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太人智慧全書(新版)
- 連山編著
- 1844字
- 2023-04-23 19:57:48
有錢不置半年閑
猶太人經商智慧要訣
猶太人的觀念里面,與其把錢放在銀行里面睡覺,靠利息來補貼生活費,養成一種依賴性而失去了冒險奮斗的精神,不如活用這些錢,投資更具利益的項目。
猶太人經商有個共同特點,即采取徹底的現金主義。
猶太富商凱爾,資產上億美元,然而他卻很少把錢存進銀行,而是將大部分現金放在自己的保險庫。
一次,一位在銀行有幾百萬存款的日本商人向他請教這一令他疑惑不解的問題。
“凱爾先生,對我來說,如果沒有儲蓄,生活等于失去了保障。你有那么多錢,卻不存進銀行,為什么呢?”
“認為儲蓄是生活上的安全保障,儲蓄的錢越多,則在心理上的安全保障程度越高,如此積累下去,永遠沒有滿足的一天。這樣,豈不是把有用的錢全部束之高閣,使自己賺大錢的機會減少了,并且自己的經商才能也無從發揮了嗎?你再想想,哪有省吃儉用一輩子,光靠利息而成為世界上知名富翁的?”凱爾不慌不忙地答道。
日本商人雖然無法反駁道:“你的意思是反對儲蓄了?”
“當然不是徹頭徹尾的反對?!眲P爾解釋道,“我反對的是,把儲蓄當成嗜好,而忘記了等錢儲蓄到一定時候把它提出來,再活用這些錢,使它能賺到遠比銀行利息多得多的錢。我還反對銀行里的錢越存越多時,便靠利息來補貼生活費。這就養成了依賴性而失去了商人必有的冒險精神。”
凱爾的話很有道理,金錢只有進入流通領域,才能發揮它的作用。
猶太人經商,很重要的秘方是不把錢放在銀行變成存款。在18世紀中期以前,猶太人熱衷于放貸業務,就是把自己的錢放貸出去,從中賺取高利。到了19世紀后,直至現在,猶太人也更愿意把自己的錢用于高回報率的投資或買賣。
猶太人這種不讓錢成為做存款的秘訣,是一門資金管理科學。它說明做生意要合理地使用資金,千方百計地加快資金周轉速度,減少利息的支出,使商品單位利潤和總額利潤都得到增加。
做生意總得要有本錢,但本錢總是有限的,連世界首富也只不過百億美元左右。但一個企業,哪怕是一般企業,一年也可做幾十億美元,如果是大企業,一年要做幾百億美元的生意,而企業本身的資本,只不過幾億或幾十億美元。他們靠的是資金的不斷滾動周轉,把營業額做大。

在猶太人眼里,衡量一個人是否具有經商智慧,關鍵看其能否靠不斷滾動周轉的有限資金把營業額做大。
猶太人普利策出生于匈牙利,17歲時到美國謀生。開始時,他在美國軍隊服役,退伍后開始探索創業路子。經過反復觀察和考慮后,他決定從報業著手。
為了搞到資本,他靠自己打工積累的資金賺錢。為了從實踐中摸索經驗,他到圣路易斯的一家報社,向該老板求一份兒記者工作。開始老板對他不屑一顧,拒絕了他的請求。但經過普利策反復自我介紹和請求,老板勉強答應留下他當記者,但有個條件,半薪試用一年后再商定去留。
普利策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忍耐老板的剝削,并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他寫的文章和報道不但生動、真實,而且法律性強,吸引了廣大讀者。面對普利策創造的巨大利潤,老板高興地吸收他為正式工,第二年還提升他為編輯。普利策也開始有點兒積蓄。
通過幾年的打工,普利策對報社的運營情況了如指掌。于是他用自己僅有的積蓄買下一間瀕臨歇業的報館,開始創辦自己的報紙——《圣路易斯郵報快訊報》。
普利策自辦報紙后,資本嚴重不足,但他很快就渡過了難關。19世紀末,美國經濟開始迅速發展,很多企業為了加強競爭,不惜投入巨資搞宣傳廣告。普利策盯著這個焦點,把自己的報紙辦成以經濟信息為主的報紙,加強廣告部,承接多種多樣的廣告。就這樣,他利用客戶預交的廣告費使自己有資金正常出版發行報紙。他的報紙發行量越多廣告也越多,他的資金進入良性循環。即使在最初幾年,他每年的利潤也超過15萬美元。沒過幾年,他成為美國報業的巨頭。
普利策開始分文沒有,靠打工掙的半薪,然后以節衣縮食省下極有限的錢,一刻不閑置地滾動起來,發揮更大作用,是一位做無本生意而成功的典型。這就是猶太人“有錢不置半年閑”的體現,是成功經商的訣竅。
攢錢是成不了富翁的,只有賺錢才能賺成富翁,這是一個普通的道理。并不是說攢錢是錯誤的,關鍵的問題是一味地攢錢,花錢的時候,就會極其吝嗇,這會讓你獲得貧窮的思想,讓你永遠也沒有發財的機會。
有句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边€有句話說:“花錢如流水?!苯疱X確實流動如水。它永遠在不停地運動周轉流通,在這些過程中,財富就產生了。像過去那些土財主一樣,把銀子裝在壇子里埋在房基下面,過一萬年還是只有這么多銀子,絲毫也沒有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