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聽聽父母的那些話
- 京爾的自我救贖
- 郭一韓
- 1617字
- 2023-05-31 22:15:00
對于京爾而言,催婚是一件極其致命的一件事情。
如何應對父母的催婚,是近年來社會普遍的現象,更有人做成搞笑視頻,讓聞聲色變的事情變得有些無厘頭,90后和70后的隔閡終究是一道厚厚的天然屏障,是的,京爾對于這一塊是非常叛逆的,有幾年很少跟家里打電話,由于自己的任性,動不動就發泄情緒,可以說父母成為了自己發泄情緒的工具,那幾年是京爾做的最混賬的時期。
那現在出現一個問題,到底我們該怎么辦才能既遂了父母的心愿和自己的心愿呢?有沒有什么兩全的法子呢?有時候會幻想著如果有錢的話這些就可以都解決了,就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那怎樣才算有錢呢?也許很多人說是車房無憂,存款上百,不求在大城市立足,只求在家鄉逍遙自在。人這個東西很變態,當精神和物質都得不到滿足時,就一心追求物質,可以拋棄所有,乃至出賣自己,當精神滿足時,卻被物質影響得不能正常生活,因此放棄精神而去追求物質,即使精神得不到滿足,也都要得到適當的物質,即使在別人眼里是幸福美滿的,或者就是為了這個現象去拼搏的,當物質得到滿足時,開始去追求精神,發現精神怎么也滿足不了自己,可能是自己的所在的層次原因,慢慢的開始糜爛生活,放蕩不羈的度過一生,也許只有在咽氣的那一刻才會覺得遺憾,這個是九成的人活著的意義。
為什么會有九成人會那么選擇?事實已經證明,這個是一個真理。或者說人人都討厭它,但是人人都喜歡它,又恨又愛才是真愛吧?
這個有些混亂,捋一捋,根據人心里的需要以及個人的認知,有些人覺得物質真的能讓我得到人生的升華,有些人覺得精神必須達到滿足才能讓我活到這個世界上,而有些人不知道怎樣的才是自己想要的,活著隨著自己的認知的提升或者說扭曲去改變最初的夢想。
而我們這里選一點去闡述:當需要精神時候不得不追求物質。
在京爾的認知中,應該是很多人的通病吧,或者說是普遍存在的想法,這種倫理闡述不太好用陌生乏味的詞直接去描述,還是講個故事比較好。
京爾看到白發皚皚的父母,低聲下氣的對他說還是要想一想終身大事,也是作為父母的最后的心愿了,褪去了之前的威逼之勢,更像是打了可憐感情牌一樣,京爾心軟了,認真的聽著父母的那些話:現在這個社會,不結婚在家鄉就是很丟人的一件事,別人會說話壞,會得意,會看笑話,隨便找個女孩就好,也別要求太高,找個能踏實和你一起生活的,我們的年齡也不小了,你結婚趕快生孩子還能幫你帶帶孩子,你這一年年熬的都是我的壽命,永遠掙不完的錢,先結婚以后慢慢的掙錢,有時候平平淡淡才是真正的生活。
他們又講村里某某誰結婚了一年,男方吃喝嫖賭,不務正業,然后就被退婚了,一個人孤苦伶仃,結婚后不好好經營也不行,還有某某某結婚后出軌被發現也被退婚了,當初為了結婚而結婚,還有某某某十八歲結婚了,看人家怎么那么優秀,你都快三十了,能不能爭爭氣?這輩子就這么平靜點穩定點過去好不好?
京爾確實有點心動了,應該是心疼的動了,他可憐父母,對不起父母當時那樣和他說話,在心中思考著,要不就這樣過去吧?對于京爾而言無論是誰,只要一旦踏上那條路一定會做一個好丈夫和好父親,但是京爾不甘心,作為理想主義者,他說服不了自己,就算沒有那個人的影響他也難以說服自己,前面有兩條路,一條是我行我素做一個不負責任的自私鬼,只鐘情于自己,守護者心中的那份榮耀,等到年老后或許會對她說起,這一輩子雖遺憾但是挺值得的。另外一條就是當一個所謂的甘蔗男,遂了父母的愿,遂了一個她開心美滿的家庭。
京爾還是恕罪了,他目前說服不了自己,他渴望有一個人走進他的世界把他拯救出來,這應該是就是最好的交代,無論是對自我還是及他。
我真是打心眼里看不起京爾,他只會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能根據現狀去選項更好的方式,太過于注重初心只會死的很慘,會被世界拋棄。
還是遵循社會秩序,順勢而變為好。對于短暫的人生來說是最好的交代。
京爾:“狗屁玩意,唯一的夢都沒有了,只是一個行尸走肉在社會上游走,是極其惡心的一件事,所以我必須堅守那唯一的夢,或者說是我自情自愿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