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他們竟是皇帝和太子?
- 大明:長生國師,朱元璋嚇壞了
- 來一杯無糖可樂
- 2162字
- 2023-05-02 07:31:17
五月初一,天氣晴朗。
天還灰蒙蒙的,街道上只有零零星星的馬車,魏光騎著駿馬去了宮城。
來應天府一個多月了。
這是他第二次參與朝會。
第一次朝會由于皇帝龍體不適,他沒機會見到布衣天子朱元璋。
之后時間他都在京師外搞小農經濟,也就沒機會參與了。
朝會流程極為繁瑣,魏光其實不想上朝的。
首先必須在大半夜起床。
然后穿越半個京城前往午門。
期間還不能吃東西,只能用點補品填肚子,這是為了避免朝會時出現出恭這種情況,惹天子不高興。
約莫兩刻鐘后,魏光來到午門。
此時已有許多大臣等候多時,三三兩兩聚在一起,低聲討論著什么。
魏光一身紅袍,極為顯眼。
大明律規定,一至四品的官員才能穿紅色官服。
現場五顏六色,身穿紅色官服者,幾乎都是三三兩兩小群體的核心,而且大多年長。
魏光如此年輕卻一身鮮紅,自然引起了不少注意。
“他就是應天府府尹魏光?”
“應該是了,上次朝會時見過一面。”
見到魏光到來,一眾大臣七嘴八舌,暗中指指點點起來。
無他,這場朝會就是因為魏光。
大明三日一朝,五日一朝,完全看皇帝的心情。
但昨日與今天接連開了兩場朝會,這一場就是因為魏光所引起的。
不少官員睡眼朦朧,已經在心里罵了魏光祖宗十八代。
而始作俑者視若無睹,雙手抱于胸前。
靠在宮墻,閉幕眼神。
昨日魏光已經知道,這次朝會專門針對他。
“咚咚咚~~~”
卯初,渾厚的鐘聲準時響起。
伴隨著“轟隆”聲,寬大厚實的宮門緩緩打開。
頓時人頭攢動,百官依次進入。
穿過奉天門,眾臣在寬闊的廣場整齊列隊。
魏光正欲尋找自己的位置時,一名錦衣衛闊步走來,低聲道:
“魏大人,陛下有請。”
“請。”魏光伸手示意侍衛帶路。
兩人穿過武樓,約莫一刻鐘后,來到了武英殿。
“魏大人,陛下在里面。”
錦衣衛伸手示意,隨后矗立在一旁。
魏光闊步上前,整理好官服,朝著殿內高聲道:“臣魏光,拜見陛下。”
“進。”有太監尖聲道。
魏光進入武英殿,在寬闊的大殿中心發現了兩道身影。
他們一位壯實,一位挺拔,皆背對于他。
“臣魏光,拜見陛下。”
魏光躬身彎腰,作揖說道。
“無需多禮。”熟悉的聲音響起。
魏光緩緩抬頭,這聲音怎么這么熟悉?
就在這時,那兩道黃袍身影緩緩轉過身來,動作出奇一致,雙手放在腰間,大拇指扣在腰帶中,笑盈盈的看著魏光。
“厚禮蟹....”魏光傻眼了。
這兩人不是別人,正是他認識的梅家叔侄。
不,他們是皇帝和太子。
“我早該想到的。”
魏光想起了種種過往。
應天府號稱小朝廷,不歸六部和丞相管轄,只向皇帝負責。
能擔任應天府府尹,說明至少是皇帝的親信。
之前他有所猜測,但沒往別處多想。
現在看來,一切都說得通了。
朱元璋非常滿意魏光的表情,大笑道:“魏大人,不知你有何感想?”
“臣有罪。”魏光心驚肉跳。
也就是說,他在德寧縣的所作所為恐怕早被朱元璋記錄在小本本上了。
“你有何罪?”朱元璋笑意盈盈道。
魏光吞咽唾沫,艱難道:“臣違背大明律,罪該萬死。”
“原來你還知道啊。”
朱元璋呵呵一聲,道:“如果不是看在百姓的面子上,咱早就砍了你的腦袋。”
“陛下圣明,臣對陛下的敬仰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又如黃河泛濫,一發而不可收拾。”
魏光還能說什么,只能先承認錯誤再說。
只要朱元璋沒砍他,一切都好說。
朱元璋笑呵呵走來,說道:“你應該知道今天朝會的原因吧。”
“知道。”魏光點頭。
“可有信心?”朱元璋問。
“回陛下,并沒有。”魏光搖了搖頭。
其實并不是沒有,而是他不關心,大不了回地方,反正罪不至死。
朱元璋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再聯想昨日看到青銅鼎“廢立皇帝”的畫面,他神目如電,道:
“你以為咱還會讓你回地方?”
“你這一輩子只能待在京師了,區別在于,是以階下囚還是府尹。”
...
奉天殿,皇帝車架緩緩到來,魏光一臉苦逼跟在身后。
皇帝入殿,眾臣排隊陸續進入。
這次朝會極為隆重,在京七品以上官員都到了,殿內站不完都站到了外面。
魏光剛剛入位,就感受到敵視的目光就投了過來。
不少人死死盯著他,眼中殺氣騰騰。
今天的朝會與其說是辯論會,不如是他魏光的審判。
朱元璋站立在階梯上,洪亮的聲音傳遍了大殿:“諸位臣工,今天咱特開朝會,想必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最近京城可謂沸沸揚揚,咱就是想聽聽你們的看法,有啥想說的都說出來,今天是特殊朝會,不講繁文縟節。”
話音剛落,就有大臣大步出列,高聲道:“臣請陛下問罪魏光。”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一眾大臣應聲唱和。
這種情況肯定不能讓領導出面,深諳人情世故的魏光當即出列,看向那領頭的老者說道:
“這位大人,不知身居何職?”
“我乃武英殿大學士。”老者說道。
“敢問大學士,本官何罪之有?”魏光說道:“就算要殺我,也得讓我死個明白吧?”
大學士朝著皇帝作揖,又朝著群臣作揖,說道:“陛下,諸位大臣,魏光之罪有三。”
“其一:公權私用,經商牟利。”
“大明律:官吏不得行商,不得通過親屬、代理人,或者委派自己的家仆、隨從的方式經營獲取利益,而魏光公然開設錢莊,獲不法錢財超幾百萬兩。”
“其二:結交朋黨,禍害朝政。”
“四月初一,魏光在應天府售賣錢莊股份,其中就有不少勛貴,這其中是否存在利益交換?”
“其三:鼓動百姓,公然僭越。”
“自古以來,士農工商各專其業,各守其職,這才有了國家秩序。可魏光竟讓百姓去行商,參與商賈之事,公然破壞天地法理,讓朝廷顏面何在?上下尊卑又何在?”
“現如今,百姓大談錢財,大論名利,有其田而不思耕種,致使民風敗化,長期以往,國將不國。”
“臣請旨,斬魏光以安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