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2章 小試牛刀

  • 揚名
  • 肉末大茄子
  • 2574字
  • 2023-05-10 00:00:00

眾人也在等那人回話。

楊明出身弘農楊氏,不說與所有古文經大儒熟識,但起碼都知曉,這可不是隨便報一姓名就可糊弄過去之事。

未想到那人馬上回道:“我等出身卑微,自是無法拜于哪位大儒名下,師不足道。”

楊明聞言輕笑一聲,這人反應倒是頗為迅速。

他接著說道:“那你等即為古文經弟子,即便未拜大儒,也當學有所成,我考你們一二如何?”

楊明此話引得眾人一陣議論,他們也反應過來,楊明這是在懷疑這些人身份。

這也不無道理,如今古、今文經學劍拔弩張,難免有居心不良者挑動是非。

那人面色一僵,若是他此時不敢,身份不攻自破。

他索性昂首道:“有何不可!”

楊明出身弘農楊氏,乃是今文經世家,此前雖去東萊求學,但除去路上行船時間,滿打滿算也才兩三月,不過混個頭銜而已,難不成還真能在如此短時間內對古文經有所研究不成?

“今文經所學有序,先后順序為《詩》《書》《禮》《易》《春秋》,你可知古文經為何序?”楊明開口問道。

這個問題極為簡單,只要是古文經弟子必然知曉。

楊明以此開問,并未有任何刁難之意。

那人思索一陣,接著開口答道:“《易》《書》《詩》《禮》《春秋》。”

眾人相繼點頭,這答案并無差錯。

楊明也并未覺意外,若是這都不知道,便談不上什么有備而來。

不過對方回答前有思考,確實也不像什么古文經弟子,這倒是讓他更加篤定。

“那你可知為何要如此排序?”楊明接著問道。

這一下,那人無言了,許久都未回答。

楊明見狀笑了起來。

所謂通經,并不是說能背誦經文,而是要對經文有所理解。

“你既不知,我告訴你便是,今文經之順序,乃是由淺入深,而古文經之順序,則是由古至今?!睏蠲鹘又?。

那人面色尷尬,硬著頭皮道:“我正欲說,被你搶先了?!?

此言一出,楊明身邊荀彧與王修先樂了,就連荀攸也忍不住搖頭。

楊明倒也不生氣,而是又進一步問道:“那你可知為何今文經要由淺入深,而古文經要由古至今?”

這一下那人面色愈發尷尬。

“你并非古文經弟子?!钡攘松僭S,見對方仍未回答,楊明呵斥道。

“我師不是大儒,你這是在故意刁難!”對方自是不肯就范。

不過他這句話,卻是引得其他人一陣搖頭。

很明顯,楊明所問問題雖層層遞進,但只要對古文經有所研究之人,不可能不知。

“古、今文學,在于對孔圣定位不同,今文經認為五經皆孔圣所作,通讀五經,自是由淺入深,由易入難;而古文經則認為五經為眾圣所作,孔圣為‘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之繼往開來先圣,研究眾圣經典,自是由古至今?!?

楊明解釋完,接著笑道:“若有一古文經弟子連這都不知,其師怕是要面埋黃土,無顏見人。”

他這話也引得眾人一陣大笑。

大笑過后,已有人開始起哄,顯然他們也已經知道這群人并非什么古文經弟子。

“你若不服,我再考你一題,你若答上來,便當我方才是刁難于你。”楊明并不準備就此放過對方。

對方面色難堪,知道自己身份已被拆穿,可楊明此言即出,他又無法不答,且也心存一絲僥幸。

而此時眾人再看向那人,眼中已有看看戲之意。

楊明見他并未反對,接著開口道:“古文經重訓詁,我便考你訓詁,聽好了,《尚書》云:撫我則生,虐我則仇,‘仇’為何意?”

楊明這問出來,眾人收起看戲心態,面露不解,這實在太過簡單。

對方面露喜色,笑道:“仇為仇恨之意。”

“不錯,那《詩經》云:赳赳武夫,公侯好仇,此處‘仇’又為何意?”楊明接著問道。

這一下,對方笑容僵住。

仇為仇恨之意,這是本意,但放在此處明顯不合適。

此處之意,乃是訓詁之中的反訓之法,意指“伴侶、配偶”意,引申為“幫手”之意。

但他哪里知曉!

楊明見狀厲聲道:“你既不知古文經尊孔圣為繼往開來之先圣,又不懂訓詁之學,厚顏無恥之徒,有何臉面在此自稱古文經弟子?!”

這一聲呵斥劈頭蓋臉,那人面色漲紅欲要還擊,卻又半天憋不出一字來。

此時太學生已經開始起哄,而且開始往他們包圍過去。

那人見狀,只能夾著腦袋,領著那十幾人灰溜溜逃走。

此時無論是今文經弟子還是古文經弟子,都歡呼聲一片,全然忘記了他們剛才還在與彼此爭論不休。

蔡邕見狀示意眾人散去,接著徑直走向楊明處。

楊明也領著幾人下坡迎了上去。

“蔡公?!睏蠲髀氏刃卸Y。

“伯德,今日幸得你在場?!辈嚏哳h首,看向楊明面帶欣喜。

“也不知是哪里來的鬧事賊,差點壞了蔡公好事?!睏蠲鞲袊@道。

“我先前還未察覺,如今看來,那些人應當是先前的宣陵孝子之流?!辈嚏邠嶂L須道。

“蔡公如何知曉?”楊明疑惑道。

“去歲陛下下詔自責,我上‘密言七事’,曾有提及他們,之后他們便如蠅一般,一有機會便尋我麻煩?!辈嚏呖嘈Φ?。

“原來如此。”楊明聞言點頭,若有所思。

宣陵孝子,這是察舉制下比“二十四孝”更為魔幻之存在。

去年幾十個百姓和商賈,跑到漢桓帝與桓思皇后竇氏合葬之宣陵前守陵,然后自稱宣陵孝子。

劉宏得知消息后,竟把這幾十人盡封為了太子舍人。

太子舍人,乃太子少傅屬官,雖秩只有二百石,但因從屬東宮,地位不低。

就以太學生舉例,在太學學滿兩年,即可以申請一次考核,若能通過兩部經學,便可以為“文學掌故”。

而擔任文學掌故兩年后,又可以申請一次考核,若是這時考核能夠三部經學,方才為太子舍人。

換言之,若從太學出仕,一切順利也要四年方能當太子舍人。

結果這些人只因跑到宣陵前守陵了一段時間,就和太學生四年苦讀一個結果,魔幻主義色彩拉滿。

不過楊明此時想的卻不止是這個,因為他深知宣陵孝子并非表面看起來那么簡單。

這是劉宏借勢對抗世家大族的手段之一。

最先的那批宣陵孝子或許并非他安排的人,但他機敏地發現,世家弟子都可以靠為“父母”守孝而揚名之時,那百姓自發為漢桓帝守陵不就更孝?

這個邏輯成立之后,他想要重用寒門子弟,或者是其他平民,那安排他們去守陵,然后提拔成太子舍人即可。

站在劉宏的角度,你世家大族都“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我另辟蹊徑,重用一些寒門士人有何不可?

知道這個,那么自然能得出的結論便是:宣陵孝子,是劉宏的人。

所以這件事,并不像荀彧分析的只是曹節想控制尚書臺那么簡單,更不會是蔡邕說的那樣宣陵孝子對他的日常騷擾,而是劉宏想、或者同意借這次經學之爭打壓士人。

換句話說,這已是皇權與臣權的交鋒。

如果處理不好這次經學之爭,本就因黨錮之禍而勢微的士人,將就此一蹶不振。

屆時,帝國或許遍地都將是竭澤而漁的宦官子弟,黃巾起義或許也將提前,他的“二五計劃”也會因此中斷。

那顯然不是他想看到的,他要設法解決這次經學之爭,為了計劃,也為了少一些不其縣那樣的饑民。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沙县| 葵青区| 称多县| 土默特右旗| 连州市| 峨眉山市| 乐都县| 新乐市| 丽江市| 新平| 姜堰市| 临湘市| 扶余县| 海盐县| 赤城县| 宿州市| 赤峰市| 衡山县| 怀宁县| 宜阳县| 马关县| 察隅县| 河北省| 淮北市| 京山县| 宣威市| 南汇区| 东山县| 汉寿县| 瓦房店市| 西华县| 喀喇沁旗| 太湖县| 万荣县| 吴桥县| 兴城市| 元阳县| 海林市| 庄河市| 子长县| 横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