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姑霸氣道:“就該如此。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既然他不讓我們活,那我們就讓他先去死。東陽,姑姑支持你。我方家人不惹事,可也不怕事。”
楚玥也輕輕點頭:“這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江湖中人,手段更直接。
楚琪皺眉想了想,咬牙說道:“我也支持表哥。”
楚江河嘆息了聲,沒有說話。
算是默認了。
接下來吃飯,氣氛有些沉重,大家都沒有說話。
剛吃好早飯,一個小丫鬟小急步跑來。
她欣喜喊道:“郎君,夫人,外面有自稱陶家的人送來了好多的銀子,說是給大郎和二小姐的。”
姑姑喜色道:“好,讓他們進來!”
很快,小丫鬟就領著三個人走來。
為首者是個中年管事模樣的人,身后跟著兩個人,手中各端著一個棕紅色木盒子。
“見過楚大人、楚夫人、方公子,兩位楚小姐。”
中年管事先是行禮,隨后說道:“鄙人陶府三管事周海,這是方公子和楚二小姐昨晚中秋會贏得的彩頭,其中一個五百兩,一個二百兩。”
兩個木盒被擺在了桌上,蓋子被打開,銀光閃爍。
五百兩銀子,聽上去很多。
實際上也就五十斤,再加上銀子的密度高,其實也沒多大的體積。
五十兩一個的大銀錠,總計十個。
姑姑微微笑道:“好,麻煩周管事親自跑一趟了。”
“應該的。若是沒有其他事情,那小的告辭了。”
“梅香,送送客人!”
目送周海遠走,姑姑喜色道:“東陽,這銀子我先替你收著,等你要娶妻的時候,我再幫你在附近買套好宅子。”
這話好熟悉!
方旭點頭,感覺像是看到了前世的母親。
“姑姑,姑父,那我先走了,要去清崖書院一趟。”
“嗯,去吧。”
方旭轉身走出飯廳。
“表哥,表哥,等等我!”
楚瑯邁著小粗腿,揮舞著雙手追了上來。
方旭沒有停下,微微笑道:“怎么了小瑯,不會又是喊我寫詩吧?”
楚瑯臉色一跨,隨后又興致勃勃地問道:“不是不是。表哥,我想知道昨天那首詞你是怎么寫出來的,我也想學。”
方旭呵呵笑道:“想學啊,很簡單,多讀書,等你獨自里有了墨水,自然就會寫了。”
“有墨水就行?”
楚瑯滿臉懷疑之色,一副‘我雖然很傻但你別騙我’的模樣。
方旭肯定地點頭:“當然。”
楚瑯停了下來。
看著方旭遠去的背影,他若有所思。
…………
清崖書院,位于城東約二十里外的青崖山上。
青崖山并不高,也就三四百米。
一大早。
方旭就來到了青崖山腳下,清崖書院山門前。
清崖書院的山門乃是一個巨大的漢白玉牌坊,高有九丈,寬十八丈,大氣磅礴,通體雕刻著古老花紋,透著古樸的滄桑之氣。
并且若是仔細觀察,可以看到碑文處有修飾的痕跡。
通過山門上山也會發現,這里的很多建筑并非儒家書院造式,而是道門的。
據說三十五年前,這里還并非清崖書院,而是命初道。
命初道乃道門大宗,僅次于道門三大巨頭。
但因為涉嫌謀反,最終被朝廷的征剿大軍給圍剿了。
后來不久朝廷又將這個地方交給了儒門,于是儒門在此基礎上建立了清崖書院。
“沒有想到,我還會回來!”
方旭感嘆。
記憶中,他雖然在這里念了八年的書,但歸屬感卻很弱。
沒辦法,成績太差了。
清雅書院分內舍和外舍,相當于宗門的外門和內門,而外舍又分為甲、乙、丙、丁四個等級的班,方旭在丁班待了六年,在丙班待了兩年。
走進山門,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
“你們聽說了么,昨晚中秋會出現了首‘天人交感’的詞!”
“我也聽說了,據說是個叫方旭的人寫的!”
“天啊,天人交感,這簡直不可思議,只是方旭這個名字好像很陌生啊。”
“嘿嘿,你們恐怕還不知道,他就是我們清崖書院的人。”
“這不可能吧,若是我們書院的人,為什么以前從未聽說過!”
“我倒是聽說過有個叫方旭的,據說非常非常英俊,但愚笨至極,被人戲稱為最好看的繡花枕頭,他們該不會是同一人吧。”
……
一路上,方旭聽到各種議論。
看來《水調歌頭》已經在清崖書院傳開了。
方旭忽然想到,似乎忘了看今天的氣運漲了多少了。
于是他連忙溝通青銅鏡:
命主:方旭。
年齡:18歲。
修為:武道八品(巔峰)。
功法:靈鶴鍛體拳(融會貫通)。
武技:真龍印(小成)、捕快刀法(小成)。
功德:0。
氣運:690。
……
“690,比昨晚只增長了40點,看來還沒有徹底傳開啊。”
方旭暗思。
他溝通青銅鏡:“青銅鏡,燃燒590點氣運!”
看著青銅鏡上的數字變成了100,方旭收回心神,繼續往山上走。
至于今天有什么好運,他挺期待的。
……
悠然小筑。
呂公著的住處,位于一片青竹林中。
在屋東側有個涼亭,名為聽竹亭。
呂公著坐在聽竹亭中,悠然地喝著清茶,輕笑道:“方旭,我這靈峰茶如何?這可是我親自從玄靈山頂千年野茶樹上采摘來的,每年最多也就三斤。”
玄靈山,定州府境內最高峰,離清崖書院大約有百里路,山勢陡峭,直插云霄,就算是武道高手也難以攀登上去,唯有可以飛行才行。
方旭放下竹筒茶杯,感覺渾身通暢,贊道:“雖然我不會喝茶,但卻感覺渾身通暢,像是被洗滌了一般,這肯定是好茶。”
“哈哈!你這評價夠樸素的。”
呂公著爽朗一笑,說道:“關于我昨天的提議,你考慮得如何?
你能寫出天人之作,說明你在儒道有極高的天份。
若是棄文習武,這不僅是我儒道的損失,也是對你天賦的埋沒。
我看過你的成績記錄,也通過書院的先生了解過你。
可能是你以前并未開竅,也可能是以前你在故意隱藏自己。
但我認為你應該學儒,我會親自教導你。”
方旭站了起來,躬身一禮道:“我愿意拜先生為師。
不過先生,我希望自己能夠自學一段時間,不用待在清崖書院。
實際上經過上次生死之劫,我是感覺自己開竅了。
但是還不清楚自己適不適合讀書,適不適合修煉儒道修煉之法。
若是還和從前那般,也免得讓人笑話。
若是我真有天賦,以后定然會辭掉捕快的職位一心讀書。”
捕快是他目前唯一獲得功德的渠道,他不想輕易放棄,就如他擔心自己不適合讀書,不適合修煉儒道之法般。
免得到時候不僅丟臉,還兩頭都落空了。
當然,若是他真是適合讀書,就算是不適合修煉儒道之法都無所謂。
相比于捕快,做官獲得功德更快更大,而且地位也更高。
方旭當然知道該如何選擇。
他前世就成績普通,只考了個普通的大學。
因此跟這個世界的人比讀書,鉆研儒道經典,他真沒有這個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