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劉説道:“杜老二,最近在做什么生意?發大財別忘了我們這些老兄弟。”
杜一尺笑笑,沒説話。他這兩個月不出意外,和程志和生意交易額起碼三百多萬,利潤按百分之四十算,應該有一百二十多萬。老劉這三萬多利潤真瞧不上眼。
李大水看杜一尺、李彬早不入眼了,冷笑道:“做大生意?小生意有沒有都懸。就他們倆躲在橋城鎮,能弄到鱘魚,娃娃魚,我李倒過來寫!”
程志和這次和杜一尺談定的生意,起碼這兩個月大江三鮮穩定供應,不用操心。春節期間還有大毛蟹奇兵出現在餐桌上,今年這年日子很好過。現在反正閑著就想找點樂子。
程志和説道:“那倒是,娃娃魚本就難弄。杜老弟閑著也是閑著,不如跟老劉他們賺點過年鞭炮錢,別讓這個年過得冷清。”
老劉聽了程志和這話,確定杜一尺找他不是談生意,很可能來找生意門路。做水產生意的人經常到飯店打聽誰誰賣了什么水產,飯店一般會和盤托出,這對飯店有好處。你賣他賣飯店就有更多選擇,進價有更多回旋空間。
但有種情況例外,如杜一尺,他的貨獨此一家,飯店要是泄露,就會有其它飯店找杜一尺進貨,對東方飯店不是好事。
老劉絕對不會認為杜一尺能壟斷某一種水產品。聽了程志和的話,對杜一尺愈發鄙視不放眼里:“,杜老弟想找點生意做,行。什么時候吃不起飯時,你找我們,冷飯、剩飯、餿飯總是有些,不會讓你餓肚皮。”
李大水笑得眼淚都出來,指著老劉説:“讓杜老弟只吃剩飯餿飯怎么行,總得給他喝些殘湯涮鍋水,好下飯,好下飯。”
杜一尺拱拱手:“那就謝了,只怕那天涮鍋水都被你們自己喝完,我會失望。”
程志和壞壞地笑道:“不會失望,不會失望的,可以涮兩道鍋,兩道鍋。”
雙港大水蕩養殖基地建設工地,陶昌看著木匠準備搭簡易木板房架子,突然叫停。
眾木匠不知所以,陶昌説沒事沒事,我想想。
陶昌來到前世,其實最苦惱的就住房。真的,來后世看著住瓦房人家,他都感覺到住這樣房子還叫不叫人活?
一是屋里潮濕。那是痛苦到讓人窒息那種潮濕,冬天陰冷,被子表面象結了薄冰。春天屋里地面開始泛潮,地面結上薄薄白霜,這是鹽漬。夏天那是屋頂上水淋淋,草房十家有九家半漏雨。臺風、雷暴風,颶風,這草棚屋頂鋪得再好,也是破了。這風比起杜甫筆下秋風厲害了不知多少倍。更兼暴雨傾盆,這屋里無處不是水。雨后天晴大陽暴曬,屋里那是水氣騰騰;秋天西風一響,那風從籬笆墻縫隙鉆進來,秋雨綿綿時,風與雨爭先恐后透進草屋里把人浸在風雨里……
后世解決這問題其實很簡單,就一個“樓”解決了這許多問題。
二是里外都臟。屋外茅坑,男女共用,一年有大半年綠頭蒼蠅與蚊子齊飛,蹲糞坑屁股上叮滿蒼蠅蚊子……再一會或許就飛到了剛從鍋里盛出來的飯菜上……洗馬桶與洗菜共用同一條宅溝……
幾千年來農村人或許都是這樣過來的,并不僅僅只有江海島人。
當然大山人可能好一點,小溪上游、下游可以洗不同東西。
問題是,陶昌是從后世來的,住的是樓房,就是那幢老房也改造多次,早就鋪上地板磚用上抽水馬桶,喝上自來水,洗澡用熱水器,出門就是水泥院壩柏油路……蒼蠅蚊子自然絕跡無蹤。
從低處向上走升,感到陽光越來越溫暖;從高處突然墜下,冰冷沏骨。
養殖基地,陶昌接下來可能絕大數時間待在這里,陶昌決定建簡易木板房思路不變但生活衛生設施,盡量向后世草棚鎮住房標準靠擾。比如,廁所要男女分開,自動沖洗沒自來水就用人工沖洗,這就要有排水道。其實可以用上自來水,就是沒有電無法抽水進水塔,那就人工擔水送上水塔……
自來水管用竹管代替,還得有開關,沒開關變成常流水……
陶昌看木匠們,丟過去兩包香煙,説道:“你們抽煙,我再想想。”
陶昌在想,東方都市這時候應該有自來水,租界里外國佬肯定用上。那自來水管、自來水開關,都有。去東方都市買。
這樣一想,陶昌決定,養殖基地行政中心建造成生活樣板小區,小區房建成江海人住房樣板房。
説起復雜,其實簡單,不需象后世建樓房大動干戈,還是平房,具體叫矮腳房。這最適合江海。
江海島沒山,陶昌決定造一座土山,就是用土堆起一塊高于周圍平地的高地。高出平地十五米到二十米就行,寬五十米,長一百米,夠不夠?
這工程量其實不大,四周就地取土,掘走泥土地方形成人工湖泊,種上蓮花,湖邊種上花草。二個百個民工挑土三、五天就能成。
這年頭勞動力便宜,人造高地大概要20萬方土,每方平均50塊,100萬搞定。
當然沒清水觀公巨型養殖箱里東西,沒平白就撿了幾百大洋,陶昌根本造不起人造高地這工程。因為大頭開支在養殖基地那邊。
高地最高點造座水塔。高地半中間造矮腳房,宿舍、辦公房、廚房、公共廁所。就行。
陶昌腦海高速運轉,要最快速度造出生活樣板小區房。
人造高地選擇在水蕩邊,就是徐組長他們當初追捕自己的那地方。高地上可以一覽無遺看到養殖基地全貌。可以看到水蕩全景,隱約看到大堡鎮,甚至更遠。
或許留給后代一個風景點,旅游勝地,惠及子孫。
陶昌招手叫來候燕,説:“我口述,你記錄。”
兩人席地而坐,陶昌報出一個個新名詞,候燕很緊張,因為很多字不知用那個字,比如陶昌説“開關”、“接口”、“龍頭”等等,只好請教陶昌,陶昌湊過頭教,還手把手教,讓小芳同志撇了無數次小嘴,讓宋波同志后悔自己沒自告奮勇當秘書。
候燕臉有些紅,心跳動頻率加快,有些興奮。
陶昌這時心無旁騖,倒也一本正經。陶昌讓候燕記錄的東西,準備請杜一尺帶張小鷹到上海專程購買。還有些東西先打聽,比如柴油發動機,陶昌知道歐洲國家肯定有了,租界有沒有不清楚。
張老爹被叫了過來,陶昌和他開始實地畫線打樁,説了要求和標準,要張老爹明天就組織人先造高地。
陶昌説道:“我需要深圳速度,要用深圳速度建生活樣板小區。”
誰也不知道深圳速度是啥東西,或許這時候南海邊上一個叫深圳的小漁村還沒形成。
深圳速度不懂,生活樣板小區也沒人懂。陶昌自己懂就行,其他人按照他的要求去照著樣子做就行。
陶昌相信,生活樣板小區造好,起碼年輕人看了會視作天堂。住進去的人恐怕再住草屋甚至瓦房,都會不習慣。都想往生活樣板小區這房子。
這樣就好,我養殖基地開始運轉,我的員工掙錢不會少,我就建造類似小區,讓他們買這里房子住,形成一個新型小城市,再發展教育,打造娛樂產業,改變人們生態。
只是,歷史發展告訴他,絕對無法實現這樣理想。桃花源在一個戰亂時代,在強敵入侵的年代,根本不可能生存。
不過,起碼有二十多年江海島是太平的,這就足夠做一些事情。
東方都市,老劉和李大水離開東方飯店,老劉總感到杜一尺表情太過淡定,隱隱有財大氣粗磁場。
老劉説道:“杜一尺往年這時候早回到東方市了,今年和李彬還穩坐橋城鎮,這里面有問題。”
李大水腦子很有彎彎,想了想説道:“東方飯店最近推出刀魚、鰣魚極品江鮮菜,還傳出大毛蟹一直供應到過年。會不會跟杜一尺兩人有關。”
老劉一拍腦袋,大毛蟹是江海島特產,不是會不會,是一定跟杜一尺有關。
李大水剛才和老劉兩人狠狠挖苦杜一尺,心想,如果東方飯店刀魚、鰣魚和大毛蟹都是杜一尺弄來的,剛才挖苦杜一尺變成一直在打自己的臉,自己把臉打得啪啪響。
老劉道:“江海島什么時候這時季還有大毛蟹,島上河溝水蕩里產鰣魚刀魚?”
李大水道:“會不會跟那小雜種有關,這小雜種渾身透出怪異,當初極品大毛蟹就象他自家養的,説拿來多少就多少。”
老劉點頭,他有點后悔當時蒙騙強奪這小子大毛蟹。説道:“我們暗中跟著杜一尺看看他到底在做什么?”
李大水疑惑地看著老劉:“他去江海島也跟著嗎?”
老劉説道:“反正我們也無事,去橋城鎮看看,説不定有驚喜。”
杜一尺絕對想不到老劉、李大水做起跟梢勾當,跟梢對象還是他。老劉和李大水上了客帆船,分開坐著,兩人換了衣裝,戴著草帽,杜一尺正思考這次水鮮運輸問題,以后得要自己買一艘帆船運輸。也沒注意到自己被老劉、李大水跟梢了。
上了南門碼頭,杜一尺匆匆來到綢緞洋布店,這是他和葉輕飛聯系地點。葉輕飛每次回來還是要看看綢緞洋布店,這是他大半子輩子心血。
老劉和李大水有點疑惑,這綢緞洋布莊老板難不成做起江鮮生意,杜一尺的極品水產難不成是他的。這倒是好事,有機可乘,跳墻把杜一尺生意搶過來。
杜一尺一走老劉和李大水進了洋布店,和小二東扯西拉,就把需要的情況套到手。
好在,洋店小二最害怕也最不想提起的就是陶昌。李大水和老劉轉著彎打聽葉輕飛親屬和接近的都是什么人,店小二沒提到陶昌。他選擇性地要徹底忘掉這人。
東方飯店的貨果然是杜一尺送的。老劉和李大水想起當程志和面挖苦杜一尺,現在自己臉了有生疼感覺。
李大水問怎么辦?老劉説不急,先看看他們送貨情況,再作理會。兩人這幾天就象幽靈出沒在江鮮市場外,等到了葉輕飛和張小鷹送貨。
王品端五人護衛隊也成了送貨隊一員,每次送貨起碼抽出三人參與送貨橋城鎮。陶昌奉行的是多勞多得。沙大毛和老爹是送貨隊主力,陶昌沒讓他們去養殖基地挖掘土方。沙大毛父子倆是自己親近信得過人,送貨車隊里必須有這樣的人帶著。
經過陶昌改裝獨輪車有兩只水箱,利用推動獨輪動力,弄了個小小傳動裝置,帶動水箱里簡易木葉片旋轉輸氧。
陶昌是神人,起碼在送貨車隊里,經沙大毛父子倆無時不刻宣傳,成了大家共識。就水箱里幾片小小木片轉動,魚們活得活蹦亂跳,陶昌神的地位已牢固無比。
這小小傳動裝置被杜一尺、李彬移置到船上大水桶,不過需要兩人手動搖著。這裝置杜一尺和李彬高度保密,拿陶昌的話,這是知識產權,比極品江鮮還值錢。拿杜一尺和李彬的認識來看,不能讓別人學去,大家都會,都送活魚,對他們生意影響就大了。
船上其它客人看到杜一尺、李彬一停地搖著露出大桶外的手柄,問他們這是什么意思?
兩人有時回答,練臂勁,鍛煉身體;有時説仙人讓他們這樣做,保佑魚蝦們活著。
老劉、李大水看到車隊很壯觀,二十輛裝著水箱獨輪手排起很長一溜。兩人估計起碼有三千斤以上。其實每只水箱只裝了幾十斤,五個品種一共才一千多斤。這是陶昌規定的,説水箱里魚放太多,魚密集擠壓造成空前缺氧,會很快死去。
陶昌的話就是仙旨,每次送的魚活得歡,他們更深信不疑。
車隊直接推到南門帆船碼頭,杜一尺和李彬滿面笑容迎接,帶領大家把車上小水箱抬上帆船,轉移到船上大水箱。
老劉和李大水混在看熱鬧人群里,臉上皮肉高頻率跳動,他馬弟,見鬼了。這時候還真有大毛蟹,而且大得出奇,全一斤以上。
鰣時、刀魚、河豚,鱸魚,真他馬弟,這都從那弄來的?
杜一尺、李彬這是要發大財!
老劉和李大水想混上船,被張小鷹攔住,這船被杜一尺包了。包了兩個月。張小鷹這次和杜一尺、李彬一起到東方都市,肩負著陶昌采購樣板生活小區的許多物資。
李彬看到張小鷹這邊攔人,一看,這兩人有點眼熟。老劉、李大水改變了容顏,李彬也沒在意。朝過面的人多著!
木船揚帆啟航。李大水恨得兩眼冒火,他馬弟,憑什么,你們就能發大財?
老劉摸著下巴,想著什么?
李大水罵:“他馬弟,船到大江中間翻了才好!”
老劉若有所思,船翻了,是大江口普通現象,沒什么奇怪。
不過,現在還不到這一步。讓他們活生生看到生意被搶走,看到本屬于自己金錢流進別人口袋,這才有意思。
船翻人亡,勝利者會失去許多歡樂。讓失敗者活著跪在自己面前屈服,才能展現勝利者風采。
老劉和李大水在綢緞洋布莊見到了葉輕飛。葉輕飛有些奇怪,這兩人怎么知道我做水產生意?
老劉和李大水很直接,開價。不管杜一尺給什么價錢,他們多給一成。
葉輕飛是商場老狐貍,這兩人對杜一尺和李彬很熟悉,直呼杜一尺,李彬,那是稱呼了無數次的順口。
葉輕飛問他們姓名,不熟。也沒多想,説道:“做生意講的是誠信,我們和杜老板他們有合約。給杜老板的貨暫時不能給你們。”
老劉直接提出價錢再加一成,比杜一尺高二成。
葉輕飛還是堅持,讓老劉和李大水很失望,出價提高二成還是不能打動對方。
不過葉輕飛又説了句話,讓兩人有了希望。
葉輕飛説:“我如果能增加產量,想法給你們些貨。數量可能不多。”
葉輕飛想,清水觀公存貨太多,有客戶來是好事,盡量變現最好,只是這事要跟陶昌商量了才行。這也是葉輕飛老到之處。
離了洋布店,李大水還是覺得讓杜一尺翻船好,一勞永逸。沒人跟葉輕飛做生意,只能找他們,還可以剎價。
陳阿大和海盜熟,只要透露杜一尺船上裝的東西值大錢,海盜定會動心。
老劉點頭,兩條腿走路,跟葉老板進一步加強聯系,等杜一尺他們喂了王八,葉老板自然而然就和我們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