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聯手杜一尺
- 重生江海島1911
- 朱老槍
- 3711字
- 2023-04-24 10:46:10
陶昌溜出布店順街溜達,沒走多久到了江鮮市場。看了看沒進去返身往布店走。這時候應該選好布結了帳出來了吧。得抓緊請裁縫師傅裁縫。爭取請他們今晚加班加點先完成一人一套,明天讓姑娘們象蝴蝶穿街。留下一片風景。
有人喊他,陶昌回頭一看是杜一尺。杜一尺説:“小兄弟,想跟你説説江鮮生意,我們可以聯手做。”
陶昌對杜一尺感覺較好,爽快答應。兩人商量好明天上午見面商談。陶昌其實更想知道東方都市各類江鮮行情。江海島消費市場太小,沒幾人會買極品江鮮吃。如大毛蟹,四兩一只與半斤一只吃起來其實差不多,售格卻天差地別。
陶昌布店附近等了會,沒人從布店出來。真奇怪,什么事出不來了。陶昌不知道駱云正在把他倒賣給葉輕飛。
終于有人出來了,陶昌焦急地遠遠喊道:“走,到裁縫店去。”卻看到葉輕飛與駱云并排走出店門。
陶昌吼:“小妖精,拖拖拉拉弄這么長時間。”葉輕飛似笑非笑打量著陶昌,很快與駱云打了個招呼回了布店。接著又看到葉云芳從店門口伸出半個腦袋,怯怯地望著他。接著小丫也出來了。
臥槽,小白臉王少追著小丫獻媚討好。小白臉當著葉云芳面追小叉?自己離開后布店發生了什么?都亂套了。
裁縫店看到陶昌來,象迎接皇上。開什么玩笑,這一段時間陶昌是裁縫店最大客戶。
陶昌進店一説這次要做33套,幾個裁縫師傅震驚了一下,臉上笑開了花。陶昌指著11名姑娘道:“請師傅今晚加點班,給她們每人先趕出一件明天上午穿。這11件衣服我每件加3塊。”財大氣粗,后世不知爹娘苦不屑子孫大學生,有了錢就充大款。
有錢能使鬼推磨,裁縫師傅説我找其它裁縫店借幾個熟練工來,明天上午保證姑娘們穿上新衣服。
陶昌讓她們穿上新衣服逛橋城,這叫感情投資,后世學的。要讓她們死心塌地追隨自己必須攻心為上。
裁縫師傅把陳永強兩套衣服拿了出來。陶昌要他馬上換上,陳永強還有些難為情。這衣服式樣是陶昌設計的,陶昌從歷史上讀到,孫大先生的“中山裝”就是這時間出現的。陳永強穿上,真是人靠衣裝馬靠?,人從內到外全變了。年輕了,精神了,氣質上來了,有點象大都市引領新潮流的先行者。
陶昌十分滿意,拍拍姑夫肩膀:“別找二奶啊,我姑媽會傷心的。想有個小三,也一定得秘密點,別讓姑媽看到。”
陳永強茫然,二奶、小三?我二奶奶早死了,小三遍地是。張小三,楊小三,我大伯的三兒子叫陳小三。
晚飯全部到海島飯店吃飯。13個人包了兩桌。這個時代飯店沒圓桌,只有方桌。其實今晚到海島飯店吃飯,也是陶昌攻心為上一招。八少女肯定沒到過高檔飯店吃飯。讓她們開眼界,深刻烙下跟昌哥走過好日子。其實羊毛出在羊身上,八少女拼死擊退眾混混,幫他保住了賣蟹錢;然后跟著他闖蟹販子小鋪,收了老劉三人財富。這錢無論如何要拿出一部分獎勵八少女。吃飯錢就從這里面出。
這一頓自然豐盛,“公費”吃喝,沒人心痛。陶昌感覺好象吃的是其它人錢,好菜名菜點全了,方桌上都擺不下。陶昌感嘆道:“要是圓桌好了,擺上二十多道菜還有空間。”
陶昌天天一溜兒新名詞脫口而出,很多人開始會講了。小丫説:“這叫聚餐吧?”
陶昌:“説對了,加十分。這場合有很多種叫法,聚餐,會餐,公費吃喝,早在農業出現前的原始部落,就有聚餐這樣的形式。”
這么多菜自然吃不完,大家大叫可惜,陶昌大叫一聲:“打包!”飯店小二,包括會餐眾人愕然,“打包”是什么意思?
陶昌尷尬地道:“現在某些大城市,到大飯店吃飯客人會把吃剩的有些菜用東西裝起來帶回家,叫打包。嗯東方都市就有。”
宋波崇拜地道:“昌哥見識好廣,什么時候帶我們去東方都市白相。”
陶昌借機盯著大波-波説:“會去的,我們好好做,面包會有的,奶油也會有的。”
宋波把尖刀架在老劉脖子一幕,陶昌永世不忘。不知道宋波讀過書沒?要是讀過書,到東方都市辦事時帶上她,秘書、保鏢、那個還有……一人兼三職,讓昌哥好想往。
晚上,駱云、宋波等九人到客棧住宿。陶昌和陳永強先到了客棧房間認了門,回到小丫家清算今天收入。
姚本孝這光緒年間舉人看著兩大包錢倒在床鋪上,也是驚得老腿兒軟。
清點結束,賣蟹錢9萬2千3百元,6萬5千8百元現鈔,158個銀元,三只金戒指。
陶昌道:“加上發獎金1萬1千元,做衣服5千2百元,今天總收入現金17萬4千2百元,銀元158元個,金戒指3個。”
姚老頭和陳永強默不作聲,聽陶昌安排。這筆錢稱得是一筆巨款。僅現鈔就可以買下葉家綢緞洋布鋪。包括房子和所有面料。
陶昌説:“賣蟹9萬2千3百元先放邊。本來我準備從中拿出部分錢,姑夫、駱云和八少女幫了忙,做了很多事,必須給大家錢。現在有了一筆賠償費,這錢就不動。”
稍等了等,陶昌道:“現在要講的是從蟹販子拿來的賠償費,這筆錢駱云和八少女都拼了命,今天在場的自己人一樣助威拼命,姚爺爺都拿著木棒上去拼命。”
姚老頭搖頭擺手:“你就別取笑老頭子。”
陶昌笑道:“擂金擊鼓,在前沖鋒,都是戰士啊。只是分工不同。”
姚老頭不語,反正説不過這小子,不如不説。
陶昌道:“我的意思是,每人包括我一人再發2千塊,銀元2個。小丫和蘆花兩人發少點,每人發1千塊和1個銀元。剩余錢拿來創業,為大家辦實事。我有個初步打算要在北水蕩辦人工養殖場,在城里開辦江鮮鋪。八少女同意幫我做事。辦養殖場、開江鮮鋪的錢當然我自己出,我已準備好了。蟹販子賠償費剩余錢就用來提高她們平常福利待遇。”
姚老頭和陳永強有些震驚地望著陶昌。
姚老頭道:“我不是不同意給大家發錢,只是發這么多錢弄不好要出事。先前你給大家發每人1千,1千塊錢對現在的你不算啥,對于窮人,這1千塊夠農村五口之家一年的油鹽醬醋和買布做衣裳鞋子錢。而且綽綽有余。接下來每人發2千塊錢2個銀元,她們拿回家家里人問這錢怎么來的?不好回答。要是説跟人家打生打死弄來的,恐怕會嚇死人,有些人家都不敢用。”
陶頭點頭:“這事我疏忽了,得跟她們好好説一説,統一口徑,就説跟我捉蟹賣蟹得來的錢。實話實説極品大毛蟹一只就能賣到200塊。應該能夠讓人信服。”
姚老頭和陳永強看陶昌決意這樣做,沒再説什么。陶昌對姚老頭道:“姚爺爺記帳,然后每人這次共得了多少錢(包括做衣服),總數用了多少錢。我要公布。這是規矩。”
三人又討論買房子和開店鋪事。陶昌一錘定音,這房子地契上寫陳永強名字,買了房子姑媽一家搬來。陳永強負責江鮮鋪,陳輝和陳云找個學堂讀書。
第二天發錢,陶昌先是來了一通新詞兒:“獎金,是按勞取酬的一種形式,是大家付出辛勤勞動取得成果一種報酬。通過發獎金,讓大家深刻感受到,只要你做得好就能得到豐厚回報……”
聽不懂,但每一個人都聽得很認真。
陶昌繼續説道:“下面公布發放名單和金額,駱云、宋波、陳小月、張小蕓、港香、陳永強、姚本孝、陶昌……每人獎金2千元銀元2個。姚小丫、陶蘆花每人獎金1千元,銀元1個。”
宋波,沒聽錯吧,還要發2千元,還要發銀元。
陳小月淚流滿面,我娘的病有錢治了。
張小蕓,我不用為哥哥找娘子和不認識的跛腳男人換婚了!
港香,哥,你可以買只小帆船了,當船老大夢想很快實現……
蘆花:“我把這錢給哥哥買嫁妝……”
陶昌大笑:“是哥哥給你買嫁妝才對。哥哥以后給你買一幢別墅給當嫁妝。”
蘆花:“別墅是什么東西?”
姚老頭這輩子沒經手過這么多錢,給大家發錢的手有些抖,一疊疊錢一個個銀元從他手里象流水樣流出去。
八少女拿到了錢靜靜地坐著,滿屋寂靜無聲,她們想家了,她們想回家,讓爹娘不再為苦難生活天天發愁,要爹娘不再為了一分錢吃個雞蛋都心疼。
杜一尺坐在陶昌對面,沒什么客套,直入主題。杜一尺明白對面的少年需要什么,把東方都市大毛蟹市場事無巨細地介紹,包括他們販運到東方都市出手價格500塊一斤,東方飯店端上餐桌以只單位計價,滿半斤的一只888元,滿七兩的一只999元,滿一斤的一只1500元等等。
杜一尺有些驚奇,這少年聽到這些情況波瀾不驚,穩健如山。他自是不知道眼前少年兩世為人,對東方都市熟得再也不能熟了,對市場營銷一套從理論上與見識上,不是杜一尺能比肩的。
陶昌聽得很認真,臉上不動聲色,心里活動波瀾起伏。東方都市是一定要去的,進入東方都市扎根東方都市早就是自己定下的目標。只是現在,別説進入東方都市就是在江海創業也是困難重重,心有余力不足。最困難的就是沒有有用人手。打造一個忠誠可靠戰力堅強縱橫東方都市商場的團隊,身邊一個合適人才現在都沒有。
杜一尺是個人才,自己不介意把他納入團隊。問題是,人家愿不愿意加入,加入了自己能不能駕馭。至少現在,肯定不行。
目前,通過杜一尺拓寬自己產出的江鮮出口通路,豐富自己財路,才是最實際也是最迫切的大事。江海水產不把到東方都市的商路打通,就是死路一條。
陶昌:“你一年收蟹季節能吃下多少極品大毛蟹?”
杜一尺:“這不好説,現在心中無數。每年收購到江海極品大毛蟹數量不多,最多一年我們也就收購到三千多斤,一直處于供不應求狀態。”
陶昌:“如果我一年供給你二萬斤甚至更多,你能銷售得出去嗎?”
杜一尺震驚:“這怎么可能,我承認陶少捕捉極品大毛蟹是絕頂高手,但江海島有這么多極品大毛蟹存在嗎?”
陶昌:“你只需要回答我能不能銷售出去。當然,銷售價格不能低于現在。”
杜一尺:“能,如果你能提供這么大數量,我每斤收購價提高50,甚至更多。但只能由我收購。”
陶昌:“能,并做到你隨時要貨我隨時送貨。每年供應時間可以延長兩個月。”
杜一尺:“每年供應時間延長兩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