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呂仙祠已經日頭西斜,距離日落西山不遠。
呂仙祠門前的信眾稀稀落落,自然也沒什么解簽的人。
老道長空子正坐在呂仙祠大殿門前解簽的方桌后,百無聊賴地看著不遠處官道上過往的行人。
陳淵和呂巖出現在呂仙祠大殿門前,旁人根本注意不到他們。
唯獨坐在解簽方桌后的長空子,卻一眼就看到了陳淵以及呂巖師徒二人。
“道友你回來了,這位是……”
長空子熱情地從方桌后面站了起來,然后他目光就看到了陳淵身旁的呂巖,話說到一半他卻停了下來,因為他心中隱約間,想到了一個令人驚駭的答案。
難道說這個少年書生,便是大殿里供奉的呂仙公不成?
呂巖聞言笑了笑,隨后他一步跨出,原本是少年書生模樣的裝扮迅速變化。
眨眼間,剛剛還是少年書生模樣,手拿牡丹折扇的呂巖,已經變成了另外一副模樣。
只見其成了一個,身穿月白道袍,頭戴純陽巾,右手拿拂塵,左手撫長須,背負長劍的中年道人。
竟和此時呂仙祠大殿上,供奉的那尊雕像一般無二,模樣無半分區別。
“長空子,你拜了我這么多年,還認不得我是誰嗎?”
呂巖笑道。
“廟祝長空子拜見呂仙公。”
長空子被嚇了一跳,連忙跪地向呂仙公行禮。
“免了吧,你能和我這弟子相交也算有緣,正因為如此我才讓你見我真容,事情辦完我也該走了。”
說完呂巖以中年道人的相貌,向呂仙祠大殿走去。
而在他一步步走進呂仙祠大殿的時候,他的身形逐漸變得高大起來。
等走到呂仙祠大殿的雕像前,他已經變得和呂仙祠大殿中,供奉的那尊雕像差不多高大,呂巖往供臺上飛去,在陳淵和長空子的注視下,和那雕像合二為一。
然后大殿里就沒有了動靜,似乎就這樣離開了。
“道友,剛剛那是……”
眼見呂仙公從自己的眼皮子底下離開了,長空子才從地上站了起來,用疑惑的目光看向陳淵。
“那就是我的師父,不過應該是真容,我也是第一次看到。”
陳淵也有些驚奇道。
“那道友和呂仙公這次出去?”
長空子試探道。
“沒事,只是正式拜入了師父門墻而已,看我這身裝扮,我已經正式冠巾了,以后老道士你再稱呼我為道友,便名副其實了。”
陳淵指了指身上穿戴的純陽巾和道袍道。
“恭賀道友,能被仙人呂仙公正式收入門墻,日后道友可算是仙道可期。”
長空子臉上帶著羨慕,同樣也是真心恭祝陳淵。
他身為道士,雖然只是沒有修行師承的凡人道士,但是卻清楚在道門冠巾傳度與否差距甚大。
在沒冠巾傳度之前即便拜了師父,也只能算是門外的道童而已。
唯有冠巾傳度,才算是成為真正的道士,與師父的關系將更加緊密相連。
沒有冠巾傳度的師徒,關系十分松散,若是師父覺得徒弟哪里做得不好,隨時有權利將弟子逐出門外。
“只是正式拜師而已,距離仙道什么的還遠著呢。”
陳淵搖頭。
他有自知之明。
“如此喜事,何不慶祝一番?”
長空子突然提議。
就在陳淵想問長空子要如何慶祝時長空子道:“道友看好廟宇,老道去去就回。”
說完轉身向旁邊集市跑去,陳淵聞言笑了笑,在剛剛長空子解簽的方桌后坐著。
等長空子再回來時,已經是黃昏了。
他手中拿著一只用荷葉包好的燒雞,一包鹵牛肉,一份花生米,外加一壇上好的花雕酒。
兩人提前關了廟門,坐在后院屋檐下的方桌上,將長空子所買的吃食全部打開,花雕酒也一人倒上一碗。
陳淵用驚奇的目光打量著坐在對面,看上去十分高興的長空子道:
“老道士,這可不是你的風格啊,今天太陽打西邊出來了,平時讓你請吃一碗羊肉燴餅,你都推推阻阻,今天怎么會舍得買這些東西了?”
無論是燒雞還是牛肉,價格都不便宜。
長空子把倒在碗里的花雕酒美美喝上一口道:
“正如剛剛所說,一來是為了慶祝道友冠巾,正式拜師呂仙公。”
“二來嘛……”
喝完酒后又給自己倒了一碗的長空子,抬頭看了一眼陳淵道:
“老道感覺道友留在這里的時間不多了,要不了多久恐怕就要離開了,所以今天提前為道友踐行。”
陳淵卻沒有說話,他不得不承認,長空子心思機敏。
師父呂巖當時之所以將他拋在呂仙祠,大概是存了考量他的想法。
如今既已為他舉行冠巾,將他收入門墻,那就表示已經徹底認可了他這個徒弟,他自然就沒必要繼續留在這里了。
而且之前他去投親借讀,一走便是三年多,也是時候該回去看看家人了。
“其實老道這個人獨來獨往慣了,誰知道道友突然出現,一開始還真讓老道有些不習慣,后來習慣了道友又快要走了。”
幾碗酒下肚,長空子眼神開始變得飄忽起來,他語氣中流露出遺憾。
陳淵陪著長空子喝了幾碗酒,他沒怎么說話,一直都是在聽長空子說。
聽長空子說他以前所在的道觀,是只有幾個道士的小觀……
不過因為這個世界有鬼怪,但是他們師父卻沒有真本領,以至于后來越來越破落,在師父死后,幾個師兄弟就下山,各自自謀生路去了。
長空子也不例外,他年輕時混過江湖,護過鏢,當過船夫,也曾自己做過買賣。
最終,卻干回老本行,當回了道士。
當時這座呂仙祠,正好需要一個廟祝,他便答應下來,在這一干就是十幾年……
說到最后長空子喝醉了,趴在桌案上,不省人事,陳淵將長空子扶回房間睡覺。
這點酒對陳淵完全不起作用,陳淵回到房間后躺在床上緊閉雙目,開始于睡夢中修行《胎息訣》。
不過陳淵沒發現,由于他修成《太乙金華宗旨》后,身體不斷在吸收天地間的清靈之氣。
在他回到呂仙祠的同時,整個呂仙祠都在跟著受益。
尤其是廟外的七株桃樹,也跟著發生了一些變化。
……
后來陳淵逐漸發現。
原本約定好兩三日出現,教導他一次的師父呂巖,后面再也沒有出現。
直到十天后,呂巖才再次出現在呂仙祠中。
呂巖依然是那副少年書生的打扮,
當陳淵問呂巖:“師父,你為什么過了十天才來時?”
呂巖忍不住笑了。
他看著眼前的弟子陳淵神色和善道:“徒兒,為師該教你的都教你了,接下來你能走到哪一步,便看你自己了。”
呂巖接著又道:“這次來就是想告訴你的,既然你已修成丹胎,為師又為你舉行過了冠巾,你也該走了。”
陳淵一愣后回過神來:“師父讓我去那里?”
呂巖道:“想去那里就去那里,該去那里去那里,為師之前就跟你說過,這仙是要求的,是要經歷磨難才能修成的,不是在一個地方偏居一隅,閉門苦修便能修成的,有些事情你總得親自去看看、去體驗,心中才會有答案,這呂仙祠只是你修行之路的起點而已。”
停頓片刻后呂巖又道:“你之前不是想著要回家,跟家人報個平安嗎?現在可以回去了。”
…………
凌蟄、噗噗吉、張寒山、俗人汪、書友20180706205315620、書友20220918210429946、水月無間、巫與盤、書友20220706074535017、書友20220606004331985、我叫帝釋天、漫天花雨化成泥、鬼泣丿魔君、禹一汪淡水、問塵散人、改變開始、書友160807210009225、光和同塵、1994張、可堪無酒更無人、墨語無邪,謝謝以上朋友的打賞,謝謝大家支持,作者盡量寫好劇情,穩定更新,對得起大家的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