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兵不厭詐
- 首富從港島開始
- 陰山虎
- 2076字
- 2023-05-18 22:43:09
李嘉豪并未對巴非特的問題感到意外。
他很清楚,無論是誰,聽到他擁有這么多的本金,而他的年齡又這么小時,大概率都會認為,他一定是某個華裔大富豪家受到了無盡寵愛的大少爺。他們絕對不會想到,他手上這一筆巨款,居然是他賭命拿到的。
不過,李嘉豪并沒有澄清這個誤會的意思。
商場如戰場。
兵不厭詐!
在并沒有什么深厚交情的情況下,保持一些合理的、適當的誤會,并不是什么壞事兒。
甚至,在某些情況下,刻意制造一些假象,虛張聲勢扯虎皮,往往也能夠起到一些事半功倍的效果。
這也是為什么許多做實體商業的老板,在發家之前,往往都會在買房之前先買一部豪車的原因——同樣的兩個老板來談合作,一個開著碼自達,一個開著賓麗。通常來說,人們會覺得哪位老板更有實力、更有底蘊?是更愿意與開碼自達塞車的老板合作,還是更愿意與開賓麗使得路上其他車輛都自覺和它保持遠遠車距的老板合作?
答案,毋庸置疑!
在商業世界當中,太過老實的話,很有可能會被吃得連渣都不剩!
只要不違背良心,那么適當的計謀與策略,絕對是能夠極大增加獲勝與盈利概率的。
“我的家族,在港島非常有勢力。”李嘉豪笑瞇瞇道:“旗下項目涵蓋了金融、商超、海運、旅游四大板塊,部分灰色產業也有所涉足。最近,我們還有進軍地產的意向。”
“這次,我父親給我這么大筆資金,讓我進行金融投資是因為,他想要借用這一次投資來考驗我。”
“如果我能夠順利通過這一次考驗的話,我成為家族繼承人的概率,就會大大增加了!”
巴非特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查利·芒格也是面帶微笑地看著李嘉豪點了點頭。
約翰·芒格則是頗為嫉妒道:“我本來覺得我家已經夠牛了,沒想到你家也這么厲害。”
“爹!你看看人家,還是從體育系畢業的,人家父親都愿意拿那么多錢給他去試手,你呢?”
“除了給我買了一輛好馬轎車之外,居然就連一百萬燈塔幣的啟動資金都不給我,只讓我在公司基層進行歷練!”
無論是約翰·芒格,亦或是查利·芒格,再或是巴非特,他們全都沒有對李嘉豪的話產生半分懷疑,也沒有對李嘉豪的家族身份進行核實的意思。
畢竟,那并沒有什么意義。
人,往往都是下意識使用慣性思維進行思考的。
在絕大多數人的慣性思維當中,實在無法想到,一個還不到22歲的小年輕,除了家里人支持之外,究竟還能夠通過什么方式,搞到足足三千八百九十八萬燈塔幣的投資本金。
所以,李嘉豪的這一席話,非但沒有引起他們三人的疑心,反而還讓他們三人感覺李嘉豪可信了不少。
唯一知道真相的張鳴理,只是坐在旁邊自顧自地拿起侍者遞來的水杯喝著水壓驚,心想,李嘉豪這家伙,短短幾個月不見,這睜眼說瞎話的本領可真是越來越強了!
張鳴理在心中自我安慰道:“看在他和我起碼也是十多年的兄弟,萬一他失敗,就會被殺的份兒上,我就當做沒聽見他這些謊話好了……”
查利·芒格訓斥約翰·芒格道:“讓你在公司基層歷練,對你自然是有好處的!”
隨后,他又笑著對李嘉豪問道:“你手上擁有這么大一筆資金,不知道有什么投資意向么?”
“我們伯克希爾哈薩維公司,雖然一開始是一家瀕臨破產的紡織業公司,不過,在我的搭檔巴非特將其收購之后,很快就扭虧為盈。目前,公司的凈資產,更是從1964年的2288.7萬燈塔幣,快速增長至當下的34億燈塔幣了!”
“沒錯。”巴非特笑著誘惑道:“如果你想要用這筆錢進行投資的話,那么委托我們伯克希爾哈薩維公司,絕對是你的最佳選擇!”
巴非特說得沒錯。
如果李嘉豪并非重生者,對未來世界局勢走向并未了然于胸,也沒有自己的投資計劃與發展路線的話,把錢全部都交給巴非特,讓他進行代理投資,毋庸置疑是一個最為正確的選擇!
畢竟,如果在1956年,把1萬燈塔幣交給巴非特進行代理投資的話。那么,這筆錢,在2023年時,就會變成大約2.7億燈塔幣。而這,還僅僅只是稅后收入而已!
不過,若李嘉豪并非重生者的話,也并不會知道巴非特在此之后居然會那么厲害。他已經并不僅僅只是像現在這樣在燈塔國內名聲鵲起,而是在全球范圍內也威名赫赫了。
“很抱歉,我并不準備委托你們伯克希爾哈薩維公司進行投資。”李嘉豪拒絕了巴非特的邀請。
“哦?為什么?”
巴非特好奇問道:“難道,你有什么特別的投資計劃與想法么?不如說來聽聽,也許,我們也能幫你略做參考。”
眾人談話間,金斯牛排餐館的侍者,已經開始上菜了。
李嘉豪對把小羊肋排抬過來的侍者說了一聲“謝謝”后,回答道:“確實,我已經有十分清晰的投資計劃了。”
“請說。”查利·芒格對此也頗為好奇。
“首先,我投資計劃的第一步就是……”
李嘉豪道:“加杠桿!”
“嗯……”
巴非特沉吟了一會兒,說道:“加杠桿在金融市場上,確實是一個不錯的手段。在對市場有足夠了解,也對今后市場波動情況有著足夠把握,并且本金不足夠多的情況下,加杠桿可以讓你獲利更多。”
“不過,你現在可是已經手握三千八百九十八萬燈塔幣了啊!這堪稱是一筆巨款了!”
“說實話,我并不建議你進行加杠桿的操作。畢竟,那需要承擔的風險,實在是太過巨大了。在收益將會成倍增長的情況下,風險也會相應的成倍增加。”
“而你,進行這筆投資的主要目的,只是為了證明你的眼光,博得你父親的欣賞,以增加你在眾多兄弟之中順利繼承家產的概率。”
“綜合考慮,你并不需要進行加杠桿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