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昌郡城是大羅王朝南方第一繁華的大城,坐落在大羅第一大江天江南岸,周圍是千里沃野的沖積平原,本身坐落在落云山下,龍盤虎踞,易守難攻,曾經有四代王朝定都于此,被稱為四朝古都。
一個以大羅王朝本土人的眼光看來年齡在十七八歲的青年武士在泰昌郡城中到處閑逛。
這個青年就是剛剛來到泰昌郡城的諸道。從投影到這個世界到來到泰昌郡城之前,諸道所見都是一片荒蠻落后,直到進了泰昌郡城,才感受到一點點的文明氣息。
強橫的武力加上死了都不怕的底氣,諸道無所顧忌地消費,買了質量最好的服裝三套,買了一把叫價八百兩的寶刀,在最負盛名的酒樓醉月樓大吃了一頓。
他單身一人又顯得大方無比,引來了幾個不懷好意的人,這幾人都被他引到僻靜處打倒打殘廢了手腳。可惜的是幾個人都是跑單幫的,沒能釣來一個黑幫。
諸道一個人人生地不熟,逛了一天也沒能打聽到什么黑幫的信息,打劫黑幫發大財的計劃一時無法展開。
諸道也去了金銀鋪子兌換黃金,可惜針對個人金銀鋪子無預約每次只能把三百兩白銀兌換成黃金,有預約一次也只能把二千兩白銀兌換成黃金,并且一個月只能預約一次。這讓諸道的兩界兌換發財大計進行得也不順利,就是想把在這個世界收獲的白銀兌換成黃金都不容易。
各種發財計劃不順利,諸道重新想起了自己計劃中的發財大計:制精鹽和冰糖。
在一整天的閑逛中,諸道了解到這個世界還沒有白糖,人們日常消費的糖是飴糖,想制冰糖都沒材料。現在想發財就只剩下一個制精制鹽了。
泰昌郡城這里賣的粗鹽是二十文一斤,比李家集那里便宜多了。諸道還打聽到,城里還有更加精細的鹽賣,其中一種叫做青鹽的賣八百文一斤,但不在官鹽鋪子里賣,是在源福商號的精品柜臺里賣。
諸道買了一斤,發現那只是一種井鹽,雖然雜質遠遠少于官鹽鋪子里賣的粗鹽,但仍然有一些苦味。
諸道在比較偏僻地帶租了一個帶有巨大院子的房子,買了些材料,一個巨大的漏斗,就把買來的二十斤粗鹽制作成了十三斤精鹽。
由于制作時分批加了測定好比例的蘇打和石灰漿,制成的精鹽不止雪白細粒,還完全沒有苦味。
諸道帶了十三斤這種被他命名為“雪鹽”的精鹽來到源福商號,跟掌柜辛福生談銷售這種“雪鹽”的問題。
辛福生讓人測試品嘗了“雪鹽”,最后還把“雪鹽”加入到菜肴中親自品嘗,感到非常震撼。雖然震驚于這種食鹽的超高質量,但辛福生還是習慣性地各種壓價,想要二百文一斤向他收購,問諸道每個月可以提供多少斤。
諸道可不慣著他,直接跟他說這種鹽是他偶然發現的,總量不多,想要買就一兩銀子一斤賣斷給他,否則他就去找別人,他開的這個價格是獨市價格,買了他的貨就可以提供天下獨一份的“雪鹽”,他想賣多少價就賣多少價。
辛福生問總量是多少,諸道含糊回答有幾萬斤。辛福生堅持要問清楚總量有多少,諸道就告訴他,這種鹽雖然已經挖起來了也稱量了,但它的處置有一定的不確定性,精確的數量是不可能有的,但總量在五萬斤到八萬斤之間。
因為諸道希望對方用黃金支付,之后雙方又就價格展開了談判,最后確定用黃金支付的部分就0.9兩白銀一斤,用白銀支付的部分就一兩白銀一斤,黃金白銀的兌換比例是1:10,跟金銀鋪子的比例一樣。約定的交貨日期在一個月之內。
談妥了之后雙方簽訂了獨家銷售協議,諸道帶來的十三斤食鹽也賣給了源福商號,一兩銀子一斤,直接用黃金支付。
簽了協議后,諸道沒有立即離開,他從褡褳里拿出一塊鐵塊,運轉內力用手一捏,鐵塊就像濕面粉一樣扭曲變形,再雙手拿住鐵塊兩頭用力一拉,八厘米的鐵塊就被拉到了二十幾厘米,他雙掌頂住鐵塊―――現在變成了鐵條――――向內一按,鐵條縮了一段就扭曲折彎,在諸道雙掌揉搓下變成一團,顏色也漸漸變紅,陣陣白汽從鐵團上升起。被諸道揉搓幾輪后,鐵團就變成了暗紅色,顯然溫度上升到了可怕的程度。
諸道微笑著對源福商號的掌柜辛福生說:“本少的武功在這大羅朝內起碼排在前十名,希望雙方規規矩矩做生意,大家發財。”
辛福生干笑著說:“那是那是!我們源福商號一直都是規矩做生意,非常愛惜自己名聲的。少俠請放心,我們一定會按照少俠的要求交易!”
“好說,好說!”諸道拱手告辭。經過這番展示武力,諸道相信對方會規矩交易。至于辛福生之前會怎么想,諸道不關心。畢竟,老話說,忠誠是因為背叛的籌碼不夠,幾萬兩白銀的驚人財富很容易令人鋌而走險。
諸道離開后沒有直接返回租住的大院,而是兜了一個圈,這個過程中沒發現有人跟蹤,諸道因此覺得源福商號有誠意做這筆生意。
諸道又到各個店鋪買了十個大鐵鍋,大量的木炭,不同規格的沙子,一些布料,一些木材和磚頭。他請了幾個瓦泥工隊伍在院子里建了十個灶臺,灶臺上又搭了簡陋的棚子防雨。另外又搭了個供過濾的架子,架子跟灶臺之間還做了分隔。忙了兩天半才把這些東西準備好。隨后又一次性買了十五大車的木柴。
寧大錢今年16歲,是泰昌郡城一個苦力,一天干到筋疲力盡最多能掙到六十文錢,平日里一般也就三四十文,還有些時候接不到活沒收入。他后面還有一個弟弟一個妹妹,兩個都還小賺不到什么錢,偏偏父親干活時扭了腰,好了就干不了重活,平日里就靠寧大錢賺錢,加上母親縫縫補補賺點兒幫補,一家人日子過得緊巴巴的。
這天早上寧大錢一大早就來到苦力市場等活,但等到了早上七點左右還沒被人挑走,心里很是著急,這個時間還沒接到活,意味著今天有相當可能只能接些散活,收入會減少很多。
正煩惱間,一個清朗的聲音喊道:“招壯勞力!一天五百文,招二十二個!”
呼拉一聲整個苦力市場的苦力都圍了過去,寧大錢也不例外。五百文一天,這是他們平時收入的十幾倍,萬一成真,就是干一天,那是賺大了!
圍上去的寧大錢發現要招工的是一個劍眉星目的少年武士,看樣子也就十七八歲,穿的武士服質量上乘,一看就價值不菲。
少年武士說道:“現招收二十二名壯勞力,要求身體強壯,耐力強,會燒柴火,不多嘴能保密,有至少一名家人,有明確的家庭住址,招收后本人要去查看的!吃住由本人提供,三餐管飽,工錢是一天五百文,工作時間二十幾天,工作期間所有人不得外出,不得與外人交談,確定招收后預先發放一兩白銀的工錢!有滿足要求又想做這份工的就留下,不滿足要求或不想做的退后。”
苦力們面面相覷,沒人出聲也沒人后退。
少年武士輕笑一聲說:“那就是現場所有人都滿足要求,也想做這份工了?那本少就開始挑人了?”
一個弱弱的聲音傳來:“請問做工的地點在哪?”卻是寧大錢雖然對這份待遇心動不已,但他聽說過不少以招工為名賣豬仔的故事,擔心這次也是這樣的圈套。
少年武士理解地一笑:“我知道你們擔心什么。放心,做工的地點就在泰昌郡城安寧坊春熙路,并且保密要求只持續到工期完成,完工后你們回到家里愛說就說。”
事實上所有苦力聽到那好到不可思議的待遇都擔心是騙人賣豬仔的,只是心里存了萬一的念想,又不敢出聲問,擔心萬一真的只是招工自己出聲問了惹人煩不招自己。這時聽到有愣頭青出頭問,招人的又回答只是在城內做工,在城內被賣,并且還是賣掉二十幾人,這種可能性接近為零,可見這招工基本可以肯定是真的,一個二個都是喜出望外,只擔心自己沒被招上。
諸道挑了二十二個面相老實眼神清正的,其中就包括寧大錢。隨后諸道當著所有人的面表演了一把“手搓鐵棍”,把買來的一根鐵棍搓扁揉圓,最后變成一團紅彤彤的鐵球,警告這些壯漢不要有歪心思,也不要多嘴。
這二十二個壯漢的家諸道都去看過了,每家都給了二兩銀子,一兩是預支工資,另一兩是預付的購買粗鹽的錢,讓這些壯漢的家人去購買粗鹽,買了送到他另外租住的一處小房子,與他租住的大院相鄰,不管他們購買的價錢是多少,只要質量不差于官鹽鋪子里賣的,他一律按一斤25文購買。
諸道叮囑這些家屬要分批少量購買,在一處一次購買的量最好控制在五百斤以內。
在“家訪”時,諸道還一一認真觀察二十二個壯漢的家人,最后發現寧大錢的父親寧鐵柱性格剛正執拗,對家人感情深厚,于是以底薪六兩銀子,完全按照要求完成任務另外獎勵十兩銀子的超高薪招聘他作為收購粗鹽的出納。
招聘完成,當天精制鹽的工作就展開了。
為了省卻麻煩,工人的吃食都是由諸道在附近的酒樓訂的,由酒樓按時送餐。工人家屬買來的粗鹽由寧鐵柱稱量接收并發放費用,所需要的銅錢諸道已經提前兌換好放在租住的大院,按消耗由他分批送到寧鐵柱處,收購的粗鹽也由他親自用板車拉回大院。
粗鹽與蘇打按比例混合的工作由諸道親自做,漏斗的多層過濾體也由他親自配置。
在諸道給的超高待遇與他時不時展露的高強武功的威懾下,工人一直老老實實地按照他的要求工作休息。
剛剛開始的前十天,工人家屬也順順利利地購買了大量的粗鹽,總數達到了五萬三千斤。但在第十一天,寧鐵柱接收粗鹽的房子卻被七八個彪悍的漢子圍住了。寧鐵柱無法與他們交涉,敲響了諸道交給他的銅鑼,諸道迅速施展輕功來到了那里。
諸道到了先不與對方交涉,直接展現他渾厚無匹的內力,凝勁于右手,一抓向地上鋪地的青磚抓去,把一塊青磚抓得粉碎,然后站起來微笑著與那些來人交談。
通過談話諸道得知來人是販私鹽的,通過那些工人家屬的線索找到了這里,想要向他賣粗鹽,但這些家伙獅子大開口,要求賣五十文一斤。這種價格寧鐵柱哪能做主,所以叫了諸道過來。
諸道也不動怒,一口價一斤二十文向他們購買六萬斤粗鹽,不賣拉倒。那些人看到諸道展露武功,已經起了退讓之心,但還是努力爭取更高的價格。磨了好一會嘴皮,最后諸道退讓了一步,價格定在了二十一文一斤。
談好交易好那些私鹽販子走了,諸道直接告訴寧鐵柱,工作家屬購買粗鹽已經不安全了,讓他告訴每一個來賣粗鹽的工人家屬停止購買粗鹽,已經送來的就接收,但之后再送來的就不接收了。販私鹽的人來了就叫他來交易。
那些私鹽販子一天運三萬斤的粗鹽過來,兩天就完成了交易。他們還想爭取更多的買賣,但諸道見好就收,停止收購,在私鹽販子走后關了房門,把寧鐵柱帶到他租住的大院讓他做些輔助工作,但收購的報酬卻直接發給他了。不讓寧鐵柱回家是出于保密需要。
后面的工作基本不與外人打交道,倒是十分順利,到了第二十天,所有粗鹽都制作成了“雪鹽”,共得七萬七千六百余斤。諸道讓工人拆除那些灶臺,消除各種痕跡,把十個大鐵鍋轉移到之前收購粗鹽的那所房子,漏斗干脆就直接燒了。院子里的各種垃圾也請人拉出城去丟掉。
做完這些,諸道給所有人發放了報酬,并嚴厲地告訴他們,雖然他們沒學習到什么制作知識,但別人不一定會這么想,如果他們把這段時間的經歷說出去,那等著他們的很可能是被人囚禁折磨,生不如死,所以,他們最好是徹底把這段經歷忘記掉,然后讓他們離開回家。之后諸道鎖上門,去找源福商號。
自那天得到十三斤“雪鹽”后,源福商號泰昌郡城分號掌柜辛福生繼續用了十五種精細菜肴來測試“雪鹽”的特性,對比發現,越是高級精細的菜肴,“雪鹽”的優點越突出,因為越高品質的優質菜肴對原味的要求越高,而其他的鹽,包括最優質最貴的青鹽,里面還是包含有鎂離子,這種雜質的苦味對高品質菜肴風味的破壞其實是很嚴重的,而雪鹽的雜質量遠遠少于其他本土原鹽,基本不破壞高品質菜肴的風味,在高端餐飲中簡直是神物。
泰昌郡城作為大羅王朝南方第一大城,甚至可稱得上大羅王朝第一經濟大城,辛福生作為源福商號泰昌郡城分號的掌柜,對源福商號南方所有分號都有統籌權,身處這一位置,幾萬兩白銀的生意是可以自己做主的,但完全測試了“雪鹽”的特性后,他還是寫了一份完整報告,讓人帶去京城總部,隨同帶去的還有三斤“雪鹽”。隨后,對與自己有業務關聯的重要人物,每個人物都送了一兩“雪鹽”。
京城的回應沒那么快來到,但得到贈送”雪鹽”的各個人物紛紛找上門來,強烈大量購買”雪鹽”。
辛福生感到高興激動的同時,心中也感到深深的憂慮,這次憂慮的是自己被放鴿子,最后”雪鹽”的購買不能完成。他對京城完全報告了交易的各方面信息,但對于贈送”雪鹽”的各種人物可就沒那么大方了,只說自己偶然得了少量這佳品,現在正努力獲取更多,但最終結果如何尚未確定。
辛福生很想派出人去追查那個送來”雪鹽”的少年武士的消息,但懾于其武力,知道對方并不是自己可以隨意拿捏的,更擔心自己去打探的舉動激怒對方,讓對方取消交易,所以雖然憂慮的感覺日甚一日,但他只能強忍著。他唯一能做的是多籌集點黃金好準備接下來的交易,當然如果是用白銀交易,以他的地位他隨時可以調用幾萬兩白銀,不用刻意籌集。
時間在辛福生的憂慮中過去了二十二日,這天他正在辦公室里坐立不安,手下職員來報告,一個少年武士找來說要來完成之前協商好的交易。
在職員驚疑的目光中,辛福生“噌“地站了起來,直接急匆匆離開辦公室直接往商號大門處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