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蓉如今身在孝期不能出門,不過也不準備閑著。
當物之急還是要先弄清楚寧國府到底還有多少資產,然后再計劃今后的發展。
吃過午飯,賈蓉就讓丁香將自己從金陵帶回來的一些事物分了五份,分別給三春、黛玉還有鳳姐送去。
還有看老宅的鴛鴦父母,給鴛鴦的兩件衣裳,也交給了丁香,讓她得空給鴛鴦送過去。
因恐像原著里送宮花的周瑞一樣,將黛玉放到最后讓其生氣,還特意囑咐先給三春和黛玉送去。
又讓丁香順便將鳳姐手下的彩明借過來,左右鳳姐如今快要生產,正在家里修養,不再管事,彩明也無事做。
而后又讓人去薛家借兩個賬房先生來,準備查賬用。
薛家在京城的管事看是賈家要借人,自是答應,第二天就將兩個老賬房先生送到了寧國府。
賈蓉怕府里的人和這二人勾結,讓人專門收拾出了一個院子,一應吃喝用品只讓人送到門口,再由彩明拿進去,不許人私下接觸。
賈蓉則是每日都親自到庫房坐鎮,時不時還要抽查一番,防止有人瞞報。
寧國府曾經中飽私囊,偷偷變賣府里物品的下人一時之間都心驚膽戰,生怕自己的事被查了出來。
如此,當賬目清點出來的時候,府里總共有六千九百兩銀子,九千多吊錢,其余金銀首飾,古董珍玩,絲綢絹布各記錄在冊,只等核對好賬冊就一一查對。
賈蓉看著賬單皺了皺眉,現在還不到五月,離年底收賬還有六個月,但府里卻只有七千兩銀子。
雖然過年時辦了賈敬和賈珍的喪事,但二人的事是一起辦的,自己也經了手,花了總共一萬多兩。
而且因為今年是孝期,先前花費最大的交際送禮大大減少。
按自己之前的估算,府里最少應該還有一萬三四的銀子,如今只剩下了這些,難道是府里有人一下貪污了這么多嗎?
賈蓉心中有些疑問,看了俞祿和李貴一眼,問道:“最近是有什么出支大項嗎?公庫里怎么就剩下這些銀子了?”
俞祿道:“上個月榮府的赦老爺從府里支了不少銀子,說是先前珍大爺事發的時候幫珍大爺打點了。”
賈蓉聞言皺起了眉頭,賈珍犯事的時候自己也在,最大的花費是給戴權的四千兩銀子,自己早讓人送過去了。
其余的多是一些人情上的花費,大多都是送些物件,并未再有大筆銀兩的支出。
況且若是真有,自己也該知道。
賈赦偏偏稱自己不在家的時候從府里支錢,恐怕其中有貓膩。
“支了多少?”
李貴道:“當時賴總管領著赦老爺從府里支了六千兩。說是太太同意了的,小的看對牌齊全,便支給了赦老爺。”
六千兩,還真不是一個小數,怪不得府里沒錢,都被賈赦這老貨給弄走了。
看來等對完了賬,自己到時候還要再跟這老貨打擂臺,把被弄走的錢再拿回來。
賈蓉道:“以后榮府的赦老爺再來支錢,沒我的允許,有對牌也不給支。”
俞祿和李貴聞言都有些心驚,看來賈蓉并不知道賈赦從寧府取錢的事。
這事恐怕還要再鬧些風波出來,幸好當時的大管事是賴二,和自己二人是沒什么關系。
趕忙都稱“是”。
賈蓉拿著清單看了一遍,里面許多東西自己也不知道少沒少,只能等賬簿出來再進行核對。
等下收起了清單,往后院后院去尋尤氏,問問賈赦從府里支錢的事情。
到了尤氏院里,只見里面炒豆兒在院中和幾個留頭的小丫頭跳皮筋。
看見了賈蓉,幾個小丫頭都慌忙停了下來,呆呆的站在原地。
賈蓉就叫過來炒豆兒,問道:“太太在房里嗎?”
炒豆兒看見了賈蓉,聽說賈蓉最近攆出去了好幾個人,有些害怕賈蓉也懲罰自己。
跑過來道:“太太去尤奶奶院里去了。我今日的事情都做完了,太太不在,才在院子里玩了會兒,大爺可不可以不要攆我出去。”
賈蓉聽了有些哭笑不得,看來前幾日一次將那十幾個小子都攆出去,威力有些大了,連府里的小丫頭都開始怕自己了。
伸手揉了揉炒豆兒的頭,說道:“你既然都做完了活,想玩自然就玩了,沒人會因為這個懲罰你。回去繼續玩吧。”
炒豆兒聽了,臉上又重新露出了笑容,跑回去和幾個小丫頭一說,幾個人又一窩蜂的往后面跑去了。
賈蓉笑著搖了搖頭,轉身往尤老娘住的院子里去了。
到了院門,看見銀蝶兒正和分給尤二姐的丫鬟翠兒站在臺階坡上嬉鬧。
看見賈蓉來了,兩人都迎了過來。銀蝶道:“太太在里面和尤奶奶說話呢。”
賈蓉點了點頭,自己往里打了簾子進去了。
里面尤氏正和尤老娘說話,賈蓉過去給二人見了禮。
尤老娘笑著將賈蓉拉到炕上坐下,又喊翠兒給賈蓉上了茶,說道:“蓉哥兒,今日怎么想起到老婆子我這里來了?”
賈蓉笑道:“從回來府里的事情就多,還未曾來拜訪過姥姥,今日暫且得了閑過來看看。姥姥住的可還好?”
尤老娘道:“地方又大,吃的又好,可比先前在家里好多了。”
賈蓉道:“既然如此,姥姥只管在府里住著,平日里也可多和我母親說說話。”
尤老娘聽了自是開心的不行,拉著賈蓉的手說道:“蓉哥兒真是個孝順孩子。”
又道:“我常和你老娘說:蓉哥兒如今大了,也還沒有子嗣。也該讓你老娘幫你找一兩個妾室。”
賈蓉道:“如今還在孝期里,哪能急得了這些?”
尤老娘道:“也該先找著。找些樣貌好看,性格又好的,最好是知根知底的。等過了孝期再娶進門。”
尤氏道:“媽媽不必操心。府里這么多丫鬟,不拘看上那個,等蓉哥兒過了孝期收進房里就好了。西府的老太太之前還賞了一個丫頭給蓉哥兒,只是如今還在孝期,不曾收進房里罷了。”
尤老娘對尤氏說道:“這就好,如今府里只有蓉哥兒一個人,你也該為蓉哥兒的事多操心才好。府外有合適的姑娘,若是蓉哥兒喜歡,也該先說好預備著。”
尤氏見狀也只得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