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陽,丞相府。
身為百官之首,王文作為大炎王朝的丞相,位于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權勢地位無人可比。
但是,王文的府邸,卻是極為的樸素,莫要說與一品二品的大臣相比了,就算是一些六七品的官吏,在雒陽的府邸都要比王文奢華很多。
而且,王文不僅府邸狹小,府中的仆役也不多,只有三四人罷了。
而且并無侍女、美妾,只有一位老妻一直相伴。
不過,雒陽城之中的文武百官以及黎民百姓,都是知道這位當世圣人的作風。
對此早就是見怪不怪了。
而且這位王文丞相,歷來都是嚴于律己寬以待人,雖然自己嚴格恪守簡樸節約,也約束家人族人遵守,但是并不會強迫其他人也要和自己一起過得清苦。
比皇宮之中那位自己過得比任何人都要奢靡,但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要求其他人節約簡樸的大炎天子要不知道好上多少。
而這一日,一個身穿赤色官服的中年人來到了丞相府邸之上。
在下人的接待之下,來到了丞相王文的書房之中。
而此時,在書房之中正在處理公務的王文放下筆,看向了前來的這位中年人。
這位身穿赤色官服的中年人,此時對著王文拱手一禮。
“王師,前些時候圣上暗中派遣何寧外出去接觸馬元了。”
聽聞此言,王文的眉頭微微一皺。
這何寧乃是大將軍何立的弟弟,乃是當今圣上的心腹之一。
而這馬元,則是這些年在青徐之地、燕趙之地興盛的一個叫做太平教的道派弟子。
乃是太平教開創者張教主的親傳弟子之一。
而這太平教早在剛剛出現的時候,就已經引起了身為丞相的王文的注意。
經過多番調查,王文已然能夠肯定,這太平教與三山道脈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應當是被驅逐到海外的道門余孽想要重返神州,用來試探的棋子。
早在前些年,王文就多次上書進言,想要讓朝廷重視此事,派遣軍隊將其鎮壓清楚,粉粹道門的陰謀。
但是,當今天子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敷衍王文。
對這太平教的態度始終都是曖昧至極。
而現在,圣上竟然派遣何寧前去接觸在雒陽的這位張教主的親傳弟子馬元。
其中的意味,王文又怎么會不明白呢?
“圣上終究是在忌憚我啊?!?
王文言語之中有些唏噓。
雖然出身外戚,但是王文卻是與自己的那群只知道尋歡作樂、狎妓玩樂的叔伯兄弟不同。
他是一個異類,從小便是將心思放在了圣賢之道上面,立志要發揚文道,成為治世之才。
但隨著自身的文道修為越強,自身的賢名越盛,大炎天子也就越來越忌憚他。
雖然他在天子想要親政的時候,沒有任何猶豫就返還大權,在朝廷之上也從來不舉薦親人弟子,而是舉薦頗有才能之人。
但是,越是這般賢能,大炎天子也就越是忌憚他。
王文的弟子門人、親朋好友也曾經有人建議過他,通過自污的方式來降低天子對他的戒備。
但是,王文不愿意。
比起被天子所忌憚,他更加不愿他失去這一身的賢名。
他的這一身精湛的文氣修為,可都與這一身的賢名息息相關。
若是王文自污的話,賢名消逝,一身的文氣修為也會隨之驟降。
雖然不至于失去文道第二境大儒的境界,但是此生卻是再也沒有希望突破到文圣境界。
這是王文絕對無法容忍的。
他此生有著兩大志向。
一是愿文道大昌,恢復數百年前百家爭鳴的黃金盛世,愿天下讀書人人人如龍。
二是愿天下大同,愿天下黎民百姓安居樂業,愿大炎國泰民安、政通人和。
而在王文看來,想要完成自己的這兩大志向,擁有文道第三境文圣的力量,是不可或缺的。
因此,即便是引起天子忌憚、招惹天子針對,也不會放棄這一身的賢名。
于是,王文就這樣看著天子一步步地扶持宦官,扶持何家外戚,來制衡自己,卻沒有做出任何的反抗。
但是如今,天子竟然想要接觸太平教這道門余孽,這讓王文古井無波的內心之中出現了幾分不安。
氣血武道雖然修為高深之人,與同樣能夠與文道大儒爭鋒,甚至是與文圣抗衡。
但是修行氣血武道的人,在王文看來,終究不過只是武夫而已。
無法與修行文道的文人士子爭奪治世顯學的地位,與文道乃是相輔相成的關系。
而這道門卻是大大的不同,要知道在當初大炎世宗之前,大炎的治世的學問可是道門的黃老之道。
直到歷代文道先輩在經過了不斷的奮斗之后,方才成功地將道門給驅逐、給干翻。
使得孔孟之學成為了大炎的治世之道。
王文絕對無法容忍,文道在自己的手上衰弱,道門再次成為大炎的治世之道。
因此,在聽聞了天子竟然派遣心腹何寧,前去接觸太平教張教主的親傳弟子馬元的時候,心中出現了幾分焦躁。
不過,憑借著高深的文道修為,王文很快便是平靜了下來。
他對著眼前站著這位身穿赤色官府的中年人說道:“不必擔憂,這太平教不過是纖芥之疾?!?
“你先派人繼續盯著,我馬上進宮前去拜見圣上?!?
說罷,王文在這心腹離去之后,在仆人的幫助下更換官服,準備前去皇宮之中。
此時,王文的心中已然變得極為平靜。
因為他知道,圣上絕對與太平教主的這位弟子,是談不攏的。
雖然這些年因為圣上的阻攔,王文一直無法排遣朝廷的人前去剿滅這群太平教的賊子。
但是,王文對于這太平教的了解可是不少。
雖然從來沒有見過面,但是王文與那位太平教張教主可是神交已久。
太平教信眾之中流傳的太平經,王文也看過,甚至研究過許多年。
太平教的那位張教主想要建立的世界,乃是人人無貴賤,皆天之所生的新世界。
這與王文想要建立的大同世界頗有幾分相似。
但是要比王文的想法要激進得多,圣上是絕對無法容忍的。
因為,若是人人無貴賤,那么為什么圣上是天子,庶民卻是牛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