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難得浮生半日閑(求打賞)
- 大明:我給朱棣講蒙古西征
- 黑鐵鋼鐸
- 2087字
- 2023-06-04 23:53:06
薛祥坐在高處,看到眼前這一幕,眼睛都笑沒了,笑的都笑不出聲了。
其他的尚書,還有一些好友,都目瞪口呆的看向他。
“這…他們該不會是傻子吧?”。
薛祥得意的看了他一眼,“屁,你懂什么,這叫物有所值”。
“你你你!跟著張之慶那小子好好學吧,看看以前多實在的人,現(xiàn)在學的奸狡無比!”。
“對啊,你這事兒辦的太他娘黑了”。
工部的賺錢速度,著實讓其他大人眼紅了,薛祥看著他們臉黑的神情,嘴都笑歪了。
很快第一場拍賣會就結束了,拍了十把烏茲鋼刀,大馬士革鋼刀,其中有一把直刃鋼刀,拍到了天價,因為那是照著環(huán)首刀復刻的,刀型漂亮讓一眾男人們尖叫的玩意兒,拍到了67萬貫。
工部這邊的拍賣會,一場下來賺了170萬貫。
茶樓這邊的拍賣會也進展的很順利,這邊主要是服務女性,大馬士革鋼做的那些小首飾,漂亮至極的花紋,讓那些臺下的女性們,愛不釋手。
當然也有一些用邊角料打造的匕首啊,短劍之類的。
這邊壓軸的是一把拐杖劍,說白了就是一把窄劍,刀鞘和刀柄,做成了拐杖的模樣,上面有一個小機關,不用的時候死死的卡住,那就是一個拐杖,用的時候,只要是觸碰那小機關,拐杖劍瞬間出鞘。
讓那些富商巨賈們,叫價叫的,拼死拼活的。
最后拍出了94萬貫寶鈔的天價,張之慶都笑麻了,這些人上趕著當韭菜啊,既然你們都送上門了,那我豈有不宰的道理。
最后拍出的總數(shù),貳佰叁拾壹萬貫寶鈔。
當然拍賣會也不會就此結束,他和薛祥聯(lián)名請批的御字,老朱默認了,基本上等于同意了。
只要這個御字下來了,那么這些寶刀寶劍,還有金屬首飾的身價就更高了。
第2天老朱準了,不是因為別的,主要是太能賺了,一天的時間,幾個東西,賣了接近400萬,這誰不心動?
“他奶奶的要說賺錢,歪點子多,還得是張之慶的小子啊,一會兒讓人去工部,他們不是昨天賺了400多萬貫嗎,給咱要回來300萬貫,少一個子兒都不行!”。
“奴婢遵旨!”。
很快太監(jiān)抬著御字牌匾,來到了軍器局的門口。
薛祥連忙讓人掛了上去,掛上去的那一刻,從這個門口出去的寶刀,檔次就提升了。
不同的檔次就有不同的價錢,20貫成本的,編一套小故事,再加一個御字,轉(zhuǎn)手就賣三十八萬八,工藝更復雜的,轉(zhuǎn)手就賣三十八萬八。
比上次更黑了,不過老太監(jiān)跟薛祥要錢的時候,薛祥頓時臉黑了,合著他是過眼財神,剛剛拍出去,還沒捂熱乎的,就得轉(zhuǎn)手送人了。
不過也沒辦法,誰讓人家是皇帝呢,薛祥含著淚,深情的望著那300萬貫被錦衣衛(wèi)押送馬車帶走了。
等那馬車走遠了之后,薛祥拍了拍胸脯,心說還好還好,還留了100多萬。
不過他一轉(zhuǎn)身,人傻了身后一群官員都在深情的望著他,這些人都是各部門的領導,聽說尚書大人有錢了,特意過來要錢撥款的。
薛祥看見這些人,頓時臉更黑了,“你們都窩在這兒干嘛,手頭的公路都處理完了嗎?還不去處理!”。
“尚書大人啊,下官的軍器局,窮的都快揭不開鍋了,您看您能不能給批一些經(jīng)費啊”。
“啊對對對,尚書大人還有我們營繕清吏司!”。
“我們虞衡清吏司也一樣!”。
“俺也一樣”。
一時間都水清吏司,屯田清吏司,外加前面兩個司,都來要錢來了。
場面一度混亂,吵的薛祥頭都大了,“好了好了,安靜!這錢本官會分配你們的,但是現(xiàn)在你們給本宮滾!”。
“唉好勒!尚書大人有您這句話就行了”。
應了那句話,會鬧的孩子有奶吃,這群人是哭喪著臉進來的,走的時候臉都笑成了菊花。
而薛祥早上臉笑成菊花進來的,還沒下班呢,就哭喪著臉了。
至于張之慶在干什么?
終日昏昏醉夢間,難得浮生半日閑,縱有萬千瑣碎事,也把舒心放前邊。
張之慶難得清閑一下,躺在藤椅上,裹著被子曬著太陽,反正拍賣那些行當,已經(jīng)教會他們了,至于后面的事兒,他也管不著,反正不是給自己賺錢。
此時此刻他正叼著煙斗,時不時喝一口茶水,懷里握著一只從宮里偷的貓,穿越前一直也沒時間擼貓,穿越后也沒時間,這段時間,自從來了南京之后就沒閑下來過,都忘了自己來南京是干啥的了,老朱叫他來南京,是來過年的,不是來996當苦逼的,之前他沒想明白,現(xiàn)在想明白了,所以提前一步步入養(yǎng)老生活。
捏著懷里胖橘貓的大臉,莫名的感覺到舒心。
當然一閑下來腦袋空了,就會想到之前回眸一笑百媚生的那位女子,長這么大還沒讓他如此心動過。
好在張之慶,記性比較好,再加上那名女子印象深刻,張之慶甚至記憶,用僅剩的一根鉛筆,將那名女子畫了出來,然后交給了管家和張記商行的掌柜,讓他們平常多留意一下。
不過躺著久了,張之慶就感覺到了無聊了,因為古代實在沒啥,可以娛樂的設施,不過他很快就想到了古代現(xiàn)代都能干的娛樂,那就是釣魚啊。
張之慶以前挺喜歡釣魚的,也算得上是半個釣魚佬,不過釣魚需要制作魚竿。
張之慶讓人找了一根楠竹桿子,然后削成筷子型,魚線打算用馬尾來制作,要知道這年頭很多樂器的琴弦都是用馬尾制作的,馬尾很結實的。
接觸烏茲鋼接觸久了,就連魚鉤都是烏茲鋼做的,讓人挖了一盒蚯蚓,似乎就來到了一處不大不小的水塘邊,剛好水塘的對面有一些婦女正在洗衣服,張之慶跟他們打了一聲招呼,便自顧自的釣了起來。
釣魚是一個耐心的活,但是古代的魚塘里的魚,基本上沒什么人能來打撈,除了個別的漁民,當然漁民也會選擇那種較大的湖泊,或者江,張之慶一下桿,沒過多久就有魚兒咬鉤,這要是拿到后世,不得把釣魚佬羨慕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