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8章 遇險

  • 揚名
  • 肉末大茄子
  • 3113字
  • 2023-05-03 00:00:00

幾日后,待張遼傷勢稍微好轉,楊明便啟程回雒陽。

一群人浩浩蕩蕩出了不其城。

他們來時一百多人,回去的時候人更多。

除王修外,伏雅還安排了人護送他們到北海渡口。

“路途遙遠,少君一路珍重。”伏雅在城門口為楊明送行。

楊明拜別,接著便上了牛車。

回頭望去,不其縣與不其山漸漸遠去。

等回過頭,楊明不自覺地望向路邊。

此時大地雖仍顯蕭條之色,但已不見多少饑民,遠處更是有在田間耕作的農夫。

春季已到,又到了春小麥耕種時節。

就如同鄭玄那日帶他所見冬小麥一樣,經歷眾多災荒,生命又呈現出復蘇跡象。

在經過正在耕種的農田時,有農夫停下手中動作,對著楊明的方向跪拜。

這應當是之前隨楊明去不其縣,從趙延府中分得糧食的饑民。

三日后,他們抵達北海渡口,沿來時的路開始返回雒陽。

因是溯江而上,速度慢上不少。

不過此時氣候春季少雨,走水路依舊最為方便。

二十余日后,他們抵達青州東郡蒼亭,在岸邊停靠休整,準備明日再出發。

在船上坐久了煩悶,楊明和王修一起下船走動。

蒼亭,后來又被稱作倉亭津。

楊明對這地名較為熟悉,因為三國歷史上此地爆發過兩次大戰。

一是呂布入兗州打曹操時,陳宮想渡倉亭津東取東阿,剪滅曹操殘余勢力,卻未能成功;

二是官渡之戰后,袁紹糾結余部在這里與曹操打了最后的決戰,即是倉亭之戰,袁紹戰敗;

不過此時的蒼亭還是一個比較小的渡口,渡口后面有個里。

他們進入到里后,發現這里也正遭遇著饑荒,只是程度還未到不其縣之前那種人相食的地步。

“叔治,我們可還有余糧?”楊明轉頭問道。

“伏氏離開時多給了一些,應該有近十斛。”王修回了楊明,但跟著又說道,“不過那些糧食并不足以幫他們渡過饑荒,且若遇上風浪,我們也會受影響。”

“能多活幾人也好。”楊明望著饑民說道。

他們行船速度快,真遇上風浪受影響,再停靠中途補給便是。

王修也未再勸說,示意護衛去拿糧食。

于是乎,本來只是散步的他們,此時在里發起了糧食。

那些村民領到糧食都對楊明伏地跪拜。

楊明此時心有感慨,這已是他離開不其縣后第二次遇見這樣的場景。

他忽然覺得,張角的成功其實也并非很難復制,因為漢代的百姓所求,也僅僅是活下去而已。

即便沒有張角,也會有李角、王角,只是規模和時間的區別而已。

楊明正想著,忽然一個熟悉的身影闖入眼簾。

“少君。”對方主動向他行禮。

“華神醫。”楊明則是面露興奮,直接上前。

他沒想到那日答謝不成,竟然在這里又遇上了華佗。

不過算算時間,華佗早他十余日出發,在這遇上也不奇怪。

當然,也是緣分。

楊明自然不會錯過機會,讓王修繼續分發糧食,自己把華佗邀請到船上做客。

二人對坐,阿一在給他們泡茶。

“少君不必喚我神醫,叫我元化即可。”華佗開口說道。

楊明點頭,接著便問道:“元化兄怎會在此地?”

“游醫至此,路上遇見有饑民餓死,便引導他們把尸體下葬,以免有疫。”華佗解釋道。

此時阿一泡好了茶湯,楊明對華佗做了“請”的手勢,接著稱贊道:“萬幸世有元化兄,不知多活多少人。”

華佗聞言搖頭道:“我一人之力勢單力薄,倒是少君施糧與民,令人欽佩。”

他這話并非恭維,游醫多年,他見過的世家大族少說也有數十,但把老百姓當人看的,是的,僅僅是當人看,也屈指可數。

楊明也是感嘆道:“災荒連年,杯水車薪。”

兩人接著又聊起了張遼的傷勢,楊明直接把張遼叫了進來。

此時的張遼看起來已恢復的差不多,不得不說華佗真是外科圣手。

等又聊了一陣,王修已經發完糧食回來了。

楊明此時開口問道:“元化兄接著準備去哪里?”

“鄄城,那里起了疫。”華佗回道,所謂游醫,便是哪里有災病,便去往哪里。

“那正好與我順路,要不元化兄與我一道?坐船的話也能早到一些。”楊明發出邀請。

“如此再好不過。”華佗點頭答應。

翌日,他們繼續往西。

華佗在船上也未閑著,除了給張遼復診外,還給楊明船隊中身體不適者看起了病。

就像他自己說的那般,行醫救人是本職。

就這樣過了約十日,他們一行抵達濮陽。

華佗與楊明拜別前往鄄城,楊明的船隊則停靠在濮陽進行補給。

之前送出去的那些糧食,確實如王修所說那樣,讓船隊糧食出現不足。

張遼此時身體已好得差不多,楊明令他帶人去買糧,他則與王修在船首下六博棋消遣。

正下著,忽然岸邊有人來訪。

待望見來人時,楊明放下手中棋子,旋即笑著起身。

來人竟是昔日他的部下,鄭渾。

“司馬。”待到船上,鄭渾笑著向楊明行禮,他還是習慣昔日軍中的稱呼。

楊明打量起身上裝束,笑著問道:“濮陽縣長?”

鄭渾點頭回道:“剛剛調任不久,聽聞司馬到了濮陽,便馬不停蹄趕來。”

“不錯。”楊明給出評價。

此時的濮陽雖不是大縣,但有黃河渡口,算是個很不錯的仕途起點。

昔日袁紹舉了孝廉,第一任官職也是濮陽縣長。

“這是叔治,出自營陵王氏。”楊明轉頭介紹起來。

“在下河南鄭渾,字文公,司馬昔日麾下屯長。”鄭渾拱手行禮道。

王修笑著回禮,客套一番。

“我已在府中備好了酒席,司馬務必賞臉。”鄭渾接著轉身向楊明邀請道。

楊明看了看天色,頷首同意。

他們本就要停留一陣,且鄭渾是昔日部下,盛情難卻。

于是帶著王修,還有兩個護衛,隨鄭渾一同去了府上。

剛入府中,有一仆從走路慌張,竟直接撞上了楊明。

“如何走路的!”鄭渾當即呵斥。

那仆人跪地瑟瑟發抖。

“算了,我也未有什么事,莫要壞了興致。”楊明當即勸說道。

“若非司馬仁義,你今日便性命難保,還不快下去!”鄭渾揮手,那仆從慌忙退下。

一幕插曲,幾人進得正堂。

堂內確實如鄭渾所說早已備好了酒席。

待入座后,自然少不了一番往事追憶。

酒過三巡,鄭渾舉杯感慨:“司馬于紅螺谷一馬當先,我當時心想此生能追隨司馬而死,也死而無憾。”

楊明笑著舉杯隔空對飲。

再一杯酒下肚,楊明起身離席小解。

不多時,王修也起身離席。

“主公,此地危險。”待到了溷軒尋得楊明,王修小聲說道。

楊明疑惑地望著王修,這話從何說起?

“我進府時觀察仆從,皆面有慌張,方才我來溷軒時也發現有人暗自跟蹤。”王修繼續壓低聲音道。

“會不會是叔治多慮了?”楊明想起初入府時確有仆從慌亂中撞到了他,但那看起來是個意外。

“主公,我等到濮陽并未聲張,鄭渾如何知曉?”王修繼續道。

楊明聽到這酒醒了大半,也覺察到不對。

只因鄭渾為昔日部下,千里奔襲可謂生死之交,加之他對鄭渾有提攜之恩便是其恩主,根本就未往這方面想。

“且鄭渾未被舉孝廉,以昔日軍功,怎能為一縣之長?又是剛剛調任濮陽,太過巧合。”王修接著說道。

“我們從后門走。”楊明旋即道,雖未確定,但生死攸關,馬虎不得。

“主公先走即可,我需回去穩住他,以免他生疑派人追擊。”王修搖頭道。

“如何能讓你置身險境?”楊明馬上搖頭。

“主公不必為我擔心,依我所料,鄭渾目標應當僅是主公,斷然不會為難與我。”王修回道。

“可……”

“主公,當機立斷,遲則生疑。”王修說著又往溷軒門口看了一眼。

楊明稍一思索,點頭同意。

王修見狀轉身就往外走去,正好遇見有仆人要進來,他當即裝醉,口中胡言亂語,拉著對方進了一旁小竹林。

楊明抓住機會,轉身匆忙離開。

離開溷軒范圍,他并未亂走,而是先找了一個假山藏身,待有婢女路過,一把把人擄了進來,捂住嘴巴。

待問清鄭府地形,他把對方敲暈,又解下對方腰帶綁住手腳,接著才小心離開。

快到后門時,他發現有一馬廄,廄中有一匹棗紅色寶馬。

馬廄此時無人看管,他上前去解開韁繩,接著便牽馬快步到后門處。

守門之人并不認識楊明,見其竟牽著鄭渾坐騎,當即伸手阻攔。

楊明直接拔劍,同時露出所佩金印紫綬,厲聲道:“我乃萬歲亭侯,速速與我開門!”

仆人聞言嚇得臉色煞白,一人跪地,一人慌忙開了門。

“你們令君問起,就告訴他我已騎馬西歸。”楊明對著仆人說完,接著便一躍上馬。

那馬性烈,楊明直接劍身拍馬臀,馬兒一聲嘶鳴后狂奔出去。

楊明騎馬在大街上狂奔,引得路人一陣圍觀,他也顧不了那許多。

他自濮陽城西門出,直接往北騎了一大段,遇到一密林處,方才折向東南。

……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湾仔区| 乌兰浩特市| 时尚| 乐东| 湖口县| 元朗区| 敦化市| 渝北区| 噶尔县| 高平市| 龙游县| 左贡县| 马边| 偏关县| 色达县| 庐江县| 京山县| 崇阳县| 沛县| 久治县| 乌鲁木齐市| 沁源县| 子洲县| 黔江区| 赣榆县| 壶关县| 屏山县| 南充市| 兖州市| 民县| 塘沽区| 淳化县| 巧家县| 永州市| 黄梅县| 文化| 三台县| 手游| 桂阳县| 道真| 虎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