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順不怕死,但是尚未建功立業,他死的心有不甘!
高順正如軍中傳言的那樣,出身陳留高氏。
十根指頭有長短,名門大族也有破落戶。
夏侯家也算是名門望族了,夏侯淵不也連兒子都餓死了?
高順雖然出生自陳留高家,但家境比夏侯淵還差,他連老婆都沒討到。
黃巾起義后,為躲避黃巾,高順一家人就搬去了河南尹境內,正逢官軍募兵,高家又沒人肯照顧高順這個窮親戚,舉薦他入仕,他就干脆投筆從戎,去當了兵。
爾來已有四五年了。
好不容易當上了佐軍司馬,只要再立一次功,搞不好就能被封騎都尉,正式踏入大漢高官的序列,入職有編制的禁軍。
可惜,世事難料,這一步,終究是天淵之隔了。
只是高順想不通。
自己當初討伐黃巾主力的時候,兗州波才、冀州張梁、張寶,都沒什么能讓他折戟的強將。
怎么討伐白波軍這區區一個黃巾殘部,就遇到了兩個自己打不過的對手呢?
一個就是眼前的楊應,另一個徐晃雖然沒和他交過手,但看徐晃的戰斗力,他覺得自己比不過徐晃。
和徐榮打平手,那是他低調,讓著徐榮。
和楊應打平手,完全是他在死撐。
楊應槍法精妙,可偏偏力量還能壓制住他,五十多個回合打下來,高順已感覺氣力已然不濟,再打下去非敗不可!
而陣外,同樣讓自己擔心的徐晃已經趕了回來。
“我命休矣!”高順哀嘆一聲,打算做最后的拼死抵抗。
然而楊應卻主動后退一步,立著長槍,微笑道:“將軍武藝超群,在下敬佩,然而徐榮已經撤退,將軍已無退路,此時不降更待何時?”
“我既戰敗,請求一死?!备唔槼聊魂?,冷冷的回答楊應。
既沒有求饒之意,也沒有悲哀之心,仿佛面對生死,就像吃飯喝水一樣平常。
楊應看了高順一眼,也平靜道:“將軍真不愿意降我?”
“但求一死?!备唔槒褪隽艘槐閯偛诺脑?,并無改變。
“敢問將軍姓名?”楊應盯著高順問道。
“高順?!备唔槒街被卮穑葲]有籍貫,也沒有家世。
在他看來,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間,不問來由,也莫問歸處,只有姓名伴隨一生而已。
楊應看了看高順,突然微笑一下,對身邊士兵說道:“為高順將軍讓開一條道路?!?
包圍高順的士兵都是楊應的部曲,楊應既然已經發話,他們當然要義無反顧地讓開一條生路。
然而高順看著這條生路,卻愣住了。
他不明白,為什么楊應這樣都小人,為什么要放走他。
“將軍既然以小人行徑包圍我,何必又以君子之度放走我?”高順是個老實人,楊應的做法,讓他難以理解,甚至產生了自相矛盾都想法。
大丈夫但求無惑于心。
無惑時,他可以求死。
現在心中有惑,就連生路,他也不想走了,非要解惑不可。
“我包圍將軍,是因為我愛將軍之才,想收為我用,所以才出此下策留住將軍,若能以區區名聲換將軍有用之身,棄之何妨?
既然將軍不愿歸降我,那我也不強留,將軍自去吧?!睏顟固故幨幍卣f道,讓高順啞口無言。
他本以為楊應包圍自己,是忌憚自己的武藝,要誅殺他,為白波軍掃除一個禍患。
沒想到,楊應的想法,竟然如此單純!
他舍棄名聲包圍自己,竟然就只是想招降自己,而且招降不得,竟然還愿意放走他!
“我若歸去,他日戰場相見,一定不會手下留情,你可還愿意放我離去?”高順快人快語,根本不藏著掖著。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我既然答應放將軍離去,莫說是將軍不會手下留情,就算將軍現在就要殺我,我也不會反悔。
何況我父子此番進兵南下,乃是討叛逆、誅暴賊,進而恢復弘農王之帝位。
我軍以順攻逆,天下人心必定向我,將軍縱然有萬夫不當之勇,我又有何懼呢?”楊應仍然是微笑著,但是話語中,卻帶了別的色彩。
言下之意,就是董卓才是叛賊,而楊應一伙白波軍,反倒是正義之師了!
這后半句話,楊應當然是為了高順量身定制的。
先前楊應并不知道和他交鋒的就是傳說中的陷陣營統帥高順。
當然此刻的他還沒有在呂布麾下做事,仍然在朝廷軍中任職。
黃巾之亂時高順曾跟隨皇甫嵩討伐黃巾,得勝回朝后,三河兵被何進收編入麾下。
可惜沒過多久,何進、何苗接連被殺。
無所歸依的三河兵便被此時恰好進京的董卓收入囊中。
為此董卓還專門提拔了中郎將徐榮來統帥這支朝廷花大價錢征召訓練的精銳部隊。
楊應也算了解過高順這位“默默無聞”的三國名將。
高順跟從呂布的時候,他就已經是中郎將了,這么高的官職,顯然是經過董卓、李郭之亂,屢立戰功,才晉升地這么快的。
再加上他十分贊揚呂布攻殺董卓之舉,還認為呂布是為國討賊的正義之人,可見高順早就對董卓深感不滿了。
而這種不滿不可能是突然興起的。
如今董卓入京沒多久,就把雒陽搞得烏煙瘴氣,士卒搶掠百姓、民女,以董卓為首的將軍們又夜宿皇宮,視朝中大臣為無物。
像高順這樣忠厚老實又滿腔正義都朝廷中央軍將領,對董卓不滿才正常。
要是對董卓滿意,那他也就不是高順了。
楊應口中的討暴賊、迎弘農王,顯然正中高順的下懷。
當然了,楊應也并沒有騙高順,招安和討董又沒沖突。
他是向大漢朝廷請求招安,和董卓有什么關系?
高順聽見楊應的話,沉默一陣。
就在此時,一匹快馬飛奔到楊應軍中:“大帥有令,此賊將殺方將趙當,罪大惡極,當立刻斬首!
楊公子,依令行事吧?!?
馬背上,一個面色傲慢的軍候冷著臉,對楊應說道。
黃巾軍中本沒有軍候,能在郭太麾下當軍候的,各個都是郭太的親信,統帥郭太的精兵親衛。
正因如此,這軍候才敢如此傲慢。
然而楊應卻似乎沒聽見他的話,仍然對高順說道:“高將軍請便吧,看來軍中之事,不允許我送高將軍一程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