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身太監將圣旨交給王子騰后,走上臺去,拿出一道圣旨說道:“京營將軍齊猛聽旨。”
“末將聽旨。”齊猛站出來行禮后說道。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京營將軍齊猛輔助京營副指揮使王子騰有功,賞黃金兩萬五千兩,晉升其為參將,欽此。”貼身太監展開圣旨后宣道。
“末將領旨,謝主隆恩。”齊猛一臉激動地說道。
將圣旨交給齊猛后,貼身太監再次拿出一道圣旨說道:“京營將軍張進聽旨。”
“末將張進聽旨。”張進站出來行禮后說道。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京營將軍張進輔助京營副指揮使王子騰有功,賞黃金兩萬五千兩,晉升其為參將,欽此。”貼身太監展開圣旨后宣道。
“末將領旨,謝主隆恩。”張進一臉激動地說道。
貼身太監將圣旨交給張進后,走回臺上,拿出一道圣旨說道:“親王贏宗安聽旨。”
所有人都知道賞功已經結束了,接下來要罰過了。
“臣聽旨。”贏宗安站出來行禮后說道。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親王贏宗安,督造河堤不力,致使河堤決堤,引發災情,前往賑災不力,致使當地民變,出現叛軍,平叛不力,致使叛軍勢大圍城,雖檢舉有功,然難辭其咎,著即貶為郡王,閉門思過,無詔不得離開王府,欽此。”貼身太監展開圣旨后宣道。
“臣領旨,謝主隆恩。”盡管已經有了心里準備,但贏宗安仍然臉色慘白,行禮后說道。
貼身太監將圣旨交給贏宗安后,又拿出一道圣旨說道:“京營將軍劉武聽旨。”
“末將聽旨。”劉武站出來行禮后說道。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京營將軍劉武輔助郡王贏宗安賑災不力,致使當地民變,出現叛軍,平叛不力,致使叛軍勢大圍城,然守城有功,輔助親王贏宗明平叛有功,抓捕貪官污吏有功,大義滅親,故只罰其一年俸祿,欽此。”貼身太監展開圣旨后宣道。
“末將領旨,謝主隆恩。”劉武聽完圣旨終于放下心來,行禮后說道。
貼身太監走下臺去,將圣旨交給劉武,走回臺上。
“眾卿平身。”皇帝說道。
“謝皇上。”一眾接到圣旨的人說完之后便起身退回自己的位置了。
“隨朕入宴。”說完之后皇帝便起身離開,百官跟隨。
很快到了宴席,皇帝坐在主座上,百官各自站在自己的位置上。
“賜座。”皇帝說道。
“謝皇上。”百官說完之后便做了半個屁股。
“開宴。”皇帝一招手,貼身太監即刻高呼道。
而后便有太監,宮女端著菜肴美酒魚貫而入。
只見有小太監氣都不帶喘的報菜名,說道:“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兒、燒花鴨……板鴨、筒子雞。共一百零八道菜。”
又有小太監出來報酒名,說道:“茅臺酒、杜康、五糧液、洋河大曲、瀘州老窖、汾酒、郎酒、古井貢酒、西鳳酒、貴州董酒、劍南春。共十一種酒。”
報完菜名,酒名了,皇帝開始動筷子,自己給自己夾了一道菜吃,太子贏宗康看見皇帝吃了,自己才開始吃,而后百官陸陸續續的才開始夾菜吃。
皇帝一停筷子,把筷子放下,贏宗康立馬跟著一起做,百官中筷子夾著菜的,把菜放下,嘴里有菜的,也不嚼了,看著上官把筷子放下才把筷子放下。
貼身太監給皇帝倒了一杯酒,看著皇帝酒杯開始倒酒了太子贏宗康身邊的小太監開始倒酒,有小太監的服侍的,小太監倒酒,沒小太監服侍的(官職低的),自己給自己倒酒。
皇帝喝了杯中酒,太子贏宗康也跟著喝,百官跟著自己的上官喝。
這時有小太監進來,稟告道:“啟奏皇上,節目都已經準備好了。”
“開始。”皇帝放下酒杯說道。
小太監就起身退了下去。
不一會兒,跳舞的,彈琴的,彈箏的,一個一個進來表演,上一個表演完了,下一個進來。
皇帝眼睛里看著節目,余光里都看著贏宗康和百官,贏宗康和百官眼睛里看著節目,余光里都瞄著皇帝。
皇帝看見喜歡的笑了,他們跟著一起笑,皇帝看見不喜歡的不笑了,他們也跟著不笑了。
也不管自己喜歡不喜歡。
贏宗明也是這樣,只是心里想著:“皇家的宴會總算這樣,也沒有什么新意。”
臺上人們表演著,坐在主座上的皇帝,坐在下面的太子和百官還有贏宗明自己也都表演著。
宴會就這么進行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