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追擊財產
- 家兄曹操,開局救咱爹
- 龍驤鳳翥
- 2326字
- 2023-04-15 15:40:07
曹操看著弟弟舉手著急的樣子,心中感到一陣好笑。
果然還是個孩子,拿這里當學堂了,發言還要舉手。
“你有何話要說?”曹操問道。
曹德道:“我在瑯琊時便聽說那袁術在淮南窮奢極欲,搞的民不聊生,連軍兵都要靠河中撿河蚌,才能勉強充饑。
如此張闿還敢帶著剛剛劫來的財物,直接前去投奔袁術么?
袁術并非什么善類,他就不怕袁術搶了他的?
所以我覺得,他應該奔汝南方向,先把財產安置下才是?!?
這對曹德來說,屬于已知答案,倒退解題過程。
至于張闿去往汝南是不是因為這個原因他不知道,他只需要把兄長指引到正確道路上即可。
程昱啞然失笑道:“少君久居瑯琊,恐有所不知。
此前汝南雖被袁術據有,但不久之前,主公已經親率大軍敗袁術于匡亭,迫使其退封丘,走襄邑,追太壽,水淹寧陵,最后不得不退至九江。
如今那汝南郡,實則已在主公掌控之下,難道那張闿還能去汝南自投羅網不成?”
曹德微微一笑,挺直胸脯正色道:“如今天下,鄉黨宗族林立,各自建立塢堡,據擁兵馬自守,官府對地方又有多大掌控力?
民間早已戲言,‘寧負兩千石,不負豪大家’,就算兄長治下的兗州,各郡縣官府對本地豪紳士族,又有多大的影響力?
更何況汝南遠在豫州,袁氏一族又在那里深耕數百年。
先生真的以為,兄長的過路軍馬對汝南掌控,要強過根深蒂固的袁氏宗族么?”
這一番接連問話,條理清晰,程昱啞口無言的楞在當場,卻也無法反駁。
現實就是如此,豪紳鄉黨對地方的控制要遠勝于官府,曹軍只是趕跑了袁術軍隊,卻無法滅掉樹大根深的袁氏一族。
所以汝南郡現在在誰手里,還真不好說。
“說得好,”曹操眼睛明亮的贊了一句,對曹嵩道:“父親之言我信了。
季德能有如此見地,的確出乎我預料。”
方才曹德發言時,曹嵩坐在石頭上,身體越來越向前傾。
聽聞長子如此夸贊小兒子,曹嵩眉開眼笑,比他自己受到贊揚還高興,得意的調門提高道:“你看看?
剛才老夫說阿德是我家千里駒,你還不信,難道子孝子廉能有此見地?”
曹操尷尬的摸了摸鼻子。
他固然覺得曹仁曹洪兩個兄弟頭腦大概沒有如此清晰,講不出這么一番有道理的話來,更別提夏侯惇夏侯淵等人了。
可是捧自己兄弟,也沒必要打壓堂弟。
他沉聲命令道:“準備出發,追往汝南方向,季德也一起跟著?!?
一聲令下,眾人急匆匆下山,來到營地之處。
曹德看到現場一片狼藉,鍋碗瓢盆扔的到處都是,遠處上百具尸體被燒成了焦炭,鼻中還能聞到陣陣燒焦了的惡臭,他心中感到稍稍有些愧疚。
昨夜走的匆忙,無法顧及這些下人們的生命,此時唯有去替他們報仇,來安慰這些無辜的亡魂了。
其實這些人在歷史上,本來就是不明不白的死去,連一個字都沒有留下。
曹操留下二十幾個軍兵保護父親,然后帶領一眾騎兵沖出山谷。
曹德還是第一次騎馬,好在這具身體的本主雖然是個貴公子,但本身騎術也不差,大腿內側肌肉緊致有力,而且有一層老繭。
所以曹德僅憑本身的肌肉記憶,騎術也足以能趕上普通騎兵,倒也沒有拉垮。
這一路都是山路,車壓在上面沒有任何車轍,也沒有留下任何痕跡。
他們前行數里,突然看到了三條岔路,曹操毫不猶豫的向右方一指,率領軍兵往汝南方向呼嘯而去。
在隊伍中,最不高興的恐怕就屬程昱了。
他本來覺得自己分析的挺有道理,張闿背叛了陶謙,一定會向淮南方向投奔袁術。
可是沒想到主公竟然采納了幼弟的意見,愣是往汝南方向追來。
如此能追得上賊軍才怪。
不管他,現世報,反正自己已經盡到了一個做謀士的責任,主公偏偏任人唯親,聽信弟弟的話。
待會兒放跑了賊軍,追不回家產,也就不能怪謀士沒有提醒了。
此時天已近正午,突然聽到有軍兵喊道:“快看,地上馬糞尚鮮,賊軍定然剛剛過去不久?!?
程昱低頭看了看,差點噴出一口老血。
在這山路上,車固然壓不出車轍,但那上百輛車必須用馬來拉,有馬就不可避免的留下馬糞。
有這些新鮮的馬糞指引,自然說明追對路了。
程昱不由感到一陣羞愧,他那么信誓旦旦的分析一通,竟然分析錯了,還不如一個少年。
幸虧主公沒有聽他的話,要不然,才是真放跑了賊人。
只是那少年也不過未及冠之年,為何有這般決斷能力?
他跟主公又是這等至親的關系,將來飛黃騰達,自不可避免了。
曹操看到馬糞之后,知道自己判斷無誤,也感到一絲竊喜。
只不過方才弟弟竟然跟他看法相同,著實出乎他的預料之外。
“季德,你可曾跟父親商討過張闿去向?”
在飛馳的隊伍之中,曹操側身問曹德道。
“未曾提及過,”曹德知道,兄長恐怕依然不相信自己有這判斷張闿去向的能力。
兄長倒相信老謀深算的父親有這本事,所以認為是此前父親曾經提醒過,但是為了給他鋪路,故意借他之口說出來。
這也沒有辦法,他已經給兄長留下了只會讀圣賢書的印象。
其實這也不能怪他,誰知道現在解讀經學典籍沒用了呢?
此前他父親曹嵩反思對長子教育的失敗,把年齡相仿的幼子和長孫曹昂全都帶在身邊,按照大漢貴公子的標準模式培養。
拜大儒為師,學習詩書禮樂以及經學典籍。
并且兩人不到二十歲,就雙雙舉了孝廉。
要知道,按照大漢律例,人口滿二十萬的郡,每年舉孝廉一人,且所舉之人必須年滿四十歲。
可是這些律例,在太尉之子面前統統不是事兒,曹操就是二十歲舉的孝廉。
若按照正常進程發展,曹德和曹昂不到二十歲進入郎署成為郎官,二十五歲左右就能成為六百石議郎。
到時若想掌握實權,就往侍中侍郎那帝王身邊官員路線上走。
若想光宗耀祖,便往三公九卿這等朝堂官員上靠攏。
按照這個步伐,兩人不到三十歲就能成成為兩千石官員,大漢王朝兩顆閃耀政治的新星將冉冉升起。
曹家經過三代人努力,終于擺脫濁流,踏入清流之列,成為真正的閥閱世家,再也沒人敢輕視。
可是黃巾之亂一起,把曹嵩所有的經營全都打碎了。
因為這場叛亂,曹嵩太尉之職被免,他對兒子和孫兒的培養,也都成了無用之功。
曹操那般整日飛鷹走狗,打架斗毆的,反而有了發展空間。
“主公,前面發現賊軍蹤跡,”騎兵斥候的報告,打斷了曹德的思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