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傍晚,燕雀的狂躁穿過暮靄,在鹿門山中回響。隱士孟襄陽和他的好友子榮在夕陽下悠閑地散步。
甫一經過了一座雜草叢生的墳塋,還未待孟襄陽看清墓碑上的名姓,他便身形一晃,來到了一個農家田舍。
環顧四周,剛才空寂的山谷小路,被晚霞染紅的天都已經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翠綠的樹林圍繞著村落,蒼青的山巒在遠處城外橫臥著,天清氣爽,陽光明媚的怡然之景。
正當他準備和好友子榮感嘆今日之驚奇時,他發現自己身邊竟然早已不見子榮的蹤跡。
孟襄陽不覺有些慌張,剛想大聲詢問農舍是否有人在焉,伴隨著“吱呀”的開門聲,一個年近花甲的老人已從農舍屋內走了出來。
老人見到孟襄陽,先對著他雙手作揖,然后滿臉笑意地說,“今日貴客自遠方來,老農喜不自勝,喜不自勝吶。酒菜早已備好上了桌,還請貴客快快隨我進屋,入席就坐。”
孟襄陽趕忙作揖,“多謝老先生好意,但晚輩實在是擔不起貴客二字。老先生喚晚輩襄陽便可。”
那老人聽后點了點頭,笑著叫了聲“襄陽。”
孟襄陽見狀,也放下疏離客氣,隨著老人進屋入席。只見這桌上擺的盡是山珍海味、瓊漿玉液。
孟襄陽不禁心中慨嘆:嗚呼!眼下是到了神仙洞府啊!
老人看出了孟襄陽的震驚,撫須大笑道:“襄陽不必驚訝,老農不過是這鹿門山一隱士耳。”說罷,轉身打開了屋內的窗子,指著窗外樂言:“襄陽且看窗外之景。”
孟襄陽隨之望去,窗外菜圃里的菜都郁郁蔥蔥,生機勃勃的。偶有幾只小鳥在菜圃里徘徊,幾只白蝶在菜花上飛舞,看護菜圃的狗也樂在其中……
“好一幅安然愜意的田園美景圖啊!”孟襄陽感嘆到。
老人贊同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說:“老農與這菜圃可謂是情同手足嘍。斗轉星移,四季更替,插秧除草,消殺毒蟲,這菜圃才成了如今模樣。雖然勞累,但其中樂趣卻是道不盡吶。”
對于菜圃的護理,孟襄陽有些好奇,便開口問了老先生。老人起初一愣,而后哈哈一笑,驕傲地向其講述了種種農事。最后二人飲酒吃飯問答,共話桑麻之事,好不快樂。
等二人聊完農桑,孟襄陽起身又作揖,感激道:“今日與老先生所論,晚輩受益匪淺。只是時辰過了良久,晚輩怕友人擔心,恕不能再陪。告辭。”說完就向門外走去。
老人上前一步攔住他,笑言:“莊子說過‘萬世之后而一遇大圣,知其解者,是旦暮之遇也。’如今襄陽便是老農所求的大圣,但大隱隱于市,小隱隱于野。老農處于亂世不得志,故而隱居于此地。如今天下太平,襄陽正值年青力壯,何不游訪天下,尋得心靈依托呢?”
孟襄陽點頭稱善,并許諾道:“晚輩銘記老先生教誨。待到重陽日,晚輩將不請自來,與老先生同賞這秋日菊花。”話畢,周圍環境倏地一變,孟襄陽又回到了山谷小路之間。
墓碑上則寫著:龐德公之墓。他看完,便哈哈大笑起來。子榮追問其緣由,仍是笑而不語。
第二年,孟襄陽送子榮應考進士,子榮邀同行,孟襄陽以“與人有約在身”拒之。
第四年,孟襄陽出山游長江,交盡天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