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理兒嗎?”云尚飛皺著眉頭,找不到反駁的話。
夏之洲似乎想說點什么,可是他看了云尚飛一眼,選擇了袖手旁觀。
師姐見狀,又說:“我們既是人類,也是守護(hù)使者,就好像我們既有動物特征,又有人類特征一樣,作為動物特征我們管不住自己想吃甜食的欲望,可是作為人類,我們完全有能力做到。”
諸葛果果哈哈大笑起來。
經(jīng)諸葛果果這么一笑,云尚飛聽懂了,他用目光剜師姐一眼,說道:“你居然罵我不是人?”
“不!我們都是人類!”師姐一臉認(rèn)真的模樣倒把云尚飛弄糊涂了。
師姐似乎并不想再浪費時間,她立馬把話頭一轉(zhuǎn),說道,“想要回答人是什么,首先我們來思考一下,人遵循的道和動物遵循的道一樣嗎?”
“當(dāng)然不一樣!”云尚飛說,“人可是萬物的主宰!”
“頭腦簡單!”夏之洲抱著胳膊,極為不服氣地說道:“有一部分是一樣的!”
“哪一部分一樣?”云尚飛因為被罵頭腦簡單,極其不爽地回道,“你那一部分?”
眼看著兩個人開始用眼神往對方身上飛刀子,師姐趕緊說道:“要弄清這一點,我們就要先弄清人生的四層境界。你們覺得人生的境界都是什么?”
好吧,這下,連景以柔都覺得師姐擱這兒玩套娃呢!一會兒功夫,三個問題出來了,卻一個答案都沒有!這好像不是師姐的風(fēng)格呀!怎么來了人間,師姐就變成寧老師了?
師姐似乎是覺得這個問題有些難,于是,提醒道:“第一層人生境界,也是最低級的一層,就是屬于動物的自然境界,比如生老病死,再比如吃喝拉撒睡,等等。那比這一層高一點第二層人生境界是什么?”
師姐問完這個問題,花一萬直接蹲下了,撿了根樹枝,開始了在濕漉漉的泥地上瞎畫的工作。
云尚飛開始朝師姐飛刀子了,諸葛果果貌似開始發(fā)呆,也可能只是在思考問題。
景以柔很想給師姐一個答案,正在她猶豫應(yīng)該說什么好的時候,夏之洲冷冷地開口了,他說:“根據(jù)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人的需求分為五個層次,第一層是生理需求,也是個人生存的基本需求,比如師姐說的吃喝拉撒睡。第二個層次是安全需求,包括心理與物質(zhì)上的安全需求,比如人生安全、健康保障等。第三層是社交需求,作為社會的一員,人需要群體的歸屬感,更需要情感交流,比如親情、友情和愛……”
“愛”這個字似乎有些燙嘴,夏之洲極為不自然地說完,接著輕飄飄含糊地帶出了下一個字——“情”,然后,他故作鎮(zhèn)定地繼續(xù)說道:“第四層是尊重需求,包括要求受到別人的尊重和內(nèi)在的自尊心,比如自尊和自信等;第五層是自我實現(xiàn)的需求,也就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從而賦予自己人生意義的需求。馬斯洛認(rèn)為當(dāng)人的某一級的需求得到最低限度滿足后,才能追求高一級的需求,如此逐級上升,成為推動人繼續(xù)努力的內(nèi)在動力。”
“師姐問的四個!怎么你不識數(shù)?還是……”云尚飛懟道,“你打折促銷,贈送一個?”
眼看著飛刀子的循環(huán)又開始了,師姐趕緊說道:“標(biāo)準(zhǔn)不同,答案就不同。之洲回答得很好。”
云尚飛“哼”了一聲,對師姐和稀泥的舉動表示不滿。
師姐似乎覺得這樣下去不是辦法,示意大家蹲下身來,只見她接過花一萬手里的樹枝,邊畫圓圈邊說道:“我想說的是大哲學(xué)家馮友蘭先生在他的《中國哲學(xué)簡史》中,闡述的人生四種境界,由低到高分別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這第一圈就是如果一個人只是順著他的本能或者社會的風(fēng)俗習(xí)慣而生活,做什么事情不考慮或者很少考慮有什么意義,也不去想改變什么,他的人生無所謂意義,他的人生境界就是自然境界;同心圓的第二圈就是如果一個人意識到自己想要什么,而為自己做各種事情,他所做的事情,即便其后果是有利于他人的,其動機也是利己的,他的人生意義在于有利,他的人生境界就是功利境界;如果一個人了解到社會的存在,知道自己是社會的一份子,是整體的一部分,有了這種意識,他就會為了社會的利益做各種事情,這就是所謂有道德的人,他的行為有道德意義,所以他的人生境界就是道德境界;如果一個人知道超乎社會整體之上,還有一個更大的整體,這就是‘宇宙‘,他知道他不僅是社會的一份子,同時還是宇宙的一份子,有了這種意識,他就為了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種事情。這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天地境界。”
“宇宙都出來了?”云尚飛說,“能把自己看成是地球的一份子就不錯了!”
“看成地球的一份子也行呀!”師姐一反常態(tài)很好說話的樣子。
看著地上一個比一個大的四個同心圓,景以柔問:“也就是眼界越高,境界越高?”
“對!”師姐說道,“人的境界取決于你能看到多大的世界,多遠(yuǎn)的未來。”
“多遠(yuǎn)的未來?”諸葛果果終于心神歸位了,她說:“你是說人也有預(yù)知能力?”
“有!”師姐回答道。
“哼!”夏之洲用鼻子發(fā)聲道。
師姐脾氣很好的樣子,說道:“就比如隨手丟垃圾這件事,自然境界的人什么也不會想,功利境界的人會覺得很方便,道德境界的人會覺得這是不對的,因為預(yù)見了這種行為會造成人類社會的衛(wèi)生問題,天地境界的人卻預(yù)見了地球污染,環(huán)境保護(hù)。”
“也就是說眼界越高,預(yù)見性越強?”景以柔問。
“應(yīng)該說看問題越全面,就越可能準(zhǔn)確地預(yù)見每件事的走向。”師姐解釋說。
“那這和人的道有什么關(guān)系?”云尚飛問。
“當(dāng)然有關(guān)系!只要弄清了人的道,你就可以立馬提高人生的境界,提高你的預(yù)見能力!”師姐一副推銷員的嘴臉道。
“立馬?”云尚飛表示不信。
夏之洲似乎為了避免表現(xiàn)出自己和云尚飛有同樣的想法,沒說話,只是用鼻子發(fā)出了“嗤”的聲音。
諸葛果果則又盯著小雨點發(fā)起了呆。
花一萬似乎對畫同心圓這件事更感興趣。
景以柔見捧場的人就只剩她自己了,便趕緊問道:“人的道是什么呀?師姐。”
師姐似乎為了吸引大家的注意力,站起身來,清了清嗓子。
見大家都看向她,她才說道:“人的道就是德!”
“道德?”云尚飛問道,他的反應(yīng)還是很快的,除了別人變著法批評他的時候。
“對!”師姐很響亮地回答道,“只要觀察一個人是否守住了德,就能預(yù)知他未來的路好不好走。”
“守住了道德,未來的路就會好走嗎?可是,師姐,現(xiàn)在好多人已經(jīng)不講道德了呀!”景以柔說道。
“柔柔,你這樣說就不對了呀!”云尚飛朝景以柔搖了搖食指說道,“你應(yīng)該說,現(xiàn)在,越不講道德的人,混得越好!”
“尚飛,你這樣說就目光短淺了不是?”師姐說道,“就像我以前告訴你們的,人類的厲害之處就在于團結(jié),那你知道人類是靠什么團結(jié)在一起的嗎?”
“靠相互利用!”夏之洲說道。
云尚飛下意識地猛點頭,想要說點什么,可是回過神來,考慮到兩人剛剛才飛過刀子,趕緊捂住了嘴。
“靠愛?”花一萬說道。
“靠共同的目的?”景以柔問。
師姐點點頭道:“之洲說的是團結(jié)的本質(zhì),一萬說的是團結(jié)的精神內(nèi)核,以柔說的是人類能夠團結(jié)的原因,很好,都很有見解!而我要說的是讓人類能夠團結(jié)的方法。”
“團結(jié)的方法?”景以柔問。
“對!將這么多人團結(jié)在一起的方法!”師姐深邃的眸子逐個掃視聽眾們。
當(dāng)師姐看向云尚飛時,云尚飛說道:“你不就是想說,道德就是這種方法嗎?”
師姐毫不吝嗇地朝云尚飛豎了大拇指,她說:“人類就是靠對道德的自覺遵守才團結(jié)起來的,也可以說,如果沒有道德,人類就不會相信彼此,就更加不會團結(jié)協(xié)作。”
“那么,你要怎么解釋人類社會上還有壞人這件事?”夏之洲抱著胳膊,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模樣,問道。
“并且,壞人貌似過得還很不錯!”云尚飛終于忍不住地幫腔了。
“你的過得很不錯的定義是什么?”師姐問。
“有錢、有權(quán)、有地位、有名聲,太多了,各種讓人羨慕的東西!”云尚飛掰著手指頭,回答道。
“他們幸福快樂嗎?”師姐問。
“那是當(dāng)然了!”云尚飛一副“看傻子”的表情看著師姐,說道。
“那我問你……”師姐問道,“壞人知不知道自己是壞人?”
“肯定知道呀!”云尚飛說道,“自己做過什么,心里還能沒點數(shù)嗎?”
“那我再問你,壞人更愿意相信壞人,還是更相信好人?”師姐又問。
云尚飛認(rèn)真想了想,說:“當(dāng)然是更愿意相信好人!他們是壞人,又不是傻子!”
“那么,如果可以,壞人更愿意和壞人打交道,還是更愿意和好人打交道?”
云尚飛看了看其他人,挑眉說道:“我覺得吧,壞人肯定更愿意和好人打交道,因為好人更好糊弄,風(fēng)險更低。”
師姐不置可否,又問道:“那么,好人知不知道自己是好人?好人更愿意相信壞人,還是好人?好人更愿意打交道的是壞人,還是好人?”
“當(dāng)然是好人了!”云尚飛不假思索地喊道。
“既然無論是壞人還是好人,都更相信好人,更愿意和好人打交道,并且每一個都知道自己是好人還是壞人,那么你告訴我,好人朋友更多,還是壞人朋友更多?你再告訴我,假如遇到同樣的困難,大家更愿意幫助好人,還是更愿意幫助壞人?是好人身邊的好人多,還是壞人身邊的好人多?是好人更喜歡自己,還是壞人更喜歡自己?是好人更容易幸福,還是壞人更容易幸福?是被好人圍繞的好人更容易快樂,還是被壞人圍繞的壞人更容易快樂?”
“這個……貌似……做個好人更好呢!”云尚飛撓了頭,“可是,現(xiàn)實世界不是這樣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