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張路

這本書我從頭至尾看了兩遍,如遇知音。中國足球長期落后,問題山積,多年來,我對相關話題,包括指導思想、體制、普及、青訓及校園足球等等,發表了大量言論,但應者寥寥。可能很多人對此不感興趣,或者不同意我的觀點,但這些都是關乎中國足球生死存亡的最根本的問題,難道不應該深入地研究討論嗎?面對多年以來中國足壇的傳統習慣勢力,深感孤軍奮戰,勢單力薄。誠如列寧所說:“千百萬人的習慣勢力是最可怕的勢力。”

看了這本書,我頓覺有了底氣。書中許多觀點竟然和我此前所說高度一致!要知道,這本書采訪的是世界各足球發達國家的名帥、名宿,他們都是聲名卓著的頂尖人物,更難得的是他們都在中國足球各地的基層單位中長期工作過,他們的觀點是基于其本人多年足球實踐的成功經驗和在中國的經歷總結提煉的,既借鑒世界足球發展的先進理念,又結合中國國情,應當夠分量,夠權威,值得大家認真地學習思考。

承蒙作者請我寫這個序言,我本想借此把自己的觀點再簡要地羅列一下,引導讀者有針對性地閱讀。后來一想,專家意見在此,還需我班門弄斧么?縱覽全書,可以看到專家們的意見與中國足球界的傳統觀念有很多不同之處,而這些不同,我認為就是這本書的重點之所在,并且各位專家的發言各有側重,值得關心中國足球乃至中國社會的讀者細細閱讀。

中國在青少年球員培養體系上存在欠缺,是本書受訪專家們的普遍看法,里皮就表示,他初到中國時幾乎所有中國的職業俱樂部都沒有青少年梯隊,這樣是完全不可能培養出優秀后備人才的。斯科拉里認為必須要將中國本土的青訓與青訓賽事搞好,并強調各國球員的特點是不同的,明確反對盡早將小球員送出國培養的模式。埃里克森和卡佩羅都特別指出了“熱情”在足球人才培養中的重要性。以“魔鬼體能訓練”聞名的三屆德甲冠軍教頭馬加特,則提醒我們要注意發展球員的個性,以及俱樂部應如何運營得更為“職業”。

還有很多教練都基于自身的經驗為中國足球的發展提出了真知灼見,比如:如何為各年齡段構建完善的賽事體系;適合小球員成長與選拔的模式可以是什么樣的;中國足球在青訓中不應太過看重成績,而更應該著重培養球員的技術和球商;要注重培養球員在場上獨立決策的能力;要重視訓練的效率而不盲目追求訓練強度;等等。以吳金貴和孫繼海為代表的資深中國足球人,則不約而同地將重點放在了足球運動的普及與健康可持續的球員培養選拔模式之上。

除了上述觀點以外,本書也對世界足球強國的職業體制、青訓模式以及發展足球運動的細分專項做了很多研究。其中,德國足協經過反思和研究,對青訓競賽體系做出的改革,比利時人對于踢球環境的重視,以及阿根廷人足球教育理念中非“唯足球論”的部分,給我的印象尤為深刻,我也相信這些是值得中國足球從業者們借鑒和參考的。

這本書等于是世界各國最權威的足球專家們聯名給中國的足球人寫的一份建議書,我們不應當好好拜讀一下嗎?

主站蜘蛛池模板: 依安县| 南康市| 镇雄县| 九龙坡区| 广德县| 通道| 吉林省| 富平县| 玛纳斯县| 承德市| 凤城市| 沭阳县| 江西省| 光山县| 平果县| 涪陵区| 米脂县| 榆中县| 聂荣县| 曲靖市| 万宁市| 临城县| 阿鲁科尔沁旗| 申扎县| 吴川市| 海安县| 手机| 廉江市| 镇江市| 晋中市| 伊宁县| 铜鼓县| 会宁县| 社旗县| 家居| 乌鲁木齐市| 固镇县| 华阴市| 河间市| 巩义市| 玉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