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道在華佗的評價里,總體是好的。
連華佗都是這樣的認為,簡雍想著日后該怎么處理太平道之事。
“不要送了?;厝ヤ每h后,不要勤于公務了,整理下你那些奇特的醫術,我來好好研究,這是惠及億萬世人和后世之人的大善事,比你當什么縣丞要好?!比A佗認真的囑咐道。
簡雍道:“你趕緊來涿縣吧。我剛剛尋思著,太平道能發展起來,一個是理念教人為善,另外一個應該是治病救人,但是治病救人這個法子是草菅人命啊。要是在涿縣,多開一些醫館,多多義診,讓百姓病有所醫,太平道的影響力應該能減低很多?!?
華佗驚恐的看著簡雍:“你欲要跟太平道爭一爭?”
“他們這樣干會出事的,我不想日后涿縣的十幾萬百姓都信太平道?!?
“那他們信太平道跟看病關系不大。你把十幾萬人口治理好,人人能吃飽飯,穿暖衣服,生病了能有余錢看病,他們肯定不信太平道?!比A佗對簡雍說道。
簡雍是明白這個道理的:“治理地方又不是光靠這幾個,要從多方面入手。再說了,多開醫館,這是我短期的布局。長期的布局,那是讓醫館培養很多很多你這樣有醫德醫術有高明的醫者,這樣豈不是能活無數的百姓?這不比你一個人研究勞什子新醫術,一個人跑斷腿救人強?”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句話您老總聽過吧?!?
華佗搖頭:“我只聽說過臨河而羨魚,不如歸家織網。你這話,倒是更通俗啊。”
簡雍沉默了一下,跳開話題:“我不送你了,什么時候來涿縣?!?
“不知道,走到了,便到了。”華佗說道。
揮手與華佗告別,他的三個弟子亦步亦趨的跟在他的身后。
“早點來涿縣,我與你共商大事?!焙営汉暗?。
吳普向華佗問道:“師傅,你們要共商什么大事?。俊?
“挽救黎民蒼生的大事?!?
“這么大的事情不馬上干,還去游醫嗎?”吳普問道。
華佗道:“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時機成熟了,這件事自然就做成了?!?
吳普似懂非懂。
華佗是個耐心教導弟子的:“腳踏實地的做事,不要想著一飛沖天。任何事情,都是一點一點做出來的。簡雍,他去涿縣還要有著忙,我們的事情只能等等?!?
……
接下來的日子,簡雍便是每日與關羽一起練武。牽招見識了關羽的武藝后,也加入了進來。
田豫在軍中的日子結束了,每日閑的不行,同樣跟隨一起。
大家都很閑,每日早晨跟隨著簡雍打了一套五禽戲,隨即是幾人哼哼哈哈的一上午舞槍弄棒。
去涿縣任職的準備工作都在進行。
簡雍給劉備提了個建議,多帶點打架的人去涿縣就好了。
武器、甲胄不要購置,這場戰爭中,簡雍扒拉下來幾千套甲胄和武器,沒有上報,對此郭勛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需要的就只是人了。
不過人太多也養不起,簡雍估算了下涿縣養兵的實力,定下了五百人的規模。
五百人不能濫竽充數,要全都是精銳。
“一個縣要五百穿鎧的甲士,你是打算造反嗎?”劉備很好奇的問簡雍,這種陣仗有點震撼人。
“手頭上有兵,才好做事?!焙営簩湔f道。
涿縣的那幫子縣吏以及縣下面的鄉、亭、里的經年老吏,必然會欺辱劉備、簡雍這幫人年輕。
就兩年時間了,簡雍可不想把時間浪費在這些老吏身上,到時候愛干不干,不想干就滾。不想干還不想滾,那就試試你脖子硬不硬,能不能受得了環首刀一刀砍下去。
除了這些老吏外,還有一股不容忽視的勢力,那就是涿郡的豪強們。
大大小小的豪強,在涿縣都有七八家。他們擁有大量的地產、房產,壟斷了各行各業,還擁有私兵部曲,說到底,涿縣的實際統治者還是他們這些豪強。
有實力,有錢財,是望族,百姓還聽他們的。
官府拿什么和他們斗???真要斗贏他們,又要花多少時間?花多少精力?
沒有必要跟他們斗,大家先前都不是什么體面人,拿著石頭從后面砸人腦袋的事情也沒少干。沒道理當了官了,就不能做不講理的事情了。
當官,不就是為了更加不講理嗎?
不講理的底氣是什么,還是手底下有一群打得過人家的兵啊。
從沮陽帶五百人去涿縣,太過于顯眼了。
“鐵了心跟咱們的那一百多號人,都是好兄弟,好好的培養他們。另外以你的名望,召集起來五百人是隨隨便便,這件事不要做的太過了,悄悄的接觸游說,咱們反正閑著?!焙営赫f道。
“優先選家在涿郡的?!?
公然挖墻角的事情,在拉攏了兩百多人后,被郭勛嚴厲禁止了。
但那兩百多人郭勛還是放行了。
“不要太過于張揚了?;劁每h后,再慢慢來?!惫鶆赘嬲]道。
有三百多人已經不錯了,這樣回涿縣起碼有個班底了。
到了正月底,朝廷的任命終于到了。
拿到了任命的劉備,向郭勛請辭。
在久違的陽光中,劉備一行人,向著涿縣進發。
田豫沒有跟著,他以家中商隊做掩護,把先前藏起來的甲胄武器裝車,運往涿縣。
靠著郭勛的手令以及朝廷任令,以及一些錢財打點,武器和甲胄很順利的過了居庸關。
隨即過昌平,南下薊縣。
在薊縣休息的時候,順便打聽了下公綦家的情況。
公綦稠死后,公綦家實力大為縮水。三千家兵折損了許多,郭勛放跑兩千人,有些頭鐵的沒聽訓誡還是跑了回來,但也實力大損。
如今的公綦家被其他幾家豪強蠶食瓜分,不復從前。
“他們哪還有精力找我們報仇啊,公綦家應該考慮的是現在活著的人,怎么繼續活下去?!?
離開薊縣范圍,戰爭帶來的影響在這些地區已經看不清蹤影了。
百姓冒著尚且還算是寒冷的天氣,下地打理著長勢非常不錯的宿麥。宿麥也就是冬小麥。
大河以北的地區,普遍還是流行種植麥子。不過在大河流域,百姓非常喜歡種植水稻,水稻在這一百多年時間里,展現了很強烈的由南向北發展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