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延明說的那番話,雖然不是假話,但也不完全是他的想法。
呼延明覺得,朱儁率十萬漢軍圍攻界山。
于夫羅大概率是打不贏的。
在這種情況下,楊應放匈奴兵回晉陽是什么意思?
這是不是在告訴自己,只要你不狗急跳墻,一切都是可以談判的呢?
呼延明正猜著楊應的心思,忽然聽見一個衛士在門口說道:“大將軍,一個漢人游俠求見您。”
“漢人游俠?”呼延明深吸一口氣,思索了一番。
這個節骨眼上,怎么會有漢人游俠要來見自己呢?
莫非這個漢人游俠,有什么大事要找自己?
“讓他來書房見我。”呼延明起身,走入了一個偏僻安靜的書房中。
他自恃武藝高強,也不怕刺殺,若是這個游俠真有什么大事要找自己,還是隱蔽點交談好。
很快,風塵仆仆的徐庶就赤手空拳走進了書房中,向呼延明拱手道:“呼延將軍,久仰大名了。”
“你聽說過我?”呼延明眨眨眼睛。
他沒想到自己的名字竟然能落入一個漢人游俠的耳朵里。
呼延家雖然在匈奴中是大姓,但也不是什么人都知道的。
看來這位游俠來他這里,是早有準備啊!
“自然聽過,我還聽說將軍為人儒雅,對儒學經文,也頗有了解。”徐庶笑著對呼延明說道。
這讓呼延明來了興趣:“先生請坐,敢問先生高姓大名?”
“在下單福,區區一介游俠而已,稱不得什么高姓大名。”徐庶謙遜地說道。
呼延明繼續問他:“哦?那不知先生到此來,是所為何事?”
徐庶微微一笑,捋了一把細細的胡須:“我來此,是為了救將軍您的性命!”
“救我性命?”呼延明側過頭,瞇起眼,“晉陽城高池深,易守難攻,我麾下四千鐵騎,無往不利,有何性命之危?”
“哈哈哈。”徐庶哈哈大笑,“將軍莫要騙我了,晉陽城中士兵皆是布衣殘甲,箭枝不足三日所用,晉陽城雖堅固,然而民心不在將軍。
以我觀之,將軍危在旦夕!”
“嘶!”
呼延明猛然站起身來,怒視著徐庶,此人怎么知道自己軍中詳情的,莫非,他是漢軍的奸細?
呼延明瞇起眼睛,拔出腰刀,冷聲說道:“我性命是否危在旦夕還有待兩說,但就憑你剛才這番話,我要殺你,只在旦夕之間!”
呼延明本就是先天高手,如今又腰挎寶刀。
徐庶赤手空拳,自己要殺他,他就休想活著走出他這個書房!
“哈哈哈哈!”徐庶哈哈大笑,神態自若:“將軍殺我容易,只是我死之后,再無一人,可救將軍了!”
呼延明盯著徐庶,良久,見徐庶竟然絲毫不懼,收起腰刀,又對他說:“先生有話不妨直說,若先生真有計策助我,我愿以千金贈先生。”
徐庶見呼延明上鉤,這才悠悠道來:“將軍覺得,界山之戰結果如何?”
“自然是大單于大破漢軍!”呼延明立刻說道。
但徐庶只是似笑非笑看著呼延明,讓呼延明顯得有些尷尬。
“在下對軍事也頗有見解,在下倒是覺得,那位羌渠單于必敗,區別只在于,損失人馬是多是少,但依我所見,只怕是要全軍覆沒。”徐庶直言不諱,對呼延明說道。
這讓呼延明臉色頓時變得很難看。
所謂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
你上來就說匈奴必敗,而且全軍覆沒,這簡直就是罵娘嘛!
然而呼延明沒有生氣,只是認真說道:“我匈奴鐵騎精通騎射,即便不能勝,若要逃,又有誰能攔得住呢?”
“誠然如此,可是天下之大,羌渠單于,又有何處可逃呢?”徐庶輕輕捋了捋胡須,笑著說道,“我聽說匈奴王庭一直擔心羌渠單于殺回西河。
若有機會對羌渠單于落井下石,他們會不會做?
羌渠單于之所以能占領太原,本就是仗著憑借匈奴鐵騎戰無不勝的軍威。
若界山之戰戰敗,太原百姓,還能容羌渠單于繼續留在這里嗎?
而這其實都是小事。
最要緊之處在于,漢軍的統兵將領,可是朱儁!”
一聲朱儁,讓呼延明如雷灌頂,耳目發麻。
“皇甫嵩、朱儁,乃漢之名將,然而素來嗜殺。
皇甫嵩討黃巾于廣宗,屠殺二十萬人,筑起一座京觀,以至于連續三年,方圓百里,一到夜幕降臨,冤魂哀哭之聲不絕。
朱儁討黃巾于南陽,屠七萬人,淯水為止不流。
此兩戰,皆是漢軍拒絕投降,趕盡殺絕所致。
我聽說皇甫嵩討西涼北宮伯玉時,北宮伯玉因懼怕屠殺,于是萬眾一心,終于打敗皇甫嵩。
不知羌渠單于,可否效仿北宮伯玉?”徐庶反問起呼延明。
呼延明沉默了。
北宮伯玉有羌兵二十萬,勇猛無敵,再加上萬眾一心。
皇甫嵩只有五萬人,打不贏也不奇怪。
但是于夫羅只有五萬人,而對面的朱儁反倒有十萬人!
從糧道上的戰斗也看得出來。
匈奴兵素質根本比不上漢軍。
將領的差距也大。
那楊應陣前斬殺獨孤五將,威震匈奴,呼延明自認為不如楊應。
甚至北宮伯玉有當地土著的民心支持。
而匈奴在太原多番劫掠,百姓怨聲載道。
不管從哪一點看,匈奴都一點勝算都沒有。
最多和朱儁拼個兩敗俱傷。
即便打贏了朱儁。
匈奴人口就這么點,死一個就少一個。
五萬匈奴兵是于夫羅的全部家當,但是十萬漢軍不是漢軍的全部本錢啊!
于夫羅即便打贏了,也肯定損失慘重,那這場勝利還有什么意義?
呼延明看著徐庶,沉默了許久。
這一仗無論勝敗對匈奴而言都是敗。
“求先生救我!”呼延明終于服徐庶了。
他知道,和漢軍硬拼是死路一條。
朱儁殺人不眨眼。
肯定會殺光他們的。
覆巢之下無完卵。
呼延明自己也活不了啊!
徐庶看著呼延明,微微一笑。
呼延明終于上當了。
呼延明并不知道。
朱儁的人馬只有一萬而已,楊應的精兵也只有一萬而已。
其他的部隊,全都是基本沒什么戰斗力的黑山拉拉隊。
當初張燕十五萬大軍都沒打贏朱儁這一萬人。
可見楊應軍中的這七八萬黑山軍,也就相當于半個河內軍而已。
真打起來,匈奴還真不一定輸。
畢竟匈奴死不起人,楊應也死不起人啊。
朱儁的五千家兵,那也一樣是死一個就少一個。
不過這些事,徐庶當然不會告訴呼延明了。
要是說了,自己還怎么忽悠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