”
自言自語到了這兒,陸沉忽然睜大了眼睛,“拿了斯托克赫爾姆科學獎,我以后申請實驗材料是不是還能有些優待?”
“小陸你得知道,這個世界上每年能有三五十個院士頭銜發出去。”唐慶隆在旁邊插話道,“可是一年最多就十八個斯托克赫爾姆科學獎得主——這還只是最多的情況,大部分時候,一年只會發出六到十個獎項。”
“院士未必能拿斯托克赫爾姆科學獎得主,畢竟不是每個院士都能幸運的在自己工作的過程中,成為‘為人類做出最大貢獻的人’。”唐慶隆走過來拍了拍陸沉的肩膀,“你和知然的發現配得上這個頭銜。從今往后,所有研究大崩潰的科學家都必須基于你們的發現,經由你們曾經探索的道路繼續向前——這才是真正了不起的榮耀。”
陸沉轉頭看向了表情復雜的李曉慧,“所以……穆博士為啥表情這么不對勁?她受到的影響和我不太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