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張曉晨去軋鋼廠上班的第一天,忐忑的一晚上沒睡著,按說穿越過來之前,自己炒的老板,兩只手都數不過來,心里不該如此忐忑,可是就是一晚上沒睡著,可能是沒上過60年代的班吧,張曉晨給自己找了個借口。
這年代也沒有手機,在床上也不知道干嘛,所幸就早早地就起來了,沒想到一大媽起的更早。
“曉晨,你怎么起這么早,不多睡會呢,”一大媽一臉詫異的看著張曉晨,示意他在回去多睡會。
不是張曉晨不想睡,是實在睡不著,“舅媽,我睡不著,需要弄什么東西,我幫你一塊弄,咱娘倆弄的快。”
“不用,我自己來,你等吃就行了,”一大媽對著張曉晨擺了擺手,然后就開始忙活起來了。
聽到一大媽不要自己去幫忙,起早了的張曉晨實在不知道該做些什么,無聊的蹲在地上數著螞蟻,不知道的還以為誰家傻子在那拉屎呢!
幸好沒過一會,易中海也起來了,張曉晨這才結束數螞蟻的命運,屁顛屁顛的找易中海聊天去了。
早上吃的是白面饅頭,張曉晨就著昨晚的剩菜,一口氣吃了三個,還喝了一碗粥,看的老兩口目瞪口呆的。
吃飽喝足后,張曉晨騎著自行車帶著易中海就往軋鋼廠出發了,易中海不愧為軋鋼廠的八級工,一路上不少熟人,都笑瞇瞇的和易中海打招呼,偶爾遇到兩個比較熟的,張曉晨還貼心地停下來,讓易中海聊上兩句再走。
等到了軋鋼廠,易中海還是一臉笑呵呵的樣子,對著張曉晨擺了擺手然后才慢悠悠的去了車間,張曉晨則在軋鋼廠門口等著吳可,畢竟自己第一天上班,要是讓別人等著自己,可是會留下不好的印象。
“吳哥,這里!”張曉晨離著很遠就和吳可打了聲招呼,吳可腿著走了過來,因為采購二科只有5輛自行車,自行車都是當天采購完之后鎖在采購科的樓下,等待第二天需要去遠地方的人員騎。
“曉晨,可以啊,第一天上班就買了輛自行車,”吳可圍繞自行車看了看一臉的驚訝,“本來我還擔心,科里沒有那么多自行車給我們用,這下我不擔心了,而且有了你這里自行車,我就可以多收購一點東西了,我這個月的任務還沒完成呢!”吳可一臉笑意的看著張曉晨。
張曉晨也聽出了吳可的意思,既然想跟人家學習經驗,就不能怕吃苦,隨即拍了拍胸脯,“吳哥,你放心采購,我別的沒有,就一把子力氣,你采購多少,我都給你帶回來!”
吳可會心一笑,“行,哥哥先在這里謝謝你了。”
兩人有說有笑的走進了軋鋼廠,來到采購科,吳可讓張曉晨在樓下等著,他上去領點東西順便把自行車鑰匙拿下來,等吳可從二樓背著一個單肩包下來之后,打開一輛自行車,兩個人并列騎著自行車出了軋鋼廠,沿著一條大路出了四九城。
那個時候的路坑坑洼洼的,在大路還好點,但是在崎嶇的小路,騎自行車簡直就是受罪,
采購員的工作看起來油水滿足的,實際上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就在張曉晨的屁股快要堅持不住的時候,吳可帶著張曉晨進了村。
進村之后,吳可熟練的帶著張曉晨拐到了一間土屋前。
“吳采購,又來了啊,”說話的是一個身形消瘦的老頭。
“是的,白支書,這次有什么好東西嗎?讓大家伙都拿出來唄!”吳可從口袋里拿出來一包大前門,給白支書遞了一根。
白支書接過煙,在鼻子前嗅了一下,然后熟練的夾在了耳朵上。
“行,都給你留著呢,”兩人稍微聊了兩句,白支書就去通知村民去了。
趁著等人的功夫,吳可給張曉晨解釋到,“每個村都有自己的生產隊,除了每年固定上交給公社的糧食之外,多余的部分就會賣給各大廠的采購員,換一些錢或者票,改善下生活。”
“像一些有關系的可以直接到公社采購,可能一次就能把一個月的任務量完成,而我們這些沒有關系的就只能到隊里采購,每次采購到的數量也不是很多,多的話自行車也放不下。”
“我們采購東西的錢,一般都是去記錄員那里領取,每次采購完成,當天來的急就當天,當天來不及就第二天把剩下的錢和采購的東西交上去,記錄員記錄在冊,然后才能接著去采購。”
說道這里,吳可看了一眼張曉晨,然后又接著說道。
“如果哪天你采購的金額大約60塊錢,需要你墊付的一定不要墊付,因為像這種情況,一旦你墊付了,錢到了公社,那就是公社的了,到時候哪怕是公社的書記都沒辦法取出來給你,但凡給了你,讓有心人看到,只要舉報,那就是你伙同書記貪污。”
“那這種情況,該怎么辦,”張曉晨給吳可上了根煙接著問。
“讓公社提供自產自銷證明和信用社開戶號,然后蓋上公社的公章,到時候咱們廠的財務科就會把錢轉過來。”
“吳哥,還有嗎?”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廠的采購價格一定要記牢,如果你能低于我們采購價進行采購,那么剩余的錢就是你的,不過因為長時間的采購,現在這個價格基本都是透明的,除非碰到傻子,還有就是你想要的東西,只能自己花錢買,廠子里是廠子里的,自己的是自己的,不能混在一起,一定要記住,自己的東西不能進廠子,需要提前留出來,你明白了嗎?”
張曉晨點了點頭,認真聽著吳可說的話,默默的記在心里。
“其他的沒什么了,剩下的就靠自己慢慢摸索了,”吳可拍了拍張曉晨的肩膀。
兩人聊完沒多久,白支書就帶著兩個年輕人抬著一袋東西過來了,一般比較偏遠的地區,村民都會把家里多余的東西拿出來換錢,畢竟采購員也不是經常過來。
兩個年輕人后面還跟著不少村民,有的拎著筐,框里裝著雞蛋,還有的拿些青菜,反正拿什么的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