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2章 盧植

  • 揚名
  • 肉末大茄子
  • 2506字
  • 2023-05-15 00:00:00

翌日,楊明攜名刺前往盧植府邸。

袁紹的出現是個意外,但就如同之前所遇的那些意外一樣,都不影響他的謀劃。

他入了尚書臺,被劉宏默許參加經學之爭,那就已是萬事俱備,就缺盧植為他送最后一把東風。

他到了盧植府外,讓張義遞上名刺。

不多時,仆人就出來邀楊明進府。

楊明手持名刺親自登門拜訪,盧植除非跟他一樣有事外出,否則沒理由拒他于門外。

何況楊明此次前來還有所準備。

盧植原本在屋中研習古文《尚書》,聞到一陣酒香便忍不住起身往外走。

“明拜見盧公。”楊明見到盧植出來,躬身行禮。

盧植頷首,目光卻不自覺地望向張義手里拎著的大酒壺,那酒聞著味道便不一般。

“來廬中聊。”盧植蠕動了下喉結說道。

等進了屋內,盧植還特意找了兩個紅漆耳杯出來。

兩人對桌而坐,楊明便示意張義把酒壺放下,然后給二人倒酒。

看著杯中竹青色的酒,盧植的眼睛似乎都亮了許多,忍不住問道:“此為葡萄酒?”

楊明點頭道:“這是我自釀的一些。”

沒錯,漢代有葡萄酒。

張騫當年出使西域帶回來了很多東西,這其中就包括不少水果種子。

這其中有西瓜,西瓜如今在十三州多數地方都有人種植。

再比如葡萄,葡萄相對而言需要高日照,因此主要的種植地是涼州。

也因此,葡萄酒屬于比較稀有的酒。

《食貨典》當中就有一段記載,說的是孟達之父孟佗,用一斛酒賄賂中常侍張讓,得到了涼州刺史一職。

而且后世詩人因這事爭相賦詩,劉禹錫有詩曰“為君持一斗,往取涼州牧”,蘇軾還借機調侃了一把李廣,詩曰:“將軍百戰竟不候,伯良一斛得涼州。”

從這能看出葡萄酒在漢代的珍貴程度,也就不奇怪盧植會是這種反應。

楊明與劉寬熟識,自然知道盧植是劉寬的酒友,二人可是時常在外面飲酒,盧植更是有過日飲一石的最高記錄。

漢時的一石酒相當于后世的二十多升,就算度數低,二十升下去肚子也得撐爆。

估摸著盧植有個牛胃。

再說回這酒,確實是他自釀,當然不是王修看到那葡萄架結的,而是之前在楊府種的葡萄所釀。

只是雒陽比不得涼州光照足,結出的葡萄產量并不高,這也算是他的珍藏。

盧植聞言略顯詫異地望了楊明一眼,楊明不僅有勇有謀,還多才多藝。

他雙手端起耳杯一飲而盡,回味之后稱贊道:“好酒!”

與后世的干紅葡萄酒不一樣,此時的葡萄酒基本上是自然發酵,度數會低一些,也更加甘甜。

“伯德送這等美酒與我,是有何求?”等放下耳杯后,盧植開口問道。

“確有所求,我希望太學論經之時古文經能由我主導。”楊明也開門見山。

盧植如今是古文經唯一的博士,論經之時自然是古文經領袖,所以楊明想要主導提問,得有他的首肯。

“可。”盧植的回答很干脆,說完便自己拿著酒壺倒了起來。

楊明此時表情有些意外。

因為之前那份請求征召鄭玄的文書,他知道盧植應該會答應他的要求,只是沒想到答應得如此干脆。

“伯德以為此次陛下為何會發起太學論經?”盧植放下酒壺后忽然問道。

“因為王甫與趙忠之死。”楊明回道,既然盧植已答應了他,那自然沒必要遮掩。

“是,但也不皆是。”盧植說完,端起酒杯又是一飲而盡。

“盧公何意?”楊明疑惑。

盧植放下耳杯后接著道:“伯德可知梁鵠?”

楊明點頭,梁鵠就是華歆提及過的,出身鴻都門學的吏曹尚書。

“其師從從師宜官,八分書青出于藍勝于藍,為書法大家。”盧植給了一個評價。

楊明仍是不解盧植所說為何。

“陛下早先便設鴻都門制下,后引宣陵孝子,再至鴻都門學,已積累了一批有才學的士人,王甫與趙忠之死,就如先前懲治酷吏,均只是一個契機。”盧植接著說道。

楊明思索一陣,明白過來盧植想說什么。

劉宏所做的事其實一直未變,就是與士人,或者說世家大族斗,進而真正掌控朝堂和地方。

或者用更直白一些的說法,就是把世家大族這些蘿卜從坑里面拔出來,然后再把他培養的韭菜種進去。

盧植說的懲治酷吏,是去年由太尉許馘、司空張濟上書發起的一次罷免酷吏的事件。

事件的結果是許多世家大族的弟子被罷免,而宦官子弟,諸如王甫養子,青史有名的酷吏王吉等人則安然無事。

所以事件的本質就是劉宏換一些人到了地方。

當然這里面的人主要還是宦官弟子,比如他在不其縣殺死的趙延。

可是宦官子弟水平和素質確實差,就那趙延,即便未被他所殺,被伏氏和陳氏擠出不其縣也只是時間問題。

但是如今鴻都門學正式設立,劉宏有了一批有才學之人,需要找一個新的理由把這些人換過去。

曹節為了掌握尚書臺拋出了經學之爭,劉宏一下就看到了契機。

或者說他在趙忠死后一系列維護宦官的措施,就是為等待這樣一個契機。

你今文經論經慘敗,還有什么資格掌握經學解釋權?

隨著了解的越多,楊明對劉宏的認識也在不斷刷新。

不得不說,劉宏是有想法,且有能力把想法付諸實踐的皇帝。

“盧公覺得古文經勝有益?”楊明問道。

從盧植答應的爽快,到盧植讓他理解到劉宏真正想做之事,他很容易得出這樣的結論。

盧植搖了搖頭,又是一杯葡萄酒下肚。

楊明有些不明白了。

“梁鵠雖是書法大家,卻不懂如何治國,鴻都門學弟子大多如此,不習五經,如何治國治民?更何況其中有不少宵小投機之輩,若是讓他們治理地方,與宦官子弟并無區別。”盧植解釋道。

“所以盧公覺得此次論經古文經不能勝,并非因為今文經世家子弟有多好,而僅僅是因為鴻都門學的子弟更為不堪?”楊明反問道。

盧植無奈地點頭:“這是其一。”

“其二?”

“權力的更迭,犧牲的永遠是百姓。”盧植嘆息道。

楊明聞言一怔。

是啊,不其縣的人相食,王胡的死,說到底不就是趙延劫掠鄉里,伏氏私吞賑災糧,爭權奪利的結果嗎?

如果只是被世家剝削,百姓活的如同奴隸,但是遇到這種權利爭奪,他們連奴隸都當不成。

楊明此時為盧植和自己都倒了一杯酒,接著舉杯道:“盧公一心為百姓,明深敬佩。”

先前和楊琦聊完后,他有疑惑,自己這么做是否會減輕一些黃巾起義的程度。

如今和盧植聊完,這個問題的答案已經是肯定的。

雖然減輕并不代表避免,但最起碼不會讓事情朝著更壞的方向發展。

那么即便這件事情可能會觸怒劉宏,那么他所做的,無論是出于私心還是公心都就值得。

盧植聞言卻是一下怔住。

為百姓嗎?

他盧子干就是出身平民百姓,一心想要匡濟世人,可如今已快四十,他又做到了什么呢?

除了在尚書臺深陷權力漩渦,努力維持現狀,他什么也沒做到。

再望了一眼楊明,回想一下楊明所做之事,他忽然笑了起來,端起耳杯一飲而盡。

康成的這個弟子能為大義而犧牲個人名節,或許能比他做到更多吧!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肥乡县| 扶余县| 株洲市| 拉萨市| 新闻| 黄山市| 潞西市| 弥勒县| 马龙县| 科尔| 阿勒泰市| 阳原县| 会同县| 井研县| 康定县| 成安县| 共和县| 若羌县| 县级市| 集贤县| 土默特右旗| 青阳县| 肃南| 鹿泉市| 彝良县| 东山县| 南昌县| 谢通门县| 长沙市| 镇江市| 罗平县| 宣武区| 名山县| 河西区| 绍兴市| 揭西县| 沈阳市| 四川省| 瓮安县| 凤台县| 新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