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天不生我荀文伯,大漢萬古如長夜
- 三國:樂善好施荀令君
- 典二楞子
- 2072字
- 2023-06-09 23:23:19
有些理想,總是高于現實......
劉備保持著那奇怪姿勢卻全然不覺,只是在心中不斷默念這句話。
震撼和敬佩之余,莫名有一種無力感。
說的太好了!
我也求學于大儒,怎的就是想不到?
難怪他每每能在人前顯圣......
劉備絞盡腦汁,卻想不出與之匹敵的名句來,最后無奈放棄。
與此同時,曹操也是呆愣良久,最后化為標志性的大笑,心中判斷愈發堅定。
果然,文伯與那群庸人不同,心里還是記得當日盟誓,還記得大漢江山。
“文伯深明大義,讓人好生敬佩!”
“如今天子受挾遷都,丟盡皇家顏面不說,那宵小之輩俱是狼子野心唯恐天下不亂,我恐大亂將至!”
“到了那時,紛爭不斷,戰亂不止,不知道多少黎民百姓要流離失所。我此番看到的雒陽城,尸骨暴露于野,千里田地荒蕪,難道今后天下處處是雒陽?”
“天不完大漢,幸而有荀縣君,我為天下人敬你!”
曹操舉杯示意,頗有惺惺相惜之意。
嗯,還有我。
他心里默默補充了一句。
“說到匡扶漢室,我既為中山靖王之后,自當義不容辭......”
劉備手里還舉著斛,默默打好腹稿,正待曹操說完便也言明志向,將那日在城樓上未說出的話公之于眾。
卻聽到荀瀟接過了話頭,不容質疑地道:“學圣人之言,正當如此!”
“天不生我荀文伯,大漢萬古如長夜!”
此話擲地有聲,氣勢還超剛才。
劉備只感覺遭了一晴天霹靂,相比之下,不管是自己的豪言壯語,還是中山靖王身份,都在這句話前顯得蒼白無力。
“大丈夫當如是啊......”
那種無力感,再一次涌上心頭。
最終,劉備看了看手中酒斛,一口飲盡便默默坐了下來。
渾身依舊熱血沸騰,久久無法自拔......
“孟德所言極是,關某也敬縣君一杯!”
關羽罕見的睜開了眼,虎目圓睜,只是說了一句,其余思緒盡數在酒中,脖子一仰便吞了進去。
其余人等,但凡學過幾日圣人之言,無不大受感動,紛紛敬邀。
“諸公同飲。”
荀瀟微微一笑,卻是高高拿起,輕輕放下,不再多提。
他向來做的多,說的少。
今日有感而發,也是曹操帶的一手好節奏,席間氣氛已至于此。
除此之外,便是隨口說了一句后世口頭禪“有些理想,總是高于現實”,見到眾人反應那般大。
那一刻他忽然有了明悟,劉備為何執著于人前顯圣。
酒香還怕巷子深,此為漢末,名聲極為重要。
世家子弟,自是可以找名士點評兩句,如許氏兄弟等便是以識人之明而聞名當世。
用后世之言,便是大v營銷人設。
對于孫堅和劉備等,只能靠自己立下功業去謀取,至少起初是這樣。
荀瀟出身潁川荀氏,絕對算世家大族,只是他當年一意孤行要從事商賈,如今卻是漸行漸遠。
明白此間道理后,荀瀟也就順水推舟,擴大著自己的名聲。
用劉備的話來說,便是人前顯圣。
當然,這也并非虛偽,算是半真半假帶幾分真心。
作為異界來客,習慣了衣食無憂的日子,是無法想想當今尋常百姓的生活。
雒陽城的慘狀,不用曹操多說,荀瀟定是難以想象,也不忍去看。
既來之,則安之,荀瀟忽然感到一種使命感,不覺間思緒已經飄遠。
酒宴繼續,有了荀瀟點題,氣氛極為熱烈。
曹操不知是因為找到知己,還是一掃前日郁悶,興致極高,徹底放開了痛飲。
酒過三巡,半醉不醉之際找上了徐榮。
盡管有荀瀟做說客,二人算是不打不相識,如今應當一笑泯恩仇。
曹操滿口應下,轉頭又找徐榮喝去了,估計心里還是有點不快。
徐榮跟隨董卓在涼州平亂多年,長與羌族打交道,自是不低頭,而且他心里似乎也些想法。
二人這便針尖對麥芒,又斗上了。
荀瀟索性不再多管,只要上了戰場一致對外便可。
出人意料的是,這二人誰都沒奈何誰,反倒劉備喝了個酩酊大醉。
也不知他受了何刺激......
待紅日西沉,忙于內政的郭嘉等人加入“戰場”,荀瀟也找了個機會,先回府去了。
這二人上戰場或許殺不了敵,但要是上了宴會,皆是有不下呂布之勇!
......
月明星稀,春風夾雜著些許寒意,很快吹散了荀瀟的酒意。
他立于窗前,靜靜看著天上明月,思緒紛飛。
“今人不見故時月,今月曾經照故人。”
如若此時劉備聽到,估計又要渾身戰栗,而這樣的名句,荀瀟腦海還有許多。
穿越而來已有好些年,他很少像今日這樣,在夜色中獨自沉思。
實因當今局勢紛亂,也因自己一路走到現在,是時候仔細考量。
首先便是天下大勢。
董卓火燒洛陽,遷都長安,看起來是因為聯軍勢大,又在虎牢關陣前被關羽斬殺華雄,董卓避其鋒芒。
荀瀟卻知道,其中也有戰略考究。
此時黃巾余黨郭太等人在并州西河,白波谷一代死灰復燃,在董卓強勢進京摘了袁紹果實之時,并州空虛。白波軍不僅壯大到十余萬,還轉寇太原一帶,甚至攻破了河東郡。
黃巾余孽,一直都是被低估的存在,卻總是在不經意間影響大勢的走向。
關西,是董卓根基所在。
如果死守雒陽,不僅要面對聯軍夾擊的壓力,還需時時擔心雙線作戰。
是以,董卓遷都是為縮短戰線。
亂世之中,能夠成為一方諸侯的,從來不簡單。
除了袁公路。
如今遷都已成定局,關中一帶因為雒陽大火成了天然緩沖帶,董卓就算平定并州黃巾,要出關也非易事。
所以,無論歷史是否變動,荀瀟暫時不用擔心西面的壓力。
至于酸棗聯軍,如今還在鬧騰不止,但荀瀟知道是一盤散沙,終究得各自散去。
如今還在爭論,不過是因為龐大的關東利益。
所以,只要不去爭關東,便可慢慢脫離群雄視線,悶聲發大財。
就如這次聯軍一樣。
若是各路諸侯還有些拉攏,倒是還有機會分化,再逐個擊破。
至此,東北兩方面暫不用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