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少爺威猛不可擋啊!
- 人在三國,橫掃諸天
- 當當姐
- 2012字
- 2023-04-22 16:27:34
仗著城墻之利,張時徹根本就不怵楊應,反倒是冷笑連連:“表示?爾等草寇,聚眾作亂,還妄想要我大明天兵的表示?
我看爾等就是和倭寇勾結之賊!
銃手!給我射!”
張時徹一聲令下,神機營的官兵們都傻眼了。
雖然不知道城下是股什么部隊,但他們剛剛才殺了一伙倭寇啊?
朝他們開火,這說不過去啊!
然而底層官兵雖然同情楊應等人,但軍令如山,張時徹掌管應天府京營,他下令,他們這些大頭兵,又豈能抗命?
霎時間,火銃開火的聲音如炒豆一般噼里啪啦響起。
神機營的火銃不過是三眼銃之類的武器,威力不大,白波精兵離得遠,射不到。
這些彈丸,幾乎全部都是向著楊應射去的。
張時徹看見這一幕,臉上終于露出了陰險的笑容。
打死了楊應,城下的幾十個倭寇腦袋,可就能歸自己了!
真倭腦袋朝廷標價三十兩銀子一個。
若賣給需要軍功的軍官們,一個賣一百兩銀子,都不算稀奇。
幾十個腦袋,足夠自己小賺一筆了!
卞喜彈幕覆蓋向楊應,大驚失色叫道:“公子小心!”
要是楊應被殺了,他卞喜還怎么回去見楊奉!
張時徹冷眼看著楊應。
你這小子不是自稱什么黃巾力士嗎?
他倒要看看,這火槍打不打得死你!
火槍覆蓋的中心,楊應神色如常,幾乎沒有任何動作,就像嚇傻了一樣。
張時徹幾乎可以肯定,楊應今天必死無疑!
然而就在彈丸落在楊應身邊時,這些彈丸仿佛全部力盡了一般,綿軟無力地落在了地上。
這一幕,看得卞喜眉頭一挑,張時徹瞪大眼睛。
“氣勁……怎么可能!少爺竟然已經達到了先天境?!”卞喜大吃一驚。
他是個內行人,他哪里看不出來,擋住火槍彈丸的,分明就是楊應散發出的氣勁!
這可是先天境武者的象征!
要知道,就連楊奉,都沒有達到先天境!
楊應,竟然隱藏地這么深!
張時徹也直勾勾瞪著楊應,他不知道,楊應是用了什么妖法,才讓火槍的子彈都傷不得他分毫的!
“開火!繼續開火!給我射死此賊!”
慌亂中,張時徹讓銃手繼續開火。
然而他們已經沒有再開火一次的機會了。
楊應在張時徹的視線中突然消失,再度出現,已經是在大安德門前。
楊應長槍一刺,巨大的氣勁便如同沖車一般,猛然撞在大安德門上。
只聽見咔嚓一聲,宏偉的大安德門,竟然轟然破碎!
要知道大安德門,乃是應天府城外郭的一座主門。
四米多高,有半米之厚,木門主體上還有輔以鐵架固定,就是沖車,都難以在短時間內撞開此門!
倭寇雖然悍勇,在大安德門底下,也只能望洋興嘆!
然而楊應一擊,竟然直接將大安德門給打碎了!
這根本就不是人能夠做到的事!
楊應一擊破門,感受了一下手中的力量。
“怪不得徐晃能力敵五千人,先天境已經不是普通人類的范疇了!”楊應心中感慨。
倭寇被剿滅后,系統任務就自動完成了。
楊應也隨即得到了先天境的境界,龍象之力的力量和楊家槍法。
可以說,幾乎已經完成了從一個普通人到超人的蛻變。
現在的楊應,就算不是當初看見的徐晃的對手,也足夠和他過過招了!
“不好了!張大人,安德門被打碎了!”城下,明軍士兵的叫喊聲激烈地響起。
張時徹大吃一驚,恍惚間,楊應竟然又回到了自己的視線內,翻身上馬。
“張大人莫非真要逼我殺進城去?”楊應再度開口,聲音已經變得極度冰冷。
他也沒想到,大明的官員,竟然無恥到了這種地步!
要是自己沒有及時獲得系統的獎勵,這一輪火槍,豈不是要把自己打成篩子了?
畢竟就算神機營的銃兵沒裝備威力巨大的鳥銃,這么多彈丸打到身體上,也足夠把一個人打成馬蜂窩了。
此刻,張時徹的臉上寫滿了恐懼。
他哪能想到,對面真是天兵天將啊!
不少明朝官兵看見楊應破門這一擊,也是瞬間嚇破了膽。
不說楊應背后的三千人馬,光是楊應一個人,真打起來,只怕也沒人擋得住他!
而此刻,城上城下的兩軍之間,氣氛也充滿了火藥味。
白波精兵們看見自己主帥被襲擊,各個義憤填膺,擺出戰斗的姿勢,弓兵更是彎弓搭箭,對準了城樓。
只要楊應一聲令下,他們就殺進城去,砍了張時徹這個鳥官的狗頭!
張時徹看了一眼身旁的神機營士兵,發現他們全都神色震恐,不敢再向楊應開槍。
他們都是迷信的普通人,眼下,他們已經相信了楊應就是天上下來的天兵天將。
如若不然,他怎么可能以一己之力打碎城門?!
殺人,他們不怕。
但是對神仙出手,他們是真不敢!
恐懼之中,張時徹只聽見身邊提督說道:“張大人,事已至此,這些黃巾力士若想進城我軍已難阻截,不如張大人您先親自下城,向這位神仙解釋解釋?”
提督此刻對張時徹也是萬分不滿。
他提議出城打倭寇,張時徹不準。
他不想對楊應出手,張時徹卻悍然向他開火。
這廝,簡直是自作孽不可活!
誰都知道,當今圣上深信神仙之說。
眼下真的有個神仙出現,張時徹還來了一出拳打神仙。
這要是落到嘉靖耳朵里,不把張時徹活剝了才怪!
張時徹看了一眼身邊提督,訥訥地點了點頭,隨即下城來到楊應身邊,恐慌道:“不知天尊尊姓……”
“廢話少說。”楊應不耐煩地打斷了張時徹的話。
他最討厭這種前倨后恭,心思蔫壞的人。
要不是他膽小如鼠,五十多個倭寇豈能打到應天府下還能繼續縱橫千里。
要不是他膽大包天,自己何須出手破門。
這種人就是典型的干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妥妥的小人行徑。
楊應當然對他沒什么好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