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略顯粗暴的修行理論
- 洪荒:小師弟他不講武德
- 飛天河豚
- 2084字
- 2023-06-29 16:03:54
“咳咳”
一直在旁觀戰的真陽子不得不現身了,他擔心自己要是再不出來,自家師妹可能就要跟外人跑了!
“道友的劍道果然非同凡響,讓我大開眼界啊!”
這話絕對不是恭維,而是發自真心實意,他在真仙境界蹉跎了幾千年,眼光自有獨到之處,他看得出來,李修遠應該從未修煉過法劍,所依仗的完全是對道的感悟。
師妹真羽在水行之道上的領悟已經算是不錯,并完美將其融入自身劍道,稱得上一句天資聰穎,可她的水行道術卻被對手毫不費力的輕松破解了。
這代表了什么?代表著李修遠的道行遠在真羽之上,而且比自己這個老家伙還要高明!
尤其是最后那一劍,真陽子甚至覺得,就算他和師妹兩個人配合也攔不下……那還顧忌什么門派隱秘不隱秘,趕緊拉攏這位有道真仙才是正理。
他真誠的說:“道友放心,我派藏經閣將任由道友閱覽。”
李修遠點頭表示感謝:“那就多謝道友的慷慨了。”
相比于兩人的云淡風輕,真羽道人則顯得有些一驚一乍,她沉思了好一會,突然開口問道:
“你剛才那一劍是不是幻術?還是快劍的某種變化?”
李修遠斟酌著回答:“二者皆有吧。”
“那我們再來切磋一次吧,我想再試一次!”真羽道人一臉興奮的說。
有些不太適應這種改變,李修遠舔了下嘴唇:
“還是不要了吧,下次一定。”
之前還是冷若冰山,現在怎么就變成了一個小孩子呢?難道這就是所謂的赤子心性?
這個時候,真陽子發話了:“師妹莫急,李道友又不是明天就離開,日后還有機會。”
真羽道人這才勉強放下了切磋斗劍的心思,但眼睛里的躍躍欲試卻是絲毫不曾消退,這讓李修遠默默思考著,他是不是該早點提出告辭了?自己該不會要被纏上了吧?
還好,之后的一段時間他過得都很清閑,真羽道人并沒有多做糾纏,據說是在忙碌著操辦她的真仙大典,畢竟那才是浩明派的頭等大事。
但李修遠卻覺得,真羽道人很可能是在參悟他拿出的那份劍修法門,這也是他愿意提前付出報酬的重要原因,省得某個外冷內熱的、癡迷于劍的家伙纏上自己。
說實話,他并不覺得那份劍修法門有多珍貴,日日參悟通天老師留下的《劍經》,一門真仙級別的劍法實在算不上難事。
不過樂得清閑,自從得到允許之后,他便一直泡在了浩明派的藏經閣里,每日悠閑地閱讀各類修行典籍,豐富了不少知識,倒也怡然自得。
除了一本《劍經》,通天老師并沒有留下任何法門,幾十年的修行過程也只是言傳身教,這種教學方式讓李修遠在他感興趣的方面理解非常深刻,比如劍、幻、陣,可在其他方面就相對有些薄弱了。
此刻他手里正捧著一本《煉器大全》,雖然沒有成為煉器大師的想法,但至少也要了解各種有價值的材料,不然拿到了寶物都不知道是什么,那就太讓人懊惱了。
可惜,浩明派的體量畢竟擺在這里,藏經閣里的典籍大多是一些修行基礎,李修遠并沒有找到他想要的知識。
從玄羽道人手中得來的那根黑色長棍,材質似乎有些特殊,《煉器大全》里完全沒有介紹,詢問了真陽子等人也是沒有結果,只能等待日后有機會才能得到答案了。
除此之外,李修遠最感興趣的當然是真仙之后的修行功法,以及各類遁法和道術。
浩明派此時雖然只有兩名真仙,但曾經大概也出現過金仙,因為他們擁有兩份直達金仙的修行法門,屬性一水一火,正是真陽子和真羽道人的修煉功法。
除了一些不為人知的隱秘關竅,兩本功法毫無保留的擺在李修遠的面前,他也從中收獲良多。
修仙的四個階段,煉精化氣是打造肉身基礎,煉氣化神則專注于修煉元神,符合仙道的性命雙修之理。
而在成仙之后,真仙的這個階段,便屬于煉神返虛的第一步了,也是為了將來的金仙和太乙打下基礎。
真仙需要做什么?針對這個問題,每個人或許都能講出自己的玄而又玄的答案,就連通天老師都不例外,只是身為圣人的他道理最多,理解也最為深刻。
那么李修遠呢?他的答案就顯得有些簡單粗暴了。
在他看來,煉精化氣和煉氣化神只是為了錘煉出一個可以載道的容器,煉神返虛和煉虛合道才是一個人真正求道的過程。
正如遠古時代的洪荒大陸,那時候大多是先天生靈,哪有金丹元神的說法,基本都是先天道體,生而圓滿,只為尋道。
一介凡人,在成仙之前,肉身和元神相對獨立,而真仙階段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把肉身和元神變得渾然一體。
稍微粗暴一點的講,將元神一寸寸碾碎,然后融入身體的每一寸血肉,直到真正圓滿的那一刻,也就代表著真仙圓滿,足以進行金仙的修行。
金仙,亦有人稱之為“不朽”。
這當然不是指金仙就能與世長存了,但不朽卻也意味著圓滿無漏。
若是連真仙都不能圓滿,直接強行修煉金仙的五氣朝元,結果必然是肉身崩碎,一點真靈前往輪回轉世去了。
李修遠曾經把自己的這一套理論講給了通天老師聽,通天老師當時沒什么反應,但最后的結果卻是,他沒有傳下真仙之后的修行法門。
其中深意,頗為耐人尋味,只能靠個人去悟了。
通讀了浩明派的兩本功法,其中也附帶了兩門遁法,一水一火,相融相濟,沒有多少新意,但優點是足夠扎實,也很適合目前的李修遠。
若是遇到一些花里胡哨的功法,他或許就有可能走上歧途了,反而是這類樸實的修行法門才更適合打基礎。
他自然不會修煉這兩門功法,但看得越多,才能有越多的感悟,或許將來的某一天,他會自創出一門適合自己的修行法門,誰又能說得準呢!
一法通百法通,遁法都自創出來了,而且效果還不錯,那修煉功法還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