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四小名旦
繼四大名旦之后,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又有一批年輕的旦行演員脫穎而出。1939年初,北京《立言報》曾選舉童伶主席。其后《立言報》又根據群眾意見,邀請李世芳、張君秋、毛世來、宋德珠四人合作,在北京新新大戲院演出兩場《白蛇傳》,四人分演自己擅長的一折,宋德珠演《金山寺》,毛世來演《斷橋》,李世芳演《產子·合缽》,張君秋演《祭塔》,各展所長,社會影響強烈。從此四人即被群眾稱為四小名旦。
繼四大名旦之后,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又有一批年輕的旦行演員脫穎而出。1939年初,北京《立言報》曾選舉童伶主席。其后《立言報》又根據群眾意見,邀請李世芳、張君秋、毛世來、宋德珠四人合作,在北京新新大戲院演出兩場《白蛇傳》,四人分演自己擅長的一折,宋德珠演《金山寺》,毛世來演《斷橋》,李世芳演《產子·合缽》,張君秋演《祭塔》,各展所長,社會影響強烈。從此四人即被群眾稱為四小名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