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社稷之路
- 三國:從華容道截殺曹操開始
- 潛水的三文魚
- 2435字
- 2023-04-13 00:05:00
漢末爭霸的諸侯,麾下皆有精銳之師,可謂傾其所有締造。
諸如董卓的飛熊軍,袁紹的先登死士和大戟士,曹操的虎豹騎,公孫瓚的白馬義從,呂布的陷陣營,劉備的白毦兵……
亂世之下,多數情況下參軍,僅是為填飽肚子,并非為其他什么,底層將士就是戰場炮灰。
劉賢心中很清楚,想要一統荊南,想要坐穩荊南,在這亂世中崛起,他麾下必須要有幾支王牌精銳。
破軍,即劉賢要締造的首支王牌精銳,破天下精銳之軍!
命黃忠、魏延、邢道榮他們,以每月發糧為餌,所募集的那批勇壯,僅僅就是初篩。
能進破軍者,皆乃百戰精兵,所得糧餉之豐厚,所享待遇之優渥,必將震驚世人!
所以對黃忠他們所表露出的驚疑,劉賢并沒有在意,先將初篩的勇壯,真正募集起來才行。
亂世爭霸,若有條件,怎可吝嗇糧餉開支?
……
劉賢率部南歸,在華容道截殺曹操,擒獲曹將的消息,不可避免的在城內傳開,有震驚的,有憂慮的,有恐懼的,有稱奇的,有興奮的……
泉陵城南,劉府。
古樸典雅的書屋,淡淡香味彌漫,兩青年才俊對立跪坐,身前短案,擺放著飲茶的一套器具。
“兄長,您說那劉賢的變化,怎會這般大?”劉敏眉頭微皺,撩了撩袍袖,看向對坐的蔣琬。
“且不說別的,單單是洞悉曹軍大敗,孫劉聯軍得勝,曹操率殘部敗走華容道,這期間的變數,可不少啊……”
“賢弟所言,某心中亦感困惑和費解。”
蔣琬一手撩袍袖,一手端茶盞,搖頭說道:“能夠對荊北的戰局,洞悉到這等程度,必然是得到什么消息。
除北上外派細作,不斷傳遞軍情,某實在是想不到其他的。
然從曹操引軍南下,劉琮呈遞降表,直到和孫劉聯軍交戰,太守府一直都沒有任何動靜。”
書屋內,陷入到寂靜之中。
劉敏和蔣琬二人,無不眉頭緊皺,心里暗暗思索,曹操身死華容道,對天下格局的改變。
蔣琬甚至在心中聯想到曹軍所占北方必亂,除此之外,荊州恐將變成最混亂的地帶!
“公子!!出事了。”
劉府忠仆行色匆匆,手持名敕,急匆匆跑進書屋,拜道:“劉賢公子持名敕,登府拜訪!”
什么?!
劉敏和蔣琬相視一眼,面露詫異,下意識撩袍起身,快步朝那忠仆走去,劉敏接過所遞名敕,看了一眼。
“劉賢此時登門,所為何事?”劉敏詫異道。
“還是先出府相迎吧。”蔣琬想了想,伸手道:“若是某所想不錯,恐是想征辟子仲……”
劉敏所在的劉家,以及蔣琬所在的蔣家,皆是零陵郡治下的士族。
不過也僅限于此,上升到整個荊州的層面,兩家在荊州士族圈子,充其量僅算是末流存在,和荊州的頂流士族,蔡家、黃家、蒯家、龐家、馬家等,根本就不在一個層面。
更別提在荊州治下,那些一二流士族了,荊州內部的等級之森嚴,讓人覺得窒息。
在原有的時間線上,劉備三顧茅廬,除了看中諸葛亮本身的大才之外,還有就是其背后的宗族勢力,黃家和龐家的力量。
蔣琬、劉敏雖被舉為孝廉,卻一直沒有能在荊州出仕,這背后所藏著的人脈是值得品味的。
在漢末,僅僅有才是不行的……
“公子,您何等身份啊!”邢道榮挎刀而立,皺眉說道:“何以這般在府邸外靜候?那劉敏何德何能,竟叫您這般屈尊!”
“,道榮,若是不想跟著本公子,那就回軍營,隨漢升和文長募兵。”
劉賢負手而立,神情自若,瞥了眼邢道榮,“若是想跟著一起等候,就把嘴給本公子閉上。”
“唉!”
邢道榮輕嘆一聲,卻也無可奈何,站在劉賢身后,一雙虎目死盯著劉府正門,讓劉府家丁無不膽怯。
這廝太嚇人了!
“不知公子駕臨,還請恕罪。”劉敏撩袍快步走出正門,見劉賢負手而立,忙拱手道:“公子,您為何不進……”
“主人沒有允準,本公子亦不能僭越。”劉賢笑著擺手,對劉敏說道,不過雙眼卻定在劉敏身后跟著一起出府的蔣琬身上。
要說荊南四郡文武奇才其實也不少,怎奈韓玄、劉度、趙范、金旋四人,卻沒有能挖掘出這些奇才。
黃忠、魏延、蔣琬、劉敏、劉巴這些人,能力有大有小,不過無疑在某個方面都是很顯著的,最后無一例外,全都便宜了劉備。
劉賢現在要做的,就是將這批荊南人才,聚攏到自己的麾下,屬于自己的文武班底,才算初成。
隨劉敏和蔣琬一起進府,劉賢保持笑意,和二人簡單寒暄幾句,也算重新打上自己的印象分。
“公子,不知您此次登府拜訪,是所謂何事?”劉敏看了眼蔣琬,隨后抬手一禮,向劉賢詢問道。
“為荊州之未來而來,為兩位賢才揚名而來。”
劉賢撩了撩袍袖,收斂笑意,看向蔣琬和劉敏,直接表明來意。
“時下曹操雖死,然荊州的安危卻沒有定下,荊北一帶,曹劉孫三方勢力橫聚,雖說當下正值隆冬,恐這也將是荊州最后一段平靜時期。
等天氣稍暖之際,荊州必將爆發戰亂,劉賢不才,愿為荊州安定,出一份自己的綿薄之力。
至于二位,雖被舉為孝廉,卻因種種原因,遲遲不能出仕,難道你們的心中,就真甘心屈居人下嗎?”
蔣琬、劉敏聞言相視一眼,眉宇間無不生出驚疑,他們都沒有想到,劉賢會這般直截了當。
“還請公子勿怪。”蔣琬想了想,向劉賢拱手一禮道:
“公子所言不假,不過公子先前獨率精銳,于華容道截殺曹操,倘若曹軍知曉真相,縱舍南郡之地,亦會南下攻打荊南四郡,到時零陵郡就是……”
“那時的本公子,早已一統荊南四郡!”
劉賢面露倨傲,出言打斷道:“這天下,曹操爭的,劉備爭的,孫權爭的,難道別人就爭不的?
況且本公子這般做,乃為匡扶漢室,景升公在世時,是何等賢明,我荊州又是何等繁榮!卻因劉琮一人,壞我荊州之風,使荊州身陷戰亂。
公琰,不知你聽過一句話嗎?
三年不飛,一飛沖天;三年不鳴,一鳴驚人!
本公子是這般,二位亦是如此,身處這等亂世之下,難道公琰和子仲,果真就想當匆匆過客,不能施展才華嗎?”
正堂之內,陷入沉寂。
蔣琬和劉敏臉色微變,劉賢這番驚人之言,讓他們有些難以接受,這種自信和霸氣,他們尚未遇到過。
“為解公琰和子仲之惑,本公子就把話挑明。”見到此幕,劉賢緩緩站起身,撩了撩袍袖。
“即便曹操身死的消息,傳回到曹軍麾下,那他們的怒火短期內也燒不到荊南,更燒不到零陵郡!”
蔣琬和劉敏錯愕的看向劉賢,驚疑萬分。
“兵出華容道,截殺曹操殘部的可不止本公子一部!”
劉賢神情倨傲,看向蔣琬和劉敏,朗聲道:“劉備麾下的大將關羽所領精銳亦埋伏于此,所以縱有潰兵逃回曹軍,曹軍的怒火,多半也會燒到劉備的身上。”