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增福尋家 作者 鞠芳田

  • 增福尋家
  • 作家odXs8U
  • 2027字
  • 2023-05-09 10:50:46

5、夢醒落哭石。

增福不想再聽下去,起身要走,突然間,聽有人叫他,定眼一看,來者不是別人,正是在八仙臺上下棋的兩位老叟。

增福急忙起身,一叟問他為何落在此地,增福就把上山半日,尋家不到之事告訴了兩叟。兩叟大笑不語,增福順便又把所見之事告知了兩叟,一叟道:“蒼生本命短,人間自苦多,還是隨我們上山去吧。”增福不肯,兩叟飄然而去,臨行,一叟也念了一首詩來:“人生落地哭,名利墜胎骨,......。”可惜增福只聽到了這一句,后面的沒有聽清楚。

第二天清晨,增福從巖石上起來,定醒了半天,才見自己睡覺的這塊巖石,就在八仙臺下,方知剛才經(jīng)歷之事,乃是一夢。

后來,他在尋家的路上,把夢中之事告訴了周圍的人們,人們知道他是一神童,就來到西山腳下,找到了這塊突出的平面巖石,并在巖石向東的立面,雕刻了三個(gè)大字“落哭石”,在石頭朝天的平面,雕刻上了兩叟的兩句詩,上面一句是:“蒼生本命短,人間自苦多”,下面一句詩是:“人生落地哭,名利墜胎骨”。

再后來,有不少文人墨客,聽說這后一句詩是未完句,就在詩的后面,添加上了不少詞語,表達(dá)出了等等不一的人生感悟。

也不知道是日久風(fēng)化,還是由于戰(zhàn)亂,不知是附近的人們?nèi)∈昧希€是其他原因,這傳說的落哭石不知在何年何月何朝何代失蹤了。到了北魏時(shí)期,為了教化后人,有人想起了這神圣的地方,就在落哭石西山的八仙臺下,修建了一座寺廟,名曰“巖石道場”,后又改稱了“廣福寺”。

歷史到了隋朝,隋文帝崇佛弘法,仁壽元年,也即公元六零一年,他選派了十六名庭官,到各地巡視風(fēng)俗,并敕使大德僧智能及駐青官吏,率領(lǐng)僧俗信眾,云集廣福寺,“奉安舍利,敬造靈塔”,真誠的祈愿“一切法界......生靈,......生生世世,值佛聞法,永離苦空,同升妙果。”從此,這神圣的地方,便成了人們敬仰的中心。

第四篇三劫里

自落哭石一夢,增福頓覺成熟了許多。這日,他想起了問兩叟話兩叟沒有回答的事,想起了沒有聽清楚的詩句,便爬上了八仙臺,見到了下棋的兩位老叟。

兩叟見增福上山,微微一笑,增福開口道:“方才好像聽二老念了一首詞,只聽清了前兩句,后面的詞句沒有聽清楚,想問一下后面的詞句。”一叟停了一會說道:“是悟,留在山上慢慢悟吧。”增福道:“不,我還要去找家,找我的父母,還有,我原來問兩位,為什么我在山上觀棋半日,怎么就下山找不到家了,二老沒有回答。”一叟道:“你那哪是在山上觀棋,是在天庭觀天下,常言道,天上不一日,人間已千年,千年已過,你如何還能找到原來的家”。

增福半天沒有說話,想了一會道:“我正年少,父母一定建在,家也一定在,二老不告訴我,我再下山去找。”這時(shí)一叟邊看棋邊說:“家在心,心在家,近在無度,遠(yuǎn)在天涯。”說話間,一叟拿起了一個(gè)棋子,放在哪里棋盤往哪里歪斜,另一叟道:“這是天意。”

增福剛要轉(zhuǎn)身下山,一叟道:“這個(gè)棋子你帶著,或許對你找家有用,記住,三劫后一定還我。”增福接過棋子,只見上面書有三字“事不平”,增福不知何意,只好帶著下來了山巔。

一劫火。

走到山下莊園,增福感覺異常,細(xì)心察看,見村戶零落,萬物枯萎,路旁溝坎,時(shí)有橫尸,極目四尋,見遠(yuǎn)處有民眾聚集,便迅速騎牛向人群奔去。

走近人群,有民眾疾呼:“快下牛來,去前面跪地求雨!”原來,這幾年天遇大旱,莊稼顆粒未收,民眾掙扎在生死線上。人們聚集求雨的村,名曰大澗,位于南來北往的交通要道,民眾求雨時(shí),凡路過此地之人,都必須誠心跪地,向蒼天祈禱。

增福迅速跑向人群,跪倒在了地上,他學(xué)著眾人的模樣,額頭觸地,真誠的向蒼天祈禱,愿蒼天降來甘露,真誠的向大地祈求,愿大地溢出甘泉,愿天地可憐一下這些憨厚的生靈,快來滋潤一下這干渴的土地,救一救這樸實(shí)的蒼生。

求雨的儀式結(jié)束了,人們陸續(xù)的離開了這里,可增福仍然跪倒在地,向蒼天許愿,向大地磕頭,有年長者見狀,就過來拉起了這一少年,增福含淚謝過了老人,牽牛而去。

增福離開了,三三兩兩的人們開始議論,這少年何村人士,為何這樣面生,大家都搖頭不知。正議論間,人們突然發(fā)現(xiàn)少年跪臥的地方,地面潮濕了起來,有人用手一挖,竟然涌出了泉水。有家住附近的村民,迅速回家拿來了工具,大家一起動手,不多時(shí),一個(gè)水塘挖成了。只見噴涌的泉水,一會就灌滿了水塘。高興的人們一邊歡呼雀躍,一邊尋找剛剛離去的少年,可人們跑出了幾里地,也沒有找見這少年的蹤影。

有人說,這少年一定是神靈,是我們的誠心感動了上蒼,這是上蒼派神靈來解救我們。也有人說,這少年,一定是龍王的太子,是我們磕頭的聲音,感動了龍王,龍王派太子給送來了甘泉。于是,人們就給這水塘起了個(gè)名字,叫“神龍池”。

神龍池的泉水灌溉了這片干渴的土地,滋養(yǎng)了這里的人們,這片土地從此便有了新的生機(jī)。時(shí)間久了,人們發(fā)現(xiàn),這神龍池的泉水,不是一直不斷,它在風(fēng)調(diào)雨順之年閉泉,在大旱之年開泉。

一代一代的人過去了,一代一代的人又從這里繁衍起來,后人慢慢的把這神龍池的故事淡忘了,唯有這遇旱噴涌的泉水,人們沒有淡忘,人們對它敬仰,對它愛戴,年代久了,后人就把這“神龍池”稱作了“旱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运城市| 马鞍山市| 新龙县| 佛冈县| 梁山县| 莎车县| 石棉县| 峨眉山市| 高雄县| 申扎县| 长阳| 稷山县| 卓尼县| 阿城市| 宜宾市| 竹溪县| 古田县| 台前县| 收藏| 祁阳县| 溧阳市| 宁陵县| 平乐县| 东莞市| 勐海县| 四子王旗| 武定县| 曲周县| 交口县| 陕西省| 岳池县| 新龙县| 海门市| 大英县| 晋江市| 云林县| 迁安市| 柯坪县| 吉木乃县| 凯里市| 枣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