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虎精的幫忙,李敬道自是少了后顧之憂。
倒不是他非要在這里進行修煉不可,畢竟石壁上的經(jīng)文是死的,他人是活的,完全可以謄寫下來或者背熟離去。
可若是如此,他到外面還得重新尋找修煉之地,縱然是找到了,也不一定能有玄丘山安全。
他的時間本來就不多了,經(jīng)不起折騰,相對而言,沒必要舍近求遠。
再說這山洞就挺好的,位置隱秘,地勢險峻,尋常人等根本發(fā)現(xiàn)不了,也抵達不了。
待得虎精離去,李敬道回到洞中,將巨石推至洞口堵住洞道。
他不再猶豫,此刻盤膝端坐在那面石壁前,抱元守一,催動【存思】天賦開始觀想起來。
熟悉的步驟,腦海中似有光芒炸開,金光自雙眸中映射而出,將石壁上的經(jīng)文全部掃視入內(nèi)。
接著便是一“影人”顯現(xiàn),如同神飛天外,游離于字里行間,逐字逐句拆解分析,解析出真義。
只是這一回,解析的進程極其緩慢。
按照李敬道對這門天賦的理解,進行解析的功法越復雜,所耗費的時間就會越長。
他記得以前所修煉的丹功法術(shù),解析時間最久的一次也就一個多時辰。
而眼下面對這太陰煉形之法,以他的經(jīng)驗來看,照這個進度,至少一個時辰是絕對不夠的。
不過他倒也不在意,相對于自己主動去領(lǐng)悟這秘法的關(guān)鍵,【存思】天賦不知要快了多少倍。
這么久他都熬過來了,不差這幾個時辰。
“影人”往返穿梭,隨著解析,一排排全新的文字依次浮現(xiàn)而出,透過腦海存入記憶深處。
【人死形如生,足皮不青惡,目光不毀,頭發(fā)盡脫,皆尸解也。白日去曰上解,夜半去曰下解,向曉、向暮謂之地下主者?!?
……
【若其人蹔死適太陰,權(quán)過三官者,肉既灰爛,血沉脈散者,而猶五藏自生,白骨如玉,七魄營侍,三魂守宅,三元權(quán)息,太神內(nèi)閉?!?
【或三十年,二十年,或十年三年,隨意而出,當生之時,即更收血育肉,生津成液,復質(zhì)成形,乃勝于昔未死之容也。真人煉形于太陰,易貌于三官者,此之謂也。】
……
諸般種種,看得李敬道心驚膽顫,驚愕萬分。
這赫然是「太陰煉形」的法門所在。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落日西斜,幕色降臨。
當李敬道自【存思】狀態(tài)當中蘇醒過來,已是月上中天,夜色沉沉。
他對究竟解析了多長時間已經(jīng)沒有了太大概念,只知道過了很久,加上洞道被他封住,本來就透不進什么光亮,所以白天黑夜于他而言差別不大,自然也無法根據(jù)天色來進行判斷。
而且,這些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經(jīng)文通過【存思】天賦的解析,目前他大都已經(jīng)明白了。
此時再看石壁的文字,全然是兩種感受。
“太陰煉形,果真玄奇無比也!”
李敬道不禁由衷的發(fā)出一聲感嘆。
對照經(jīng)文,再結(jié)合他所解析出來的奧旨精義,其修煉方法已然呼之欲出。
他現(xiàn)在才總算明白“破而后立,死而后生”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因為這是真的要把人往絕境上逼。
正所謂機遇與風險并存,此法雖有望得窺仙道,但同時也伴隨著莫大的兇險,倘若練成了還好,萬一不成,那便是形神俱滅的下場。
不過這些在李敬道看來,卻也無足輕重了。
他本就是將死之人,哪怕什么都不做也注定活不了多久,而今千辛萬苦覓得這一線生機,又豈會因為兇險就輕言放棄?
不練必死無疑,練了尚有存活之機,甚至可望得道成仙,具體該如何抉擇,根本就不需要考慮。
李敬道當下吐出一口濁氣,雙眼微閉,默念靜心神咒秉除雜念,手掐子午訣進入入定狀態(tài)。
神守絳宮,意守中丹田,存想出丹胎所在,參照心法開始運轉(zhuǎn)體內(nèi)先天元炁,歷經(jīng)任督二脈,化為真藥貫入乾坤鼎器,以腎為水,以心為火,煅燒溫養(yǎng)陰神。
玄門金丹大道自古有之,只是全真“性命雙修”一說推動了它的發(fā)展,后人不知,以為丹道乃全真專屬,實則天下各大道統(tǒng)皆可修行。
李敬道乃靈寶道弟子,歸屬正一門下,主重符箓存想,驅(qū)鬼降魔,但他自幼出家,不是居家道士,沒有太多的俗念,走內(nèi)丹路子倒也不足為奇。
按照太陰煉形法門所述,凡修煉此法者,首先需尋覓個僻靜隱秘之地,存放肉身,免遭邪魔破壞,然后氣絕,將全身法力元炁歸于元神之上,再依法驅(qū)元神出竅離體,進入太陰之境修煉。
如此快則三年五載,緩則三二十年,功行圓滿,修成陽神回歸本位,瞬間肉身重聚,收血育肉,脫胎換骨,穢土重生。
并且此法一經(jīng)施展,將會自動形成太乙結(jié)界守護尸體,即是太一守尸,三魂營骨,七魄衛(wèi)肉,胎靈掾氣,身體雖死,真靈始終不昧,故而尋常人獸輕易傷不了肉身。
這般看來,他先前的顧慮倒顯得有些多余了。
不過想想這樣也好,有虎精幫忙約束山中百獸,無外乎多了一重保障,終歸不是什么壞事。
李敬道剛剛才領(lǐng)悟法門,自然不可能立刻就投入到「太陰煉形」的修煉當中,雖然他已經(jīng)做好了最壞的打算,但沒到那一步終究還是想謹慎一些,總得先打好基礎(chǔ)才行。
因而現(xiàn)在,他僅僅只是在嘗試將自身的先天元炁引入鼎器煉化,把法力全部融入到元神當中。
「太陰煉形」主修“元神”。
所謂元神,包括陰神和陽神。
未經(jīng)修煉,或者修煉境界不高的元神即是陰神,比如李敬道眼下的丹胎元神,即為陰神。
至于陽神,聚則成形,散則成氣,所致之地,真神現(xiàn)形,亦是道之無極,永生是也。
唯有達到這一境界,方可入得仙門,也就是人們口中所謂的神仙了。
修成陽神不是那么容易的,他師父修了一百多年都沒有煉成,期間還不知要面對多少災劫,稍有不慎就是鼎碎丹毀,身死道消。
成道之路,可想而知該是何等的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