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應該知道的四種股票分類
除了將股票分為優先股和普通股之外,投資者還應該關注股票的其他分類。
1.藍籌股、紅籌股、成長股、收益股、周期性股、防守性股、投機性股
藍籌股:股票市場上,投資者把那些在其所屬行業內占有重要支配性地位、業績優良、成交活躍、紅利優厚的大公司股票稱為藍籌股。“藍籌”一詞源于西方賭場。在西方賭場中,有兩種顏色的籌碼,其中藍色籌碼最為值錢,紅色籌碼次之,白色籌碼最差。投資者把這些行話套用到股票上就有了這一稱謂。
紅籌股:紅籌股這一概念誕生于20世紀90年代初期的香港股票市場。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國際上有時被稱為紅色中國,相應的,香港和國際投資者把在境外注冊、在香港上市的那些帶有中國內地概念的股票稱為紅籌股。
成長股:所謂成長股,是指發行股票時規模并不大,公司的業務蒸蒸日上,管理良好、利潤豐厚,產品在市場上有較強競爭力的上市公司。
收益股:也稱收入股、高息股,能夠支付較高收益的股票,生意穩定,擴展機會不大,所以其凈利潤轉化為較高的收益發放股利。收益股的特點是穩定性較好,受股價暴漲暴跌的影響相對于低息股而言要小,此外,盡管其市場價格較高,但上漲的幅度及潛力仍然較大。這類股票適于中長期投資者。
周期性股:是數量最多的股票類型,是指支付股息非常高(當然股價也相對高),并隨著經濟周期的盛衰而漲落的股票。這類股票多為投機性的股票。該類股票諸如汽車制造公司或房地產公司的股票,當整體經濟上升時,這些股票的價格也迅速上升;當整體經濟走下坡路時,這些股票的價格也下跌。與之對應的是非周期性股票。
防守性股:這種股票與周期性股正好相反,它們在面臨不確定性和商業衰退時收益和紅利要比社會平均的高,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公用事業公司發行的普通股是防守性股的典型代表,因為即使在商業條件普遍惡化與經濟蕭條時期,人們對公用事業也還有穩定的要求。
投機性股:是指那些價格很不穩定或公司前景很不確定的普通股。這主要是那些雄心很大,開發性或冒險性的公司的股票,熱門的新發行股以及一些面值較低的石油與礦業公司發行的普通股票。這些普通股的價格,有時會在幾天或幾周內上漲2—3倍,也可能在幾天或幾周內下跌2—3倍,故其收益與風險均超過一般的普通股。
2.國有股、法人股、公眾股和外資股
這是根據投資主體的不同而劃分的。
所謂國有股,是指有權代表國家投資的部門或機構以國有資產向企業投資形成的股份,包括以企業現有國有資產折算成的股份。由于我國大部分股份制企業都是由原國有大中型企業改制而來的,因此,國有股在企業股權中占有較大的比重。國有股股利收入由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監督收繳,依法納入國有資產經營預算收入管理。
所謂法人股,是指企業法人或具有法人資格的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以其依法可經營的資產向企業非上市流通股權部分投資所形成的股份。目前,在我國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中,法人股平均占20%左右。根據法人股認購的對象,可將法人股進一步分為境內發起法人股、外資法人股和募集法人股三個部分。
所謂社會公眾股是指我國境內個人和機構,以其合法財產向公司可上市流通股權部分投資所形成的股份。我國國有股和法人股目前還不能進行上市交易。國家股東和法人股東要轉讓股權,可以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經證券主管部門批準,與合格的機構投資者簽訂轉讓協議,一次性完成大宗股權的轉移。由于國家股和法人股占總股本的比重平均超過70%,在大多數情況下,要取得一家上市公司的控制股權,收購方需要從原國家股東和法人股東手中協議受讓大宗股權。除少量公司職工股、內部職工股及轉配股上市流通受一定限制外,絕大部分的社會公眾股都可以上市流通交易。
所謂外資股,是指股份公司向外國和我國香港、澳門、臺灣地區投資者發行的股票。外資股按上市地域可以分為境內上市外資股和境外上市外資股。外資股分為境內上市外資股和境外上市外資股。境內上市外資股是指股份有限公司向境外投資者募集并在我國境內上市的股份,投資者限于外國和我國香港、澳門、臺灣地區的投資者。這類股票稱為B股,B股以人民幣標明股票面值,以外幣認購、買賣。境外上市外資股是指股份有限公司向境外投資者募集并在境外上市的股份。它也采取記名股票形式,以人民幣標明面值,以外幣認購。
3.A股、B股、H股、N股、S股
這是根據股票的上市地點和所面對的投資者而劃分的。
A股的正式名稱是人民幣普通股票。它是由我國境內的公司發行,供境內機構、組織或個人(不含臺、港、澳投資者)以人民幣認購和交易的普通股股票,我國A股股票市場經過10年快速發展,已經初具規模。
B股的正式名稱是人民幣特種股票,它是以人民幣標明面值,以外幣認購和買賣,在境內(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它的投資者限于:外國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香港、澳門、臺灣地區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定居在國外的中國公民以及中國證監會規定的其他投資者。現階段B股的投資者,主要是上述幾類中的機構投資者。B股公司的注冊地和上市地都在境內。只不過投資者在境外或在中國香港、澳門及臺灣。自1991年底第一只B股——上海電真空B股發行上市以來,經過十幾年的發展,中國的B股市場已由地方性市場發展到由中國證監會統一管理的全國性市場。
H股,即注冊地在內地、上市地在香港的外資股。香港的英文是Hong Kong,取其字首,在港上市外資股就叫作H股。以此類推,紐約的第一個英文字母是N,新加坡的第一個英文字母是S,紐約和新加坡上市的股票就分別叫作N股和S股。
4.ST股票和*ST股票
ST股票中ST是英文Special Treatment的縮寫,意即“特別處理”。1998年4月22日,滬深交易所宣布,將對財務狀況或其他狀況出現異常的上市公司股票交易進行特別處理,由于“特別處理”,在簡稱前冠以“ST”,因此這類股票稱為ST股。
*ST股票,*ST是指由證券交易所對存在股票終止上市風險的公司股票交易實行“警示存在終止上市風險的特別處理”,是在原有“特別處理”基礎上增加的一種類別的特別處理,其主要措施為在其股票簡稱前冠以“*ST”字樣,以區別于其他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