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吃午飯時,藍婷終于忍不住開口問明墨白:“你為什么選我?”
明墨白放下手里的烤羊排,看了看右手邊一臉誠懇的藍婷,眼神一貫的冷淡,說:“你不會想知道的。”
“我想知道!”藍婷追問道。
明墨白不緊不慢地咬了一口羊排,頭也不抬,漫不經心地說:“我不怕你背叛。”
什么意思?藍婷心里嘀咕起來,不怕我背叛?為什么不怕?
明墨白抬起頭,瞟了一眼藍婷,面無表情地補充道:“因為你太弱。”
這樣的話可以用來自嘲,可是從別人嘴里說出來就成了挑釁。
藍婷知道自己很弱,可是這絲毫不影響她火大,她幾乎本能的辯駁起來:“就像你那樣不要命才是強嗎?被打死了,和誰強去?”
“可惜,我沒死成。”明墨白依然不緊不慢,也不氣惱。
“你那么不要命就為個第一名,有意義嗎?”藍婷氣呼呼地瞪著明墨白,想起了當初在比武場上,明墨白一掌劈在她后脖子上,直接砸暈了她,一直到比試結束,她睜開眼,就看見師父高高地舉起明墨白的右手宣布他為冠軍,滿臉鮮血幾乎站不穩的明墨白,腰桿依然挺得直直地,讓藍婷想起了菜園子里從殘雪下冒出來的一根小蔥。
明墨白沒有回答,他抬頭掃視了一下周圍,同學們正在熱熱鬧鬧吃吃喝喝,他又收回目光,盯著藍婷,將自己的右手慢慢收成拳頭,伸到她眼前說:“在這里,它就是意義!”
藍婷驚慌地移開目光,仿佛被明墨白的眼神啄了眼睛,她又一次想起了那只恐怖的大白鵝。
………………
華歷七月初七,七夕,Y市
末伏的傍晚,陣陣雷聲像是從不遠處山上傳來的炮響,聲音不是很大,悶悶地響起,然后帶著一陣低低的余音。
教室里一絲風都沒有,熱得藍婷滿臉都是汗,她支著腮,像是在認真聽著外面傳來的聲音。
窗外,知了正和青蛙吵架,聲嘶力竭對歇斯底里。
雷聲越來越緊了,但還是很遠的樣子,在北方干打雷不下雨是常事。
藍婷不怕打雷,她就害怕師父。
想到師父,她不由地皺緊了眉頭。
他們離開了那座古堡,來到這里已經一個月了吧?原本讓她極其恐懼的第二階段實戰訓練也進行了一個月,可是讓她萬萬沒想到的是,所謂的實戰訓練,不過是些種樹、栽花、撿垃圾之類的事,奇怪不奇怪?
更奇怪地是師父還真就因為栽花種樹撿垃圾給他們分了等級。
說到栽花種樹撿垃圾,和她一個組的明墨白是真夠瘋的,就為了個破名次,他每天起早貪黑地干著,連一句怨言都沒有。
藍婷可是一肚子的不樂意,要知道這一天下來,累得人腰酸背疼腿抽筋不說,晚上師父還要給他們上課,上的居然是思想品德課,什么要懂禮貌呀,助人為樂呀,還有怎么待人接物呀,心理學呀,然后還要寫1500字的論文?比如:論笑容在人際關系中的重要性,論快速獲得別人信任的可行性方法,論第一印象,論暈輪效應等,這些個沒什么用處的東西,一下子就和他們的名次有了很大的關系。
師父的這些舉動就像一個迷,并且是一個能讓藍婷做噩夢的迷。
藍婷確實經常做一個關于師父的噩夢,不,準確的說,那不是夢,而是回憶,因為那是真實發生過的事。
那還是在城堡的時候,有一次藍婷偷偷跑上了師父的三樓,想找一部電話或者手機啥的,打電話給叮咚,讓她來救自己。
可是三樓東西很全,房間、起居室、圖書室、健身室啥的,就是沒有電話。
藍婷失望地爬上閣樓的樓梯。
陰暗的閣樓門居然是半開著的,從里面透出些搖曳的燭光。
藍婷有些害怕,師父不是說他今天要出去辦事嗎?
她打了退堂鼓,可是又一想,如果這次不找個徹底,她肯定不會甘心,早晚還得冒險再上來一次。
于是,她捏著手心里的一把汗,湊到門邊。
在一堆極為詭異的黑漆漆擺設中間,黑不溜秋的師父跪在一張有一扇門那么大的銅鏡面前。
那銅鏡看起來有些年頭了,昏黃的鏡面里影影綽綽的,絲毫沒有一面鏡子應該有的明亮干凈的模樣,上面甚至有一道很重的裂痕,像是曾經被人用斧頭狠狠地劈過。
師父也不知怎么了,突然就開始朝著銅鏡磕起頭來,狠狠地一下又一下,絲毫感覺不到痛的樣子,他驚恐地解釋著什么,聲音太低,并且說的慌亂急迫,藍婷只隱約地聽見:“還剩兩枚藥丹,遵囑、饒命、這一批、混進、打草進舌”這樣的字眼,其中師父說“遵囑”說了好幾次。
師父的磕頭告饒聲,配上他凌亂的白發,還有昏黃的燭光,詭異的鏡子以及周圍那些個看起來亂糟糟的擺設,現在想想都能把藍婷嚇出一身冷汗。
以前藍婷總覺得師父正在進行著什么邪惡的計劃,可是現在,她有點拿不定主意了,怎樣邪惡的計劃需要教他們學習懂禮貌,助人為樂?
想到這里,藍婷收回目光,偷偷去看站在講臺上的師父,他越來越瘦了,那身黑色西裝雖然很合身,卻顯得他更矮小了。
師父和顏悅色地說:“大家還記得暈輪效應的定義嗎?所謂的暈輪效應又稱光環效應,指人們對他人的認知判斷,首先是根據個人的好惡得出的,然后再從這個判斷推論出認知對象的其他品質的現象。誰來解釋一下這個定義?好,明墨白,你說。”
坐在藍婷右手邊的明墨白站了起來,從容不迫的樣子。
藍婷拿不準自己到底喜不喜歡這個隊友,他就像是一座冰雕,還是那種夏天都不會化掉的冰雕。
這座冰雕此刻開了口:“如果你被標明是好的,那你就會被好的光環籠罩著,并被賦予一切美好的品質。如果被標明是壞的,那就會被壞的光環籠罩著,那你所有的品質就會被認為是壞的。”
“很好,明墨白加一分,坐下!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會在無意識中迎合光環效應的習慣,就像大部分人會迎合權威,選擇用權威的觀點為自己佐證,有時即使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也會為了迎合光環效應,而放棄自我的主張和觀點。”
師父解釋道:“比如,人們更愿意相信一個穿制服的人,而不是一個拾荒者。可是,你們一定要記住:生活中,越是看起來帶著光環的人越可怕,因為我們對他們不設防,而這往往成了壞人利用我們的機會。所以,我們不但應該糾正心中先入為主的偏見,而且更應該警惕那些讓我們不設防的人,因為保護好自己才是‘愛這個世界’的入場券。”
師父掃視一下大家,又說:“我希望你們能用自己的理智去分辨,而不是人云亦云。好……今天的作業是如何在人際關系中,將暈輪效應與首因效應即第一印象效應結合起來,達到最佳效果。明天中午之前上交。”
師父說完朝他們微微一笑,在同學們起立鞠躬道謝聲中推門離開了。
作業是可以小組討論的,但卻必須每人交一份,據說哪怕寫一樣的內容也是可以的,但必須是用自己的手寫出來,即便如此,藍婷也沒敢嘗試抄襲。
其他小組立刻嘰嘰喳喳起來,畢竟白天忙著滿山栽樹、種花、撿垃圾根本就沒有時間去完成作業,并且大家又累又困,都想早點完成作業去睡覺。
一旁的徐達威嚷嚷著讓另一位同學快寫,他要抄完去睡覺,還說自己睡不好可是會打人的。
藍婷看了看絲毫沒有動筆打算的明墨白,在他們組里,討論這樣的事基本就沒發生過。
自從明墨白說藍婷“太弱”之后,藍婷拼了命地表現自己的強,她摸了摸自己的手掌,那里早就不會起水泡了,水泡被挑破了一次又一次,早就長成了厚厚的老繭。
她心想,拿鐵鍬干活這樣的事情,她可以忍著痛去干,可是卻實在沒法勉強自己,去討好似的和明墨白說話。
這個明墨白像是誰都欠了他錢似的,話很少,卻能把每一句都說的讓人心塞,也是沒誰了。
就說那次藍婷發高燒,迷迷糊糊地,就看見明墨白給她喂水灌藥,她當時真的很感動的,可是當她醒來表示感謝時,明墨白冷冷地回了一句:“不用謝我,我是為了自己,你要是死了,我的分數就要墊底了!”
窗外噼里啪啦的聲音響起來,藍婷從明墨白身上收回目光,轉頭看向窗外,雨終于從天上砸了下來,像是帶著滿腔的怨氣,劈頭蓋臉地削著人間的一切。
藍婷撇了撇嘴,暗自朝明墨白翻了個白眼,阻止了自己的胡思亂想,還是趕快寫作業吧!天知道,明天師父又會讓他們干什么奇怪的事情。
她咬著筆桿,思考了一下,決定還是按照老規矩來,先把“首因效應”和“暈輪效應”的定義抄下來。
首因效應是指人際交往中,人對人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不管正確與否,總是鮮明、牢固的,往往左右著對對方的總體評價。
首因效應的產生帶有一定的必然性。這是因為人們對接受外界事物的不同刺激時,對第一次刺激反應的強度和靈敏度相對于此后不同類型的刺激來說要大,而且第一次刺激在人們大腦里的反應,會形成一種分析、綜合、解決問題的非自覺的心理傾向性或準備性,即所謂思維定勢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