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開著車飛速的往前跑著,即使路上坑坑洼洼的并不好走,車底已經好幾次都磨擦到地面了。
但是李婷顧不上這些了,她不敢停下來,已經到濰w市境內了。再有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就能到林好家了。
自己真的是走投無路了,猛然間想到前陣子林好給自己打電話讓自己多準備點吃的還說要是在q市呆不下去了就來w市找她。因為這句話,自己才義無返顧的開著車帶著全部家當來投奔她。
一個沒有血緣關系的人都那么關心自己,可自己那些名義上的親人呢?
幸虧自己足夠謹慎,對他們總是存著幾分戒心,要不然自己還不知會落到什么下場呢?
算了,那些人,不想也罷。
到了臨水縣了,離林家莊越來越近了,不知道林好會不會收留自己?
天哪,這是要干什么?怎么神神秘秘的。
只見林爸出來,和林媽一起把西屋墻邊上擺著的幾個大花盆都移開來。
林好這才發現這里鋪的地磚和院子里的好像不用太一樣,只見林爸不知從哪摸出根鐵棍來。鐵棍的一頭打磨的很平,林爸用這頭在兩塊石板的縫隙里撬了幾下,就見原先嚴絲合縫的石板松動開來。
林爸把有些松動的石板一下子就搬到了一邊,然后又把旁邊的一塊石板也搬了開來。
這時,只見地上露出一個黑黝黝的洞口來。
林好湊過去一看,下面好像是一個地窖。她不由得問自家老爸:“爸,咱家什么時候挖的這個地窖啊?我怎么不知道。”
林爸回到:“很多年的事了,那時候剛蓋這座房子的時候挖的。那時候就怕以后萬一有個什么事,也好有個退路。我和你媽還有你哥挖了近一個月呢,那時候你還小,怕你藏不住話,才沒告訴你。這兩年天氣不正常,我和你媽就想著多少備點東西。沒事更好,萬一有事的話也好有點退路。你現在也是大人了,什么事不該往外說自己心里要有數。”
林好點點頭,說:“爸,你放心吧,我知道輕重的。”
地窖剛剛打開,還不能馬上進去。趁著這個空檔,林媽又打開南屋的一個儲藏間,招呼父女倆過去。
這個屋子是家里專門用來存糧食的,林好基本上沒進來過。這次進來一看,屋里放著三個在現代農村比較常見的鐵皮糧囤。這種糧囤用來放糧食,密封防潮,還能防蛇鼠蟲蟻,不易損壞。小麥玉米等放在里面等閑三兩年不會壞,農家人用來存糧很是方便。
屋里還有一道門,林媽拿出鑰匙把門打開,只見里面堆了好多個蛇皮袋。只是看上去不像是小麥玉米,林好問道:“媽,這是什么啊?”
林媽回到:“這是托人從南方帶回來的一些沒脫殼的大米,還有前段時間買的一些小米、雜糧什么的。麥收時,已經往地窖里放了一千多斤麥子了,現在在把這些放進去。
林好幫著林媽把這些東西搬到門口的平板車上,林爸再把它載到地窖口。幸虧這些糧食買回來裝袋的時候,林媽特意用的小袋子裝的。最大的袋子也就五十斤重。要不然娘倆還真抬不動。
來回折騰了五六趟,終于把東西都折騰到地窖口了。
這時候地窖里的一氧化碳也散的差不多了。林爸就打著手電下去了,沒一會就見地窖里竟然亮了起來。原來林爸在里面還按了一個用電池的壁燈。
見里面有燈光,原本有些害怕的林好也跟著下去了。地窖口不大,也就能容一個成年人的身子大小。窖口嵌了一把鐵質的長梯直通到窖底。
梯子有些陡,還沒有扶手,林好走的小心翼翼的。
鐵梯子走上去總會有很大的聲音,林媽就在每層綁上一塊厚墊子,走起來到沒有什么聲音了。
一路走到最下面,林好發現整個地窖約有二十平米大小。地底和四周都用青石板嵌了起來,屋頂也用水泥板給封住了。這里面有兩個糧囤,不過比南屋里的略小一些。林爸說,這個一個可以放七八百斤糧食。其中一個已經裝滿了。
接著林爸從地上拿出一塊長長的木板,放到梯子上面。木板倒是正好和梯子一樣長。放好后對著林媽喊道:“好了,開始吧。”
接下來,只見一袋袋的糧食被林媽從地窖口放到木板上,然后順著木板滑到地窖下面。
林好幫著林爸,將袋子都放到糧囤里碼好。這些糧囤都是一個一個的大鐵圈層層摞起來的,裝滿一層再套上一個鐵圈。
等把所有糧食都裝完,林好也累得夠嗆。林爸看看自家閨女,無奈的搖了搖頭。
一些糧囤里放不上的東西,都擺在了旁邊的木板上,木板底下用磚壘了起來,然后都用塑料布封起來綁好。林好見地窖里還留了通風孔和排水口,暗贊老爸想得周到。這樣即使灌進水來也不怕了。
另外地窖的墻上還掛著不少風干的雞、鴨、火腿之類的肉制品。林好還在墻腳發現一個半人高的咸菜壇子,打開一看,里面是滿滿一壇子的鹽鴨蛋。
林好心想,老媽也真夠可以的,連這個也要藏。又轉念一想,連爸媽都覺得不對勁,難道真的要出事了嗎?
農民對自然界的災難總有一種直覺。類似的事在很多家庭上演著,一些有點憂患意識的人,都不約而同過的選擇了屯上點糧食什么的。就怕會有什么不好的事情發生。
一晃又一個月過去了,情況越來越差。原本還想出去這個工作干的林好也只能乖乖待在家里。
已經農歷九月底了,但白天氣溫還在四十度左右。很多的大城市都已經連續幾天停水停電了,在外打工的人大都也已經回來了。
全球持續性的干旱,林好在網上看到,有些地方的莊稼都旱死了,連人都沒有水喝。
全國各地人心惶惶,各大超市、市場出現了搶購狂潮。物價一再上漲,現在連一瓶礦泉水都要十幾塊錢了。
還好林好的三嬸在縣城開了一家便利店,在搶購狂潮到來之前林媽就拖她給自家進了一批物資。有大米、面粉、礦泉水、火腿腸、各種餅干、方便面等。
林爸開著自家送水果的箱貨拉了整整一車回到村里,當然這些東西是林家三兄弟一同出錢買的,三家要平分的。
林爸開著車繞著山路回來的,沒敢讓人看見。要不鄉里鄉親的,人家要勻你一點東西,你好意思拒絕?
三叔和三嬸也回來了。
然后趁著夜色,幾人用電動三輪車將東西都運到奶奶和三叔家里放好。即使分成三份,光這些東西也足夠三家人吃上大半年。
三嬸這次回來就不走了,城里現在亂的很。便利店也關門了,大部分的食品和飲料、水都運回來了。店里剩的大部分是些鍋碗瓢盆什么的,要不要的都無所謂。
平常一家子也就過年回來住兩天,基本上也就在林好家或大伯家擠擠。自己的家里都好幾年沒住人了,需要好好的打掃一下。
三叔是公務員,在稅務局上班,太平盛世也是個肥差。只是現在這情況,誰知道會怎么著?不過縣府還沒垮臺,先干著吧!
看到這情況,奶奶坐不住了。讓林爸和三嬸給在外地上班上學的孫子們打電話,讓他們趕緊回來。又給在國企當領導的大伯打電話,讓他不要貪戀那點權力,趁現在世道還不算太亂,趕緊回來,就當提前退休好了。
大伯一開始還有點猶豫,但這兩天,聽口氣已經松動了不少。
大面積的停水停電,已經讓整個城市都亂套了。工廠和企業基本上都關門了。家在農村的基本上也都選擇了回家。
農村人家里好歹還有點自家種的糧食、蔬菜吃。即使斷水,一般的村子里也還有口井。
可城里人就要慘多了,現在的大部分市場和超市都關門了。平常讓他們看不起的那些小商小販們一下子不見了蹤影。煤氣沒人抗了,地沒人掃了,菜沒有人賣了,大桶水也沒人給送到家了。僅剩的幾家超市,東西貴的要死,門口都有荷槍實彈的警察守著,有人想渾水摸魚都不成。
過了幾天,林好的哥哥林安,三叔和他家的兩個堂弟林彥和林浩也都回來了。
只剩下還在省城的大伯一家。
村里大部分在外打工上學的人都回來了,原先有些安靜的村子一下子熱鬧了起來。
不過現在這樣的情形,即使一家人團聚,也總是讓人高興不起來。
林家村的情況還算是好一點的,一個多月前莊稼地都澆了一遍水,好歹算是把這一季的糧食收下來了。 雖然產量沒有往年高,但林家村地廣人稀,相對來說,收成還是不錯的。
而且林家村有水井,有池塘還有村前的小河。雖然現在水少了很多,但短時間內還是足夠生活用的。
往年地里收完玉米后都會種上小麥的,但是今年這樣的天氣。大家不約而同的都種了紅薯、谷子高粱等耐旱的農作物。
在這樣的情況下,當然沒有人會去賣糧食。雖然來了很多波高價收糧的人。但誰也不傻,這時節錢肯定不如糧食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