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燁見良妃在宮中為八阿哥擔憂就產生了想赦免八阿哥的想法,到底是母子連心他去給阿拉坦琪琪格請安的時候,阿拉坦琪琪格見到他就說:“玄燁你想胤禩了嗎?”
玄燁說:“汗額涅您不這么神童廣大吧,您怎么知道我在想胤禩了。”
阿拉坦琪琪格說:“我從你的神情里面看出了,不久之前我曾經給胤禩一本《菜根譚》不知道他看了沒有不如你去他的家里面看看他。“
玄燁微笑著說:“汗額涅您真的給他看《菜根譚》?”
阿拉坦琪琪格遞給玄燁一個糙米糖說:“怎么認為我在蒙古草原長大就不會讀漢人寫的書,還是認為我一直排斥漢文化讀不懂那些書?”
玄燁接過糙米糖說:“您要是能讀懂那些書,真是好事情,以后那些蒙古族的人就沒有理由不讀漢人的書了,這糙米糖是誰做的?”
吳麗娜說:“皇上這糙米糖是太后和奴才一起做的您嘗嘗看。”
玄燁歡快地吃完這個糙米糖說:“真好吃,汗額涅這糙米糖真好吃這沒想到您年近七旬卻做得這又酥又甜又不膩的糙米糖。“
阿拉坦琪琪格說:“其實做人就跟做糙米糖的道理差不多火太小了做不出成形,火太大就焦了不好吃,這八阿哥是更聰明的孩子,這八阿哥的福晉是個剛烈的人但她也有自己的優點她是非常愛八阿哥的所以也不輕易允許他納妾那妾室生的孩子給她養也就是了別對她太苛刻,相信八阿哥看人的眼光,雖然她看起來嚴肅了些但她也有很活潑很憐憫別人的一面,賞賜她的財物我聽良妃說也還會分點在府里面的下人也就說她為人也有體恤下人的一面。”
玄燁帶著自己親隨去八阿哥府邸見胤禩夫婦,發現此次胤禩夫婦的衣服比胤禩圈禁之前要樸素許多不得不問:“為何現在穿如此樸素的衣服?”
胤禩說:“回汗阿瑪,兒子在家圈禁本來一直抑郁但是汗瑪嬤賜予兒子一本《菜根譚》兒子細細讀來卻發現原來勤儉養廉是為人處世最基礎的重要品德。”
玄燁又問瑤君:“那么瑤君你還妒忌其他的女人嗎?”
瑤君說:“回汗阿瑪,我不是您聽說那么善妒,我是很喜歡小孩子的,別人給八阿哥生了孩子不會讓我生氣的。”|
玄燁說:“那么為什么胤禩只有弘旺一個兒子呀?”
胤禩替瑤君介紹道:“汗阿瑪如今我們家媵妾毛氏也懷孕了,所以您不能說瑤君善妒,更何況兒子妾室并不是瑤君善妒,而是兒子不愿意和不適合自己的女人在一起,府邸里面女人太多會吵鬧,瑤君和兒子都認為兩個人要真心相愛才可以相守一生,如今為了子嗣兒子納妾了,但在兒子心中并不沒有把妾室當可以玩弄女人而是兒子和瑤君的姐妹,我們不能給別人愛情就應當給予尊重和慈悲心。”|
雖然玄燁后宮有五十多個女人但是玄燁相信佛經里面說的一花一世界一葉如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和為人處世的感受豈能強求所以玄燁也不再要求瑤君做個對所有女眷都好的賢良女子只要她多包容胤禩的妾室不和她們動手就算是和睦相處了。
玄燁微笑了看了他們就下令:“八阿哥胤禩即日解禁。”
八阿哥一家謝恩之后,玄燁回到了宮里就開始張羅阿拉坦琪琪格七十歲的生日。
玄燁把御膳房總管樂大廚和劉善叫來說:“今年御膳房數一萬粒做一份萬國御米飯給太后賀壽,然后劉廚你之前在太后六十大壽的時候做的菜肴太后很喜歡今年照舊再做一些,可以再做些創新,今年新疆的哈密瓜可以做個什么菜呢?“
劉善問玄燁:“皇上太后她喜歡吃羊肉嗎?”
玄燁說;“嗯,太后和朕一樣喜歡吃羊肉和雞蛋還有春卷。太后出生蒙古自幼愛吃奶制品若是能讓她吃出家鄉的味道就更好了。”
劉善知道樂廚也是擅長烹飪所以他沒有獨占風光讓樂廚提出自己的想法
樂廚說:“皇上,臣以為太后愛吃的奶制品宮里面除了臣之外還有兩位師傅擅長您就放心吧。”
玄燁說:“菜肴的事情就你們幾個廚子好好把握了這誰發明出來新的菜式讓太后和朕喜歡有賞,但不得為了攀比菜式而嫁禍于人。”
樂廚和劉善說;“臣等明白。”
等他們倆位大廚退下之后,玄燁和幾位御前侍衛排練起了滿族舞蹈莽式舞
九阿哥胤禟和十阿哥胤?,十四阿哥胤禵想搞點新花樣
胤禵說:“九哥,十哥你們都準備了什么禮物給汗瑪嬤啊?”
九阿哥胤禟說:“汗瑪嬤從11歲就是皇后,她一定見過許多金銀珠寶,這書畫是那些自詡廉潔的大臣送的禮物,我們則需要給汗瑪嬤送些不一樣的禮物還得讓汗瑪嬤喜歡。”
十阿哥胤俄說:“既不要金銀珠寶也不能是字畫那就是古玩了我們去琉璃廠淘幾件去。”
十四阿哥胤禵說:”我聽三公公汗阿瑪打算給汗瑪嬤表演莽式舞我們也給她表演節目吧。“
十阿哥胤?說:“汗阿瑪給汗瑪嬤表演莽式舞我們也跳莽式舞這不是要搶汗阿瑪的風頭要是跳得比汗阿瑪差,惹人發笑,不如給汗瑪嬤嘗嘗王致和的臭豆腐。”
伴讀藍珠子說:“十阿哥千萬別讓太后吃王致和的臭豆腐沒少去民間去,啥蝦琦,油餅,卷餅,梅花糕她都吃過就是不曾吃過王致和臭豆腐,萬一她嫌臭不愿意吃怎么辦?”
十阿哥胤俄說:”這王致和臭豆腐聞著臭吃著香還有這要是汗瑪嬤不愿意吃臭豆腐我還可以給她送個我和福晉一起做的小泥人來逗她老人家開心。“
九阿哥胤禟說:“那你還不如自己先單獨送個小泥人我和十四弟再合伙送個禮物。”
九阿哥回府之后,九阿哥的福晉董鄂氏說:“我看費力給太后準備新奇的禮物不如我們送些農作物給她。”
胤禟好奇地問董鄂氏:“不,怎么能給太后送農作物呢?”
董鄂氏說:“不是,太后最喜歡國泰民安的情節這送農作物可以讓太后看到國泰民安的景象不好嗎?“
胤禟喝了一碗紅棗粥之后說:“不好,這前朝的時候曾經有過燕王妃給朱元璋送農作物賀壽的事情這我們熬出頭就是親王,要是效仿朱棣夫婦沒準太后沒高興汗阿瑪還猜忌了。“
董鄂氏想到事態嚴重就慎重地說:“爺說的是,那么您覺得送什么好呢?”
胤禟說:“依我看不如就送太后一些玉鐲子或者一根山參不顯山露水也不寒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