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大明需要跪拜禮?
- 大明:長生國師,朱元璋嚇壞了
- 來一杯無糖可樂
- 1933字
- 2023-04-27 00:15:09
送走梅家叔侄后,魏光的郁悶心情算是好了不少。
這兩人雖然看起來不靠譜,但或許真能頂住他變革的壓力也說不一定。
一個是侯爺,一個駙馬。
尤其是駙馬,迎取的公主還是皇帝最喜歡的寧國公主,可見皇帝對這位駙馬還是很倚重的。
傍晚,夕陽西下。
魏光去了新買的宅子。
他當即寫了一封信,讓徐翁將水利工程的一眾管理帶到京城,他已經準備好大干一場了。
反正有梅家叔侄頂在前面,有問題大家一起擔。
次日,魏光去了應天府衙門背后的朝天宮。
朝天宮之名,由皇帝朱元璋下詔御賜。
取朝拜上天,朝見天子之意。
是皇室貴族焚香祈福的道場,和節慶前文武百官演習朝拜天子禮儀的場所。
作為新的京官,魏光自然也要去學習禮儀。
尤其是朝見皇帝的禮儀。
作為應天府的府尹,魏光自然是有機會見到皇帝的。
“在朝拜皇帝陛下時,需要彎腰躬身,腰身與地面成一條線,得到皇帝的允許后禮儀結束。”
“面見上官時,彎腰躬身的弧度則比朝拜皇帝時次之。”
“諸位臣僚切記,若是禮儀不到位,遇到刁蠻上官,最后吃虧的是你們,到時別怪我們沒跟你們說清楚。”
負責禮儀的官員可不管對面是什么人,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樣,好似瞧不起鄉下來的官吏。
眾人連連點頭,也不敢反駁。
除了魏光之外,還有不少進京述職的地方官。
“這位大人,咱們不興跪拜禮了?”魏光開口問道。
“你還活在以前?”負責禮儀的官員一臉詫異,像看鄉下土包子一樣看著魏光。
其他地方官雖然也不懂,但為了防止別人也將他們當成土包子,跟著幾名禮儀官笑了起來。
經過解釋后魏光明白了。
大明已經沒使用跪拜禮了。
皇帝朱元璋在建立明朝的前期,漢人還在使用著元朝的習俗。
官吏朝拜皇帝時,或者下級官吏向上級官吏匯報工作都要下跪行禮。
到了洪武四年,鑒于“軍民行禮,尚循胡俗,飲宴行酒,多以跪拜為禮”,朱元璋下詔規定,官民行揖拜禮即可。
只有比較正式,大規模的場景才用跪拜禮。
比如祭天,連皇帝都得跪拜天地。
就這樣,魏光在朝天宮學習了幾天的禮儀。
...
與此同時,皇宮。
后花園內,胡惟庸、李善長、徐達等人聽著花園內的動靜,一時詫異不已。
自從幾天前以來,皇帝除了正常的朝會之外,就一直埋頭在花園里。
“老師,陛下怎么了?”
作為丞相,胡惟庸無時無刻不在揣摩圣意。
“好像是農耕吧?”
李善長也不太確定。
胡惟庸踮起腳尖掃了一眼遠處,疑惑道:“春季農耕不是結束了嗎?”
“誰知道咱們這位陛下在想什么?”李善長搖了搖頭。
胡惟庸又看向旁邊的徐達,問道:“魏國公,你經常與陛下喝酒,可知道是為什么?”
“我還真知道。”徐達笑了。
“哦?”兩人來了興趣。
徐達看了一眼遠處,繼續說道:“聽說在幾天前,陛下在民間找到了一種糧食,名為土豆,可畝產三千斤。”
“畝產三千斤?”兩人傻眼了。
“這天下真有這種糧食?”李擅長驚愕不已。
“陛下說的,至于是不是真的,你們得去問陛下。”徐達轉身就走了。
兩人對視一眼,匆匆朝著花園深處走去。
人還沒到,胡惟庸恭賀的聲音便響了起來: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土豆乃祥瑞,此祥瑞出世,預示著上天佑我大明,陛下應該公示天下,與民同樂。”
朱元璋收起鋤頭,揮了揮汗水道:“還不確定的事,咱得先驗證再說。”
“陛下,此祥瑞陛下是從何得來?”胡惟庸眼睛一轉,問道。
“偶然得之。”朱元璋說。
見皇帝沒有透露,胡惟庸也不好追問。
兩人離開后,太子朱標咧嘴笑道:“爹,咱們的花園并不算肥沃,如果這土豆真能畝產三千斤,足以說明中原的大部分農田都能畝產三千斤,屆時推廣至全天下,將是百姓之福。”
“那就得重賞魏光了。”
旁邊亭子里,馬皇后接過話來。
德寧縣一行,她倒是挺喜歡魏光這個年輕人的。
雖然做事離經叛道,偶爾也不遵守大明律,但他深受百姓愛戴,比那些庸碌的官吏好太多了。
馬皇后向來愛憎分明,只要能為百姓做事,那就是好官,她才不在乎那些繁文縟節。
“如果真像魏光所說,自然要重賞。”朱元璋頷首。
“重八,你打算賞什么?”
馬皇后沒有放過機會,繼續追問。
皇帝還在思考時,馬皇后繼續說道:“土豆是天下百姓之福,封個侯爵應該沒問題吧?”
“看樣子,母親很喜歡這位年輕的縣令啊。”朱標笑道。
“這種官吏誰不喜歡?”
馬皇后笑了笑,說道:“標兒,以后你當皇帝,就得重用能做實事的官吏,咱們此行微服私訪,一路走來,很多官吏老實遵守朝廷律法,但治下百姓卻食不果腹,與之對比,我肯定喜歡魏光,我有預感,魏光會成為你的左膀右臂。”
“母親,英雄所見略同。”朱標看著玩笑。
旁邊的皇帝卻沒有輕易搭話。
非軍功,不封侯。
歷朝歷代,都是這樣的規矩。
爵位一般都是封給武官,文官想要封侯何其難也。
見母子倆討論甚歡,皇帝輕咳了一聲,說道:
“妹子,你有點過分了啊,咱現在還是皇帝呢,而且后宮不得干政,咱都說了多少次了,你全當耳邊風了是吧?”
母子倆選擇性忽視,繼續交談起來。
朱元璋無奈,只得埋頭挖地,動作小心翼翼,仿佛地里種的不是土豆,而是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