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等出師之名,落入民間來
- 三國:樂善好施荀令君
- 典二楞子
- 2281字
- 2023-05-17 13:07:57
我如此謙讓,不曾有過激言行,也沒有頂撞文伯,他應該不是在罵人吧?
你為何不說,除賊平亂,有手就行呢?
荀攸本想臉色嚴肅下來回懟幾句,但是卻發(fā)現(xiàn)關羽很真誠,不像是在故意為之。
于是作罷,也不在荀瀟這里逗留,他本就是來送信,兼打探拉攏的。
只是荀瀟直截了當?shù)谋硎玖藢υB的不喜。
也就不必再說了。
他走之后,荀瀟和關羽回到衙署再來與典韋相談,同時讓徐庶去待那些鄉(xiāng)里義士。
今日的衙署內,要比尋常熱鬧些,高歌載酒以解憂愁。
暫且忘卻這時候不是國難時。
屋內。
荀瀟拉著典韋到內房去,直接說道:“這一年諸事混亂,無人去追當年官司?!?
“已經(jīng)無需去自曝此罪了,你只需入營為兵便可,誰還沒殺過幾個人呢?!?
“說的是,”典韋嘿然一笑,“俺聽聞荀君仁義,本來也是打算參軍的,鄉(xiāng)里也有一人有廚者之名,想了想還是來許縣試試?!?
他鄉(xiāng)里的廚者?
荀瀟略一思索,想起來確有這么一人,名叫張邈,和袁紹、曹操關系還極好。
“那就好,你給我做宿衛(wèi)吧?”
“哎,文伯!”關羽拉了一把,“此人嗜血亡命,體魄非常人,若為宿衛(wèi),我怕他……”
典韋側過臉去看了他一眼,腰間配刀,長髯飄飛,一副英杰架子,破天荒的忍住了,沒說什么。
因為他知道有些保證的話靠嘴巴說出來并沒有用。
荀瀟卻是反手握住了關羽手腕,柔聲道:“二哥放心,典韋是義士,定能護我安危?!?
“我知曉他的事跡,為還友人恩情,為其出頭復仇,不惜背上的人命官司,乃是情義之人?!?
“自古,仗義每多屠狗輩,薄情多是讀書人,識字攥文不如明理一世,典韋兄弟能懂一個義字,便勝過千篇學問。”
“哈,”典韋很少聽這些話,可是道理他能完全聽明白,當即單膝跪地對荀瀟抱拳道:“那俺就認定荀君了,俺只有一個要求?!?
“盡管說,”荀瀟點頭輕笑。
“能吃飽飯就行,不光是俺,手底下的人也是,俺見不得人餓死。”
荀瀟和關羽對視了一眼。
他的要求,倒是樸實又艱難。
想要達成,何其困難。
“答應你,”荀瀟嘴角一揚,立即將典韋扶了起來。
“如今我們在許縣逐漸穩(wěn)固,天下暴亂將至,該廣積糧,筑高墻,治流民。”
“現(xiàn)下等待的便是一個起兵的機會,就可以大肆募兵而起,準備討董伐賊!”
“什么機會?”
關羽面露期待之色,前來一步真切的問荀瀟道:“方才送走的荀攸,是否大事可成?董賊匪首一死,其黨羽必定自亂,如山彘竄逃?!?
“不,”荀瀟板起臉,“我料定他們難以成功,當年這些士人殺宦官都如此踟躕不前,猶豫不決,何況現(xiàn)在要殺的是一個飲血西涼的豪雄?!?
“我怕他們謀事還沒開始,就要被人察覺,畢竟這些文臣雖有才干,卻不是奸猾之輩,若是不夠奸猾狡詐,如何能勝過奸人?!?
刺董,哪有這么容易。
“那文伯為何還讓他去?”
關羽愣了愣,想問個究竟。
“二哥,義士殺賊不求一舉得成,只求壯舉流傳?!?
“即便是密謀失敗被下獄,事跡傳開也會為人知曉,大義一旦落到了民間,舉旗自然天下何人皆可,義士亦能聚眾?!?
“原來如此,”關羽輕撫長須,思索良久,俄而緩慢點頭,道:“那我們現(xiàn)在,就是在等消息了?!?
“不錯,等一個消息。”
“今年,應當是最后的寧靜,他們舉事無論得成或敗,都還會有別的辦法?!?
“至少舉事應當有名目,士人領銜四百余年,即便是今日,還是應當以他們?yōu)槭住!?
“二哥,等我看一眼我兄文若給我的書信,看他有何事要告知?!?
荀瀟結束了對洛陽局勢的論斷,重新拿起了書信,對老實人典韋一點都不防范。
畢竟他大概率沒什么文化,不識字。
打開書信,荀瀟頓時愣了片刻。
而后長舒了一口氣。
“信上說什么,可是勸誡文伯去投袁紹?”
“不是?!?
荀瀟微有動容,書信上非但沒有寫投袁紹的事,還明言近日內,陳留人衛(wèi)茲、鮑濤要過許縣。
讓他好生招待,以禮暢談。
而且還提及,舉事前,會有三公書以義士帶出洛陽,布告天下。
到時便可一舉起兵。
“潁川與陳留,乃是相鄰之地,地勢貼連而土地廣袤,可以山川之固養(yǎng)民百萬。望弟留意?!?
荀瀟看到這,將書信收到了懷中。
這是一封通外書信,特意告知荀瀟現(xiàn)在士族正在謀劃的事。
矯文書發(fā)放各地起兵反董。
“他寫的是,”荀瀟語氣緩慢,抬頭對關羽笑道:“是一封家書?!?
……
是夜,荀攸連夜過關而回洛陽,得長水校尉迎接。
去洛陽外東南見了驍騎校尉曹操,一夜商談,將懷中所揣的寶刀示于曹操。
又幾乎商議了一夜。
一直到天快亮才從營中出來。
此事,被人暗中得知,秘密告知了董卓,是以沒等曹操休息多久,牛輔就親自到了營中,來請曹操去相府。
曹操不敢怠慢,立刻起行前去,而面沉如水,一路不言不語,牛輔幾次在后以銳利目光看他,都不可令他變色。
眾人暗自觀察,都感覺曹操心里沒鬼,也沒什么好懼怕,于是行時氣氛逐漸松懈不再緊繃。
進了相府,上下搜身之后發(fā)現(xiàn)曹操并沒有帶什么尖銳物件,且大方摘下了佩刀。
但此時曹操臉色已經(jīng)微沉不悅,盯著那搜身的宿衛(wèi)統(tǒng)帥冷不丁的道:“相國若是對每個人都如此搜身,則威勢如天而德名有損,治國還是以德為主?!?
“近臣若也搜身,難免傷了人心?!?
“自己人當然不搜,但就看將軍是不是自己人了!”牛輔在后沉聲說道。
此人個頭不高,身板寬且厚實,胡須冗雜毛發(fā)旺盛,持刀在手頗為悍勇,頭發(fā)散落戴銀黑色發(fā)箍。
說起話來并不客氣。
不過曹操沒和他爭執(zhí),嘿嘿一笑轉身進了相府。
到正堂上,幾名侍女在給董卓扇風,而他躺于華貴金亮的坐塌上小憩。
聽得曹操通報,他才睜開眼坐起來,揮手叫退了兩側這侍女,一言不發(fā)盯著下方拱手的人。
整個寬闊堂上十分安靜。
忽而董卓爆喝:“曹孟德,咱這般信任你,你為何也要參與密謀害我!”
“此事咱早已察覺,且有確鑿證據(jù)!咱是真沒想到,剛讓士族重新得領內署,就要趁機害咱家!”
“更沒想到的是,咱居然看錯了你曹孟德!今日你不說清楚,只能將你下獄了?!?
曹操略微一抬頭,看了董卓一眼,登時冷笑了一聲。
“相國想聽,那我就直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