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增福尋家 作者 鞠芳田

第三篇、夢幻路。

增福告別了山上的兩位老叟,下的山巔來找所牧的三頭黃牛,可圍山找了幾圈,只找到了平時最愛騎的一頭,另外兩頭卻不見蹤影,心想,這兩頭一定是吃足了青草,自回家去了,于是就牽了這一頭,朝山下走去。

來到山下,田園的情景讓增福大吃一驚,這村莊已不是原來的模樣,這道路也不是原來的景象。站在山腳下,家村就在正東不遠處,可怎么也找不到原來回家的路。情急時想起了老人們常說的一句話,叫“狗記千,貓記萬”,這老牛雖不能和狗貓相比,但這十里八里的路應該能記清,于是就騎上黃牛,想讓它把自己帶回家中。

增福爬上牛背,打牛前行,可牛只在原地打轉,也不知去向何方,無奈,他只好跳下牛背,牽牛向村莊的大體方向走去。

走過了幾個村莊后,增福憑感覺,好像前面一村應該就是自己的村莊,他撒開黃牛,快步跑到了村前。

這是我居住的村子嗎?位置好像是,可怎么村口變了,路變了,村里的房子也變了?記得村前有一塊石碑,名叫“孝子碑”,說的是村里有位孝子,和母親相依為命,這年冬天,母親得了一種疾病,郎中開藥,說必用活魚做藥引,冰天雪地,到哪去找活魚,兒子無奈,就來到了河邊,他解開了自己的衣襟,臥在了冰河之上,體溫融化了寒冰,孝心感動了魚神,不一會功夫,魚兒就紛紛躍出了水面,兒子撿了條活魚,就快速跑回了家中。母親服了兒子熬的藥,很快痊愈,后來人們為紀念這位孝子,就在村前為他立了塊石碑。

增福在村前找了半天,沒有找見石碑,又想起了村中還有棵大柳樹,三人合圍之粗,這樹冬為村人擋風,夏為村人遮蔭,甚為人們喜歡。又急忙進村尋找,可找來找去也沒找見柳樹的蹤影。

正在村里納悶,見一壯年從北而來,增福急向前打招呼后問道:“這可是陳莊”,壯年說:“這不是陳莊,是增福寺,”增福問陳莊如何走,壯年搖頭不知。

這村不是陳莊,增福又到鄰村打聽,可問來問去,問遍了云門山劈山山下所有的村莊,也沒有陳莊的消息,增福既納悶又無奈,只好騎著牛漫無邊際的走去。

不知過了多少天,也不知過了多少年,更不知走出了多遠,增福像著了魔似的邊走邊問,好心的人,聽說這孩子找不見了父母,失去了家園,有的就送來飯菜,有的就把他讓到家中居住,增福在人們的幫助下,度過了一天天,一年年。

這天,不知到了個什么地方,太陽快要落山,又累又乏的增福還沒有找到住處,偶然間,他見西邊山下有一塊平整的石頭,就在石頭上躺了下來。這一躺,本想稍做休息,可不知不覺卻進入了夢鄉。

1、夜宿知足亭。

朦朦朧朧中,牛在漫無邊際的走,自己好像幾天幾夜沒有休息,已十分疲憊。行走間,見前面有一座亭閣,就朝亭閣走去。

來到亭前,發現此亭是一個六角亭,門分南北而開,上框分別書有三個大字“知足亭”。增福將牛拴在亭外,自己便從南門進來亭中。

這亭子的六個面,除南北開門占兩個面外,還有左右各兩個面,這四個面的下端,有三尺來高的欄桿,欄桿里側各面的下面,有條形坐凳,各面的上面,都是版畫。

這東南一面,畫有一幅圖畫,畫面大雪紛飛,寒風勁吹,有一乞丐,鉆入了一高墻外邊的馬糞堆里,頭露外邊,頭上扣一討飯用瓢。畫的一邊,寫有一詩:

北風刺骨大雪飄,身裹馬糞頭戴瓢。我倒得了安樂地,可憐窮人怎么著。

東北一面也有一畫,畫中有一老翁,彎著腰,拄著拐棍,手提飯瓢,面帶微笑地走在荒郊野外,畫旁也有一詩:

老伴早逝無子孝,天天拖柺把飯要。看我身板多健壯,走村串戶樂逍遙。

回過頭來,看到西南一面,也有一畫,畫中有一破屋,屋內有一臥床老婦,一中年村婦正在給老婦喂飯,屋外放有幾件殘缺農具,畫的一邊也有一詩:

三十守寡無子孫,獨伺病婆在空門。二畝薄地做牛馬,強過流浪幸福人。

在西北一面,也有一畫,畫中有一破屋,屋內的草地上,臥有一人,家中除有一個破瓢之外,無任何物品,畫的一邊也寫有一詩:

久病臥床家無人,偶爾有飯靠四鄰。本來前冬難過去,又得福壽到今晨。

增福看完四幅畫,心情十分沉重。心想,這四人為何這般貧苦,這貧苦之人為何又這般知足,為何這知足之人中沒有富人,也沒有官人,也許是大凡要做官要發富之人,就沒有知足之人,增福百思不得其解。(未完待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谷县| 荃湾区| 永吉县| 包头市| 古蔺县| 都兰县| 德清县| 寿宁县| 陈巴尔虎旗| 蒲城县| 日喀则市| 溆浦县| 冷水江市| 井冈山市| 新乡市| 六安市| 双城市| 巧家县| 当雄县| 瑞安市| 厦门市| 江阴市| 佛学| 灵山县| 长治县| 普兰县| 诸暨市| 商水县| 广河县| 上饶县| 汉沽区| 诏安县| 三穗县| 阜新市| 清水河县| 镇平县| 罗城| 子洲县| 龙口市| 兴隆县| 镇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