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手段
- 大明在逃天子
- 青帝一處開
- 2155字
- 2023-04-21 19:40:11
馬寶聽到100門火炮這個聽聞數字,立馬正色道:“韃子手上加起來都沒這么多,怎么可能有100門攻城?臣滿打滿算,他能有個二十門火炮運到云南就算頂天了!”
“那咱們有多少火炮?”
高啟隆這是回過神來,吶吶的說道:“只有兩門,還是前些年從葡人那里購買,從桂林運到這里的。”
聽到這個答案,朱肆沒有多少意外。
歷史上南明到了此時這個地步,已然山窮水盡,對于外部力量是想盡一切辦法爭取的,這西方的天主教,便是重點之一。
為了得到天主教的大力支持,南明皇室幾乎所有人都加入了天主教,太后、皇后皆受禮了,并且還與教皇通過信。(袁小湉《明代中后期宮廷涉外交往研究》)
天主教也還真的經過澳門援助一只火炮部隊,并且在桂林取得了一定戰果,但是隨著南明的節節敗退,天主教的態度也越發的曖昧了,提供除幫助以外的一切的幫助。
大明對于火器研制是相當看重的,無奈火器這東西還是需要一定的技術積累的,尤其是冶金技術,再加上此時云南沒有大規模鐵礦,這更加限制了南明的火器研究。
而作為穿越者,朱肆自然對于火炮是相當重視,立馬問道:“那咱們城中有能造火炮的工匠嗎?”
高啟隆作為鎮守,這種情況還是知道的,立刻回答道:“有,但是造出來的火炮非常容易炸膛。”
朱肆想了想:“傳旨讓工部尚書王應龍,戶部侍郎萬年策將城中所有鐵匠,工匠的名單整理出來,明早便全部征調入宮!”
高啟隆見朱肆突然這么傳旨,有些不確定的問道:“敢問陛下這是做什么?”
“鍛炮!”
高啟隆這時更疑惑了:“陛下會鍛炮?”
朱肆搖頭:“不知道,但應該會一點!”
然后高啟隆,馬寶幾人像是活見了鬼一樣,互相望了望。
夜晚,馬吉翔府上燈火通明,車水馬龍,許多官員走不通李嗣興的門路后,紛紛想通過馬吉翔的門路搭上“逃亡”的便車。
而不遠處的皇宮內也同樣如此,不時有官員被宣召入宮。
朱肆不斷單獨召集各路官員前來問話,他想摸清楚大明的家底到底有多厚,夠不夠支撐他在昆明這一戰。
這一問便到了深夜。
司禮監秉筆王全福,已經第三次進來向朱肆通報太后求見,但都被朱肆以國事繁忙推脫了。
讓太后、皇后全部遷移建昌是他今天才下的決意,根本沒有與她們商量過。朱肆實在不知該如何面對這些熟悉的陌生人,所幸就待在大殿中避而不見。
甚至到了子時有些累了,干脆就讓王全福抱來被褥,在大殿內就寢。
夜深人靜,朱肆忙碌一個下午加夜晚卻絲毫沒有睡意,裹著背條坐了起來,也驚動了在一旁伺候的王全福。
“陛下若是睡不著,不如奴婢說些閑話,給陛下解解悶。”
王全福是桂王府的老人,與永歷帝一起長大,主仆情深,在許多地方自然也就沒有“規矩。”
朱肆看著這個面潔無須,從小與永歷帝一塊長大的太監,生理上也沒由放松了些。
“你自下去睡吧,這里不用你來服侍。”
王全福沒有叩首退下,而是自然而然上前為朱肆捏肩。
不得不說這太監的手藝是真的好,經過他這么一揉捏,朱肆身體的疲憊感頓時消散了許多。
“主子,你將眾多太監宮女都編入了軍營,除了奴才,你身邊都沒人伺候了。”
朱肆哦了一聲,顯然忘記了這個事情,于是隨口問了一句:“將他們編入軍營,為將士洗衣做飯沒算太為難他們吧!”
王全福聞言淚光閃過:“他們再苦能有陛下苦嗎?”
受后世影視劇的影響,朱肆對太監都有些刻板印象,認為這些都是一群媚上欺下,禍亂朝綱的人。
但他其實他們只是一群與皇帝禍福相依的無根浮萍。換做以前他還覺得是這太監在諂媚,而今融合了這身體的記憶便知道,有可能這位公公真是這么想,于是隨口答道。
“這天下苦的人多了,朕算什么啊,且睡覺休息吧。”
這一覺昏沉睡去后,到了第二天朱肆帶來的蝴蝶效應才正式顯現。
第二日昆明城中發生了許多光怪陸離的事情。
先是一顆巨大的槐樹下,成千上萬只螞蟻用自己的身體組成了幾個碩大的漢字“守昆明,大明興。”
而后魚販在殺魚的時候,發現魚腹中藏有錦書,上面也寫著“守昆明,大明興”的字樣。
河底更有神龜出世,龜殼上寫著大明當興幾個漢字。
一時間城中百姓議論紛紛。
迷信者自然深信不疑。
有見識的也乖巧的閉嘴了,因為守城的確是大明眼下唯一的出路。
這一切的始作俑者自然是朱肆。
他當然知道用這些上不了臺面的下三濫手段后患無窮,但是大明到了眼前這個山窮水盡的地步也顧不了什么。
他要榨出大明所有的國力,將一草一木都拼上,將所有命運賭上,為的就是一個多月后那乾坤一置,力挽天傾。
而天子這種焦急,瘋狂,不惜一切的態度也徹底感染了整個昆明城。
至少大部分明朝官員是能清晰感知的。
這種態度雖然一定程度上的鼓舞人心,但也造成了一定的人心浮動。
一句話,這位天子太過毛躁了,給昆明臣民有些病急亂投醫的感覺,無論昨夜召集各路官員,政務處理到子時,還是干脆直接夜宿昭陽殿無一不透露出這種信息。
“陛下太過心急了。”雷躍龍與扶綱將家眷安置在了丁繼善府中后,便相約乘坐一輛馬車前往大內。
馬車上扶綱直接說出了自己的焦略。
雷躍龍悶哼了兩聲:“總比以前唯事奔逃好得多,不管手段如何,這決心到底還是下了。”
扶綱長嘆兩聲:“聽說昨夜太后與皇后哭了一晚上,都沒見到陛下。”
雷躍龍面帶不屑說道:“屠然離別,人之常情,陛下能狠下心來,不像之前耳根子軟,以老夫看來看這是很好的開始。”
扶綱對于雷躍龍徹底無語了,也不知之前永歷帝給了他多大的失望,才讓他對于當今陛下習性只要與過往不同便大加贊賞,也不講究實事求是。
“太后畢竟是陛下的生母,咱們大明以孝治天下,這些事情傳出去,恐有傷陛下圣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