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你回去,我們絕對血賺
- 三國:樂善好施荀令君
- 典二楞子
- 2477字
- 2023-05-13 19:54:06
曹操:“……”
他此刻眉頭緊鎖,繼而趁荀瀟注意力不在他身上,嘴唇蠕動了幾下。
而后神色微動,凝神問道:“我,我剛從洛陽出來,你這是何意?還請文伯明言。”
荀瀟分了一塊瓜給曹操和關羽,三人坐得稍湊近了些,接著道:“曹公就算是回到了鄉里,募兵得士,又以什么名義呢?現在漢廷對外號稱穩固,此等詔書便可證明,有人得舉,有人遭貶,自在更迭。”
“現在也不算朝綱紊亂,寒士、百姓,都以吃飽飯,安穩度日為主,甚至士人還想著入朝堂趁勢而起,現在曹公回鄉里,以什么名義?”
荀瀟說話的同時,也接過了曹操手里的詔書,這段時日他一直持之以恒的收治百姓,廣募義士。
其實錢已經快要供給不上了,想要換錢去打造兵甲,購買馬匹。
要么就是等鄉里別的商賈來資助,要么就是變賣現有的糧草。
但是,自洛陽大火之后,人人自危,很少再有商賈走動了。
馬商跑還來不及,許縣還是太小了,容不下這么多跑路的人來投奔。
曹操微微點頭,深以為然,這話倒是讓他心中念頭也暫且擱置。
現在逃回去,名聲可不好,尋常的虛名的確能不要,但若是背了個貪生怕死,逃離京都的名聲回去,很可能讓招募的兵馬嘩變。
還是得回洛陽去,并且趁此時機辦成許多大事。
“你果真還會保我,對吧?”
曹操認真的盯著他,現在他感覺,荀瀟莫過于最為悠閑的人了。
沒有家族之累,又不在囹圄之中,且進城的時候看了一眼,許縣的城墻已經被他修筑到了四丈余高,乃是一座高城。
城門樓上,有校刀手、弓箭手、弩箭手上千,道一句重兵把守也不為過。
城內屯糧有十萬,而且還是囤積,這時候和荀瀟結交是最好的了。
“那當然,”荀瀟當即點頭,“曹公在洛陽,必能有一番功業,憑閣下的才智,絕不可能有事,而且這等置身于浪潮之中,挽漢室于水火,顯才干于眾人,曹公難道不愿嗎?”
“孤勇逆行,方才是英雄。”
關羽也微微點頭。
曹操聽完,內心無比熱絡,仿佛浪潮迭起般難以平復,他現在就只有一個問題。
如此令人迷醉崇拜,彰顯膽略與魅力之事……你怎么不去?
還挽救漢室于危難,顯才干于眾人……說得比唱得還好聽。
“聽你這意思,可是有什么計策?”曹操耐著性子問道。
“不錯,”荀瀟和關羽相視一笑,又面向曹操,壓低了聲音道:“我觀董卓,為并州牧后,踟躕不前,不愿離去,連調遣走的部眾,都隨時準備召回。”
“如此看來,他早已經在等這一刻,就是為了暗中觀察洛陽局勢,如今天子年幼,他豈能不動心思。”
“我猜測,董卓定然是要把持朝政的,到時候朝綱必當混亂。”
“哼哼哼……”曹操不斷冷笑起來,“已經亂了。”
“董卓率五千精兵,迎了圣駕直接進洛陽,無人敢阻攔,接著就以天子詔書,將何進所有兵馬接收,除了逃亡來你這里的數千。”
“這些人,背主而走,不算什么義士,須知軍中是有嚴肅軍紀的,逃走一兩人也正常,但幾千人逃亡,那就意味著軍紀不明,散兵游勇。”
“文伯要我回去,只需將他們給我,我以此回去復命,同時和董卓進言,任用更多士人,穩住朝綱有舉薦之能,就能得到信任,但同時,我也會被士族唾罵,聲名也就毀盡了。”
曹操虛著眼,面色凝重無比。
荀瀟這個計策,到底是好還是壞,他現在還不好判斷。
“曹公為天子進言,為漢室盡忠,為百姓盡心,怎會沒有名聲?你并非是去做董卓的鷹犬,而是就當董卓當政,為他出謀劃策,以盡忠職守,至于他怎么做,和曹公有什么關系?”
“我換句話說,”荀瀟咂了咂嘴,“他是和袁隗、王允、楊彪、蔡邕等人打交道,社稷政事的決議,他需要和曹公你商議嗎?”
曹操上身微微后仰,胡須冗雜的臉色立馬垮了下來。
你小子。
小嘴抹了蜜了嗎?
曹操也不明白他三十七度的嘴為什么能說出這么冰冷的話!
就意思是我不配和他們決議唄。
“當然不用!”曹操摸了摸鼻子,白了荀瀟一眼。
“曹公只需盡忠職守便是了,等勢頭不對,再準備逃離,若是在洛陽能有所建樹,實際上對閣下,也有不少好處。”
“屈身事董,不過是為大漢隱忍,同時尋得時機,觀察局勢,一旦董卓有篡漢之意,曹公可再得密令除賊,或離之而去。”
“如此,便可大有所為!您只要回去,我們一定血賺!”
想要獲得名望,還是必須要做出一番大事!因為他們兩人的官位都不高。
名聲也有限,并不是像袁紹、孫堅、公孫瓚、劉虞等廣為流傳的盛名。
還要搏一搏才行,更何況,不需要自己親自去涉嫌,就可以在董卓身上刷出聲望,何樂而不為呀。
荀瀟這番話,也讓曹操明白了這個巨富賈人的真正目的。
實際上荀瀟并不是為了在此掙取名望,募集人手那么簡單。
而是要尋一個可以搖旗之人,等待師出有名,方可在外讓義士八方來聚。
沒有名義,沒有占據道義上的優勢,其實在外起兵也沒那么容易。
還要再等,等最后一根稻草,將這已經名存實亡的大漢壓垮。
大漢的氣數,其實曹操心里早已明白快要盡了,但絕不會說出口,也不可能與任何人交談過。
因為他明白人心向漢絕對不能讓人知曉有這等揣測,可天下當真是苦難久矣,對漢室的信任也同樣在消散。
曹操陷入了沉默。
過了許久之后,才點頭道:“好,我明白足下的策略了。”
“此時董卓的目標是公卿大臣極其族中英杰,而士族的目標自然是董卓,彼此仍舊還需再次斗爭。”
“而我,曹孟德,反而是這場漩渦之中,真正立于不敗之地的人,而所有的功勞,便應當從此次董卓之事開始。”
荀瀟滿意的點了點頭,“不錯,就是如此。”
洛陽城里,現在危機四伏,荀瀟自己是絕對不可能進去的。
而且,在天子腳下英豪義士實在太多了,現在光是每天來要盤纏的,都有三五人。
荀瀟可是真的有就給,刷得各種進度都在提升,獎勵不斷累積。
他得抓住暴風雨前最后的安寧,讓獎勵再來得穩定一點!
穩步提升,還能獲得仁義之名立本,傳于中原大地,同時,還能結交曹操。
曹孟德或許是荀瀟能結交的人之中,最適合投資的人了。
而且,兩人的處境還是處于一種巧妙相似的地步。
都被士族不喜,大部分自視甚高,愛惜自己羽毛的人都恥于與之為伍。
剛好,湊到一起了。
“好,我明白了,這洛陽還是要回去,否則日后只能是附從小卒,不可成蓋世之雄。”
曹操看向荀瀟,目光轉而變得欣賞,嘴角上揚無比舒暢,道:“聽文伯之言,簡直舒暢非凡,此一去,自當有所功績,至于日后如何,你我再靜待時機。”
荀瀟起身來,拱手而拜:“曹公膽略過人,必將武運昌隆。”
“哈哈,哈哈哈!”曹操大笑而坐,“好一句武運昌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